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国君王--燕惠王

 茅屋軒 2015-12-19

燕惠王

                  

tt燕惠王,战国时期燕国第四十任君主,前279年继位。  

 

快速导航

  • 关系表
本 名 燕惠王
民族族群 华夏族
身 份 燕国国君
所处时代 战国时期
去世时间 公元前272年
在位时间 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72年


  • 1战国时期燕国第四十任君主
  • 2标注
  • 3前任
  • 4继任
  • 5典故

1 战国时期燕国第四十任君主

编辑

  燕惠王(?─前272年),燕昭王之子,昭王三十三年(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
  燕惠王作太子时,与乐毅有隙,即位后对乐毅用而不信,后以骑劫代之,乐毅逃亡走赵。
  齐襄王五年(前279年)齐人田单在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以火牛阵击败燕军,骑劫战死,齐国悉复得其故城。
  燕惠王责备乐毅避亡到赵国,乐毅回致一封《报遗燕惠王书》,载于《史记》。
  燕惠王六年(前273年)设置了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四郡。
  惠王八年,燕相成安君公孙操杀死惠王,原因不明。
  

2 标注

编辑

《东周列国志》等称惠王名乐资,是误读,“乐资”实为《史记》注释者之名。
  

3 前任

编辑

  父燕昭王

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
  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名职,燕王哙之子,太子平之弟。简称昭王或襄王,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79年即位。本在韩国作为人质。燕王哙死后,燕人立职为燕昭王,派乐毅伐齐国,连克七十余城,后而败于燕惠王时。

 

4 继任

编辑

  子燕武成王

战国时期燕国第四十一任君主

  燕武成王(前271年——前258年),继位原因成谜,他是在燕惠王被弑后即位的,在他即位后,曾引起赵国的不满。武成王七年(前265年),齐国田单征伐燕国,攻占中阳。武成王十四年(前258年),武成王去世,燕孝王即位。惠王七年(前272)去世,韩、魏、楚三国联合攻打燕国。燕武成王即位。

5 典故

编辑

不得人心弃贤专己的燕惠王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哀”得人心则安失人心则危。

  乐毅受到燕昭王表彰后不久,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惠王在当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田翠得知情况,就散布谣言说:齐愍王已死,齐国之所以只剩下两座城邑末被攻下,是冈为乐毅与新王有隔阂,害怕被杀害故不敢归燕。他以伐齐为名,实际上是想拖延而自立为王。

  燕惠王听到这些谣传,便将乐毅召回燕国。乐毅知道惠王对自己不满,即投奔赵国。燕军将土因此极为愤恨燕惠王,军心动乱。

  田单又对外宣传说:“我最害怕的是燕军把俘获的齐国士兵割掉鼻子,排列城下示众,那样即墨可就守不住了。”

  骑劫得报后,果然下令照此办理。城中齐人见降燕齐兵都惨遭割鼻之刑,非常愤怒,守城意志更加坚定。

  田单之计得到成功,又对外宣传说:“即墨人最怕燕军挖掉我们的祖坟,如果那样,我们还有什幺心思守城?”

  骑劫听了,就命燕军将城外齐人坟冢全部挖开,并焚烧尸骨。即墨军民望见燕军挖坟之举,全部痛哭流涕,激图片愤的情绪高涨百倍。

  田单见士卒已可出战,就亲自与士兵共筑城防,并倾尽家产犒赏将士,然后将全部精锐军士都埋伏起来,且派出使者到燕军中去约定投降日期。

  田单又收集民间黄金一镒,让即墨城中的一些富豪出城送给燕军将领。燕军大喜,满口答应,斗志更加松懈。

  田单从城中收集了壮牛上千头,在牛身上披上绛色绸衣,画上五彩龙纹,牛角捆扎锋利的刀片,又将浸了油脂的芦苇捆在牛尾上,事先在城墙上凿好数十个洞口。待到夜半时分,将牛尾上的芦苇点燃,让牛从洞口冲出,派五千壮士紧随火牛之后。牛尾被芦苇烧得灼热,群牛狂怒惊惶,直奔燕军军营。燕军见状大惊,但见牛身上全是龙纹,头上利刃所触之处,燕车尽死。这时即墨城中齐军呐喊而出,声震天地。燕军惊惶万状,四处败逃。齐人杀死骑劫,所经过的城邑都叛燕归齐。田单乘胜追击。燕军几日之内全线崩溃。齐国七十余座城邑全部收复。

  骑劫缺乏智谋,不懂得“怀恶而讨,虽死不服;得人心则安,失人心则危”的道理。兵败如山倒,最终落得个丢家丧国的下场。故乱世之中,为人主者,当礼贤下士体恤兵卒,爱护百姓,方能成大事。前车之鉴惨痛,但愿你能从中吸取教训。

燕惠王被杀

话说,由于惠王与乐毅之间的隔阂,导致惠王改用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骑劫平庸无能,并无军事才能,他代替乐毅为将,造成了燕国军心动摇。齐将田单利用这一矛盾,采用计谋,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骑劫为齐军所杀。燕昭王、苏秦、乐毅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兴燕功业,就这样被昏庸无能的燕惠王、骑劫毁于一旦。

公元前272年,燕惠王立七年而死。对其死因,《史记·燕召公世家》及《史记·秦本纪》、韩。魏、齐、楚《世家》均没有提及,只有《史记·赵世家》作了一个简略的记载:“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其王”。然而却又晚记了一年,系于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1年)。可见他属于非正常死亡,是为燕相公孙操所杀。燕惠王因何被杀?史所不详。燕惠王死后,继立者是惠王子,是为武成王。武成王是公孙操扶立的傀儡,还是公孙操的幕后支持者?也不详。不管这一事件的真相原委如何,有一点可以确信:这是燕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所致。
惠王的被杀,招致了列国诸侯的声讨和攻伐。对此有几种说法:一曰:魏、楚两国攻伐,此乃《史记》卷15《六国年表》所记。二曰:韩、魏、楚共伐燕,此据《史记·燕召公世家》所记。三曰:“秦佐韩、魏、楚伐燕”。此乃《史记》卷5《秦本纪》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所记,表明秦国也间接地参与了伐燕战争。

赵国是燕国为邻国,起初也曾准备伐燕,但后来却中止了,这是因为听从了苏代的劝说。苏代是苏秦的弟弟,他之所以能说动赵惠文王停止进兵,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起了作用。《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记此事说:“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指赵惠文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出方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也’。惠王曰:善。乃止”。赵国没有出兵伐燕,是采纳了苏代的意见。
秦、韩、魏伐燕的结局如何?由于史书缺载,无法知道其具体情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燕国决不是胜家。在战国时代,一国统治集团的矛盾冲突往往导致外来列国的军事干预,从而削弱该国的实力甚至加速该国的衰亡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