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这电影,才知道你也有当虐待狂的潜质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5-12-19

本周我们推荐的电影,是美国2015年7月份上映的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部电影所依据的事件,是发生在1970年初,由美国心理学家Zimbardo等人组织的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目的是调查人的虐待心理倾向是先天还是后天的。


研究者寻找了24名斯坦福大学学生,他们身心健康,不吸毒,无前科,统一集中在斯坦福大学地下室的一间模拟监狱中,12人为囚犯,12人为狱警,进行预定为期两周的监狱实验。




为了让囚犯更加融入自己的身份角色,而不是当成一种实验或游戏,他们被要求脱光衣服,撒上除虱药,不能穿内裤,换上一种类似连衣裙的白袍,头带丝袜,扣上脚镣。


而狱警则穿制服,佩戴警棍与墨镜,避免目光接触,并且有权利按自己喜好惩罚犯人。




由于之后狱警的行为变得愈加暴力,到后期甚至严重到以享受凌辱犯人为乐,以至于这个实验不得不进行到6天就提前结束


从人道与严谨性层面,这个实验其实是失败的,首先它没能保证试验中所有被试者的身心安全,在实验结束后,每个参与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次在实验过程中,作为观察者的Zimbardo教授本人也受到影响,对实验呈现出的效果兴奋不已,近乎丧失理智,否决犯人扮演者合理的终止实验的要求。


若非社会上多方干扰,只怕实验真会酿成大祸。




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实验,并促进监狱反虐待的法案颁布。


从这个实验中得到结论:当环境允许时,人性脆弱得可笑,善恶的底线也模糊不清,人会失去约束,做出很多在日常状态下做不到的恶行。


实验中12名扮演狱警的学生,与我们没有不同,甚至平时比我们更加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获得了武器与权力后,变得残暴而冷酷。


故此,伊拉克虐囚案,卢旺达屠杀事件,和天朝60到70年代发生的那起运动,都变得如此合理。


因为在特殊的环境下,人就是如此欣然行恶。


善于自省的德国,于2001年根据该事件,拍摄了一部《死亡实验》,此后美国在2010年也翻拍了一次。




这两次翻拍都加入了导演的想象,故结局惨烈且惊悚。但历史上真实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正如这部《斯坦福监狱实验》所呈现的。


而且不仅是结局,这部电影在很多细节也强迫症一般尽力还原,这种严谨的尊重非常难得。


如囚犯的服饰:



监狱的布置:




狱警的装扮:




甚至Zimbardo教授的扮演者,也和本人极度神似。




同当时事件一样,影片也结束得平淡而顺利,没有发展出流血事件,教授没有受到起诉,相反,他因为这个实验声名大噪,开始致力于权威心理学教育,在全世界进行演讲,并出版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著作——《路西法效应》。




观影的各位在面对结局时,是否会不由自主胸中产生一股不畅快的愤懑之感?是否觉得这个默许虐待的“恶人”教授,在影片中却没有得到任何“应有的报应”,何其不公?




若果如此,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也融入到“旁观者”的环境,成为了心理上教唆与享受折磨他人的“虐待狂”:


我们期待看到像教授这样的“恶人”遭到报应,也期待看到狱警这样的“加害者”受到伤害——无论这是否与我们有关,无论是否公平。因为人类根本不期待公平,我们所谓的正义只是种发泄而已。


思及此,或许此前2001年德国拍摄《死亡实验》所加工过的狱警+教授全灭结局,是给观众提供的情绪福利吧。




虐囚事件,狱警觉得自己是“正义”,他的虐囚行为是“伸张正义”;卢旺达内战,胡图族人相信自己受到“羞辱”,他们对图西族人的血腥报复行为是“雪耻”。


那么今天,看着新闻里各种民生事件,一些人或大或小的犯罪行为,明明与己无关,却不断用键盘叫嚣着“判他死刑”、“X他全家”、“不杀不足平民愤”,想用舆论压倒审判的我们这些人的英雄主义,又是什么东西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