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语汇】迷因

 3gzylon 2015-12-19
2015-12-16 13:16:55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牛津英语词典》对该词条的基本释义为:文化或行为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模仿等非遗传方式在人和人之间传递。换言之,迷因就是基因在文化中的对等物(memes are the cultural counterpart of genes)。

一些学术名词看似艰深晦涩,其实描述的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比如不久前在社交媒体刷屏的“主要看气质”话题就是一则典型的“网络迷因(internet-meme)”事件。

迷因(meme)是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其1976年的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概念。《牛津英语词典》对该词条的基本释义为:文化或行为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模仿等非遗传方式在人和人之间传递。换言之,迷因就是基因在文化中的对等物(memes are the cultural counterpart of genes)。

为了与基因(gene)读音类似,道金斯把意为“模仿”的希腊语字根mimёma简写为meme,从而定义这种文化传播单位的概念。这样的改写可以联想到英文的“记忆”(memory),或是联想到法文的“同样”(même)。不过这个音为/mi:m/的单词也为中文译者留下了一道难题,目前中文对该词的译法尚无定论,音译的有觅母、谜母、媒母、谜米等,意译的有文化基因、模仿因子、拟子,还有音意兼顾的迷因、模因、摹因等等,不一而足。

道金斯在书中指出,“迷因的例子包括曲调、理念、流行语、时装、制造锅具或建造拱廊的方式(Examples of memes are tunes, ideas, catch-phrases, clothes fashions, ways of making pots or of building arches)”。更通俗点说,购物时的“某某同款”、装修时的“某某风”和文艺作品的“翻唱”“翻拍”“向大师致敬”都是迷因的标签。而“网络迷因”顾名思义,指的是互联网上复制并快速传播的图像、视频、文本等。从兔斯基到猫叔,从“TVB体”到“大师体”,从明星高调宣布恋情的“我们”到这次的“主要看气质”,中文媒体这些年来涌现的网络迷因层出不穷,稍不留神就不知所云。同基因一样,迷因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保持原样,也可能出现变异(variation)。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把迷因复合体(meme complex)拆分,一部分保持其遗传性(heredity)、一部分加入个人元素。在社交参与感的推波助澜下,“网络迷因”量级加速,在几小时之内就占领网媒。

虽然迷因有模仿、流行这样易逝的要素,但并不是所有迷因都注定昙花一现。道金斯甚至认为,有些迷因比基因更加“不朽”(immortal):“苏格拉底、莱奥纳多(·达芬奇)、哥白尼、马可尼等人的迷因复合体在今天仍盛行于世,历久弥坚(The meme-complexes of Socrates, Leonardo, Copernicus and Marconi are still going strong)。”(胡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