分享

《素问·刺腰痛篇》全解

 半医秀才 2015-12-19

这是《内经》里一篇杂合而成的文章,没头没尾,可能是引自不同流派的学说,并且与《缪刺》、《杂病》等篇的引文存在文字上的差异;特别是文末,还有自相矛盾之处。但不管怎样,对临床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本解读借鉴肌筋膜经线理论的姿势评估、步态分析,以做出更直观、客观的判断;治疗上借鉴姿势调整和动作训练辅导方面内容。但正如黄龙祥教授的谆谆告诫:切不可迷失自我,特别是丢失针灸诊疗中最宝贵的东西——对机体背景状态调节的理念与艺术,陷入“邯郸学步”的尴尬。

1.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沿足太阳经从上到下,皆出现症状。正如足太阳经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

治疗部位在腘窝处,这是内经理论里最有效的治疗点,刺血。从肌筋膜经线理论来分析,是后表线的问题。


在整个后表线,有几个原始及次生曲线。原始曲线:枕颅、胸椎、骶尾部、跟骨;次生曲线:颈部、腰椎、腘窝、足弓。


所有原始曲线或多或少都由其周围骨头的形状来维持:颅骨本身是互锁的,胸椎的曲线由肋骨和胸骨复合体维持,骶尾部曲线由髋骨和骨盆韧带维持,足跟则由足骨的形状维持。

所有次生曲线,都更依赖于肌筋膜的平衡。在功能性姿势和动作中,所有次生曲线都彼此相关,一个失衡往往引发临近次生曲线的代偿。

所以,针对次生曲线的处理往往可以松解整个后表线。比如足弓,很多难治性腰背痛都要从足弓开始处理(上面的蓝色字“踝厥”?)。


另外,在颈部,枕骨下肌群在打开整个后表线中至关重要。事实上,头后直肌和头斜肌是后表线的功能中心。这些组织内含大量张力感受器,协调了眼球运动和背部其他肌肉。这部分肌肉每克中含有36束肌梭,相比之下,臀大肌中每克仅有0.7束肌梭。故对于肩胛缘之间、下背,甚至臀部的顽疾,放松颈部是治疗的关键。

针刺处理这个部位时,往往取双风池穴,或风池穴透刺。如《针经摘英集》曰:“治腰背俱疼不可忍,刺足少阳经风池二穴,次针手阳明经合谷二穴;次足太阳经昆仑二穴,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针入五分。”(顺便说一句,《针经摘英集》所体现的经穴辨证论治精神,并不输于《伤寒论》的方药辨证——黄龙祥教授语。)


最后,有一个例外,是头皮。详细地检查枕骨嵴到眉弓之间的头皮,也会发现一些纺锤形的小束。虽然有时太小不易发现,但在触摸时往往会感觉特别紧绷,有疼痛感。可对他们最如下放松:用手指(甚至指甲)按压硬结的中心(以患者的反馈来定位)约1分钟,或直至硬结或触痛点完全消失。有效地应用本法,可影响整条线而使人得到彻底放松。

由于有好几条路线都融入到头皮筋膜,而肌梭会像罗盘针一样沿着拉力方向排列,因此必须注意肌梭的走向。

用指腹在头皮上缓慢地画圆,可以使整个头皮慢慢放松下来。活动颅骨上的头皮,直到您感觉头皮本身可以贴着颅骨自由地活动。如果使用指腹而不是指尖来使指下的硬结软化,避免强力推,往往更加凑效。


针刺处理头皮时则更具有艺术性,这也是针灸诊疗中最宝贵的东西——对机体背景状态调节的理念与艺术。

今天不说平衡针中的腰痛穴,虽然它也位于头皮部位。重点说一说王居易教授的“后顶搓针法”。

据王老教授经验:后顶有宣通督脉,行气通阳的功能。督脉及两旁的皮、肉、脉、筋、骨发生错位或结构变化时,后顶穴能使项背、腰骶部的皮、肉、脉、筋、骨松弛和复位。

操作:病人端坐,两脚与肩同宽。使用1寸半的毫针从后顶向下平刺进针1寸,用一手的大部制压在针上,手往下按,让皮肤自然往上复位;另一手拇食二指捏紧针柄。反复搓针的同时,要求患者渐次做以下动作:直腰;挺胸;头向上顶(如太极中的虚灵顶劲);若脊柱的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有错位,让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咳嗽或呼气,根据病情有时要求患者留针4~8小时。


针刺后顶时,王教授采用的是主动动作,为机体自动复位创造出空间,灵巧而漂亮地实现自动复位,消除疼痛。

若配合被动动作,如抱头复位,效果也是极好的。

本打算将《刺腰痛第四十一》中的十八条逐条注释一下,但写了这么多才完成一条,等下次再写下一条吧。

这一条刚好与《解剖列车》后表线相关,也算是“解剖列车线下读书会”关于“后表线”的读书笔记吧,今天算是交作业了。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