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酒人生

 建华1968 2015-12-19




诗酒人生

关于【诗酒人生】共分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诗词的“意”和“境”的美学理论;
【诗酒人生】共计收集了一百首诗词,向大家重点介绍了诗词的创作过程和诗人的思想品德。

第一章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鹧鸪天】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是宋朝词人秦观的作品,一说无名氏作。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是当时的多情才子,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后代谣传苏东坡的才女妹妹苏小妹就是嫁给秦少游,并编造关于这对才子佳人的一些故事,经查可能是假的,连苏东坡到底有没有这个妹妹都成谜。不过,秦少游死后,苏东坡的确很感触,曾说:“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他对秦少游的才华是很推崇的。
芳尊是盛着美酒的杯子。“无一语、对芳尊”说尽了寂寞、无奈,突然又跳接“安排肠断到黄昏”,把这种情绪推到了极致。就在愁肠已断、心神不宁的时候,平常原本很容易的点灯工作,费了很大的劲才刚做完,院子里又下起雨来拍打梨花,只好赶快再去关门。关门未必能阻隔风雨,反正是肠断之后,种种无聊动作的一种罢了。 
秦少游的才气从“安排肠断到黄昏”这句就可窥知一二。肠断就是断肠,是一种愁思,是一种情绪,通常是睹物思情,也有是无端而来的哀伤,秦少游却可以用“安排”两字,有酝酿的味道,也有排遣的味道,更是幽怨得很。自古以来文学作品很多,像这么使用“安排肠断到黄昏”的手法却也不多见。 “无一语、对芳尊”静态的描述,有没有喝酒并不是很重要。不过,由于是要“安排肠断到黄昏”,想来还是有喝,而且必定喝得不少。 
关于酒和愁肠、酒和断肠,范仲淹这种一代名臣也有很深的感受,大抵由相思而入酒,因酒而肠断泪落,他就写过“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等名句。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炼,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酒入愁肠可以化成相思泪;如果愁肠已断,酒还没有来,泪就会先滴下了。肠断之后,喝不喝酒都一样,这就是秦少游的“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重点在肠已断,而不是有没有喝酒、喝不喝酒。 
范仲淹的“苏幕遮”是名作,有人喜欢起首“碧云天、黄叶地”的气象,有人喜欢“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余韵,有人则喜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的情怀。有愁肠,自然是辗转反侧睡不着,不能睡也不忍睡,这时除非有好梦才能留人睡,否则睡了也会惊醒。 
关于醉和醒,也有奇妙的关联。睡了会醒,醒字以“酉”为边,和“目”无关,因此在诗词中,醉和醒是同属一系的,好像醉过才知醒,睡醒的反而不是醒。醉和醒都和酒有关,从醉到醒,中间有没有睡就不是很重要了。 范仲淹的这首“御街行”也是名作,除了“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像“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就写尽凄凉。敧是倾斜的意思,油灯一闪一闪,枕头摆直摆斜都不好睡,原来是自己的心情所致,和灯光、枕头何干?“谙尽孤眠滋味”的“谙尽”说得很无奈,反正是历尽孤眠这种沧桑的意思。 
词人的作品和情思会互相影响。范仲淹“御街行”的结语“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到了李清照笔下就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朝词人俞仲茅也有“轮到相思无处辞,眉间露一丝”的句字,其实谈不上抄袭,应该是各有风味。“都来”是“算来”的意思,“都来此事”就是愁绪,喝不喝酒都掉落在眉间、心上,也无法回避它的存在。“无计相回避”呼应“谙尽孤眠滋味”,都是无奈的凄凉。 关于酒与肠,宋朝的晏几道也写过“愁肠待酒舒”的句子。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他父亲晏殊也是名家,父子分为大晏、小晏,大晏有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名作,小晏的成就被评论是超过大晏,作品集“小山词”在文学史上相当有名。
   
【阮郎归】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旧香残粉似当初”指美人如初,“人情恨不如”就是怨起情人的情意渐淡了,春天还有几封短信,秋天信更少了。“衾凤冷,枕鸳孤”和范仲淹的“谙尽孤眠滋味”一样的意境,有深切的寂寞,所以才有愁肠待酒舒。梦里如果能够相见,醒来也知道那是虚幻的,更何况现在连梦也梦不到妳了。“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这样的凄美,就是晏小山的才情过人之处。 
秦少游曾有“衡阳犹有雁书传,郴阳和雁无”的句子,笔法和晏小山接近。相传大雁南至湖南衡阳即北返,当地有回雁峰,而苏武被困北方十多年,生死成谜,汉朝使臣假称他靠雁足系血书传讯汉帝,匈奴才释放他,因此把远方的书信称为“雁书”。秦少游在衡阳还接得到信,再被贬到更南方的郴州时,连雁子都看不到了,心情自然也不好。 就意境方面,“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反而和宋徽宗赵佶的一首作品接近:
【燕山亭】
裁剪冰绡,轻迭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者”是“这”的意思,“新来”就是“近来”,“蕊珠宫女”指天上的宫女。宋徽宗有才气,政务上却是让人不敢恭维,曾多次私访妓院,和当时汴京的名妓李师师也过从甚密。这是靖康之难,徽宗和其子钦宗被金人俘往北方囚禁时,赵佶在路上看到杏花的感慨之作。上阕描述杏花之美连天上宫女也比不上,但是却容易因风雨凋零,转而自惭遭遇,现在故宫只能梦里去了。梦里才能到的地方教人思念,无奈近来连这种梦也做不成了,和“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同等悲哀。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沈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这也是晏小山的作品。我已经打算努力喝个烂醉来忘掉悲凉,拜托你也不要再唱这些会让人断肠的歌了。这样的句子真是凄凉的可以,酒和愁肠总是分不开。“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也是词人的力作。重阳佳节,佩着紫色的兰花,簪着黄色的菊花,这样用心整理自己的形貌,其实是殷勤整理内心的狂乱。有评论家就针对“殷勤理旧狂”一句分析,狂是一层意思,旧狂又是一层,狂而欲理之自然不可得,而又殷勤理之,真正是无奈已极,人生至此,也只好“欲将沈醉换悲凉”了。 “天边金掌”的“金掌”,是缘自汉武帝建柏梁台,上有铜柱,建仙人以掌托盘,高耸入云,承接天上的露水,认为是可以长生不老的良方。称“天边金掌露成霜”,词人的作品由景入情,这景未必有特殊的意思。 
宋朝另一大词人辛弃疾,也有关于酒和愁肠的作品。 

【木兰花慢】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殢,与“弟”同音,困顿的意思。殢酒就是困顿于酒,也就是病酒。宋朝另一词人李玉也有“镇无聊,殢酒厌厌病”的句子。 
辛弃疾这首“木兰花慢”,是他在安徽当知州时,送范姓友人上京朝天的作品,所以起首“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别酒是离别的酒,因为自己年纪渐长,情味渐淡,喝着离别的酒,就也害怕起时光的流逝,更何况很快就要中秋了,十分好月,也不会照出人们团圆。因此,也请友人帮忙,到了京城若是老朋友问起我来,就说我还是困顿于酒中,也还是满腹愁肠吧!长安泛指京城,这里指南宋的京城临安,现今的杭州。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才气纵横,却也忧国忧民,他看友人上京能见天子谈国事(承明庐是指宫中文官轮值的办公室,视草是奉皇命写对策,筹边是研商军务),自己只能殢酒外带满腹愁肠,虽然有空弦射落雁子的本事,却只能醒时看着落雁、醉时听着空弦,国家多事,自己有抱负而无法施展,这种愁又和离愁是不同的。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平铺直叙,就把自己的离愁怪起江水的无情,因为江水才不管两人不愿相别,只趁着西风,把船赶紧载走。这种写法,宋朝另一词人周邦彦也用过:“无情画舫,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辛弃疾怪的是无情水,周邦彦怪的是无情的船,都是恨它把人载走。有离愁就有离恨,人被载走,离恨却载不走。空留离愁的岸边人,醒着醉着都一样,这样的愁,这样的恨,一点也不会减少。
关于【诗酒人生】共分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诗词的“意”和“境”的美学理论;【诗酒人生】共计收集了一百首诗词,向大家重点介绍了诗词的创作过程和诗人的思想品德。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一句,莼鲈指的是莼菜和鲈鱼,菰菜、莼(茭白)羹、鲈鱼脍,据说是杭州美味的名菜。依“世说新语”记载,晋人张翰,字季鹰,因为想起这些菜的美味,官也不做了,搭着船就说“人生贵得适意尔”,回去吴中(苏州)享受美食了。晋书也有张翰传,留有“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及时一杯酒”的名言。辛弃疾与友人秋夜在船上享受美味,虽因离愁别绪,灯前难免想及自己的一些儿女私情。另一种解释,是友人这次上京回到杭州,可以享受一些美味,也可以和儿女共聚于灯下,真是令人羡慕。辛弃疾在另一名作“水龙吟”中,也提到:“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的是同一典故,有反讽味道,意境是大为不同。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宋朝甚至是之后各朝少见的大词人。有人说他的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也有人说他:“别开天地,横绝古今。”更有人称赞他:“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沈郁。”一般都以他和苏东坡相比,称苏东坡的词为“词诗”,称辛弃疾的词为“词论”,因为苏东坡有真性情、大才气,以诗的意境入词,辛弃疾喜欢用典故,也爱议论时事抒发心中忧国之闷,所以称他的词为词论。而辛弃疾的才情在于运用文字之妙,即使整篇引用各种典故,因性情也真,文字亦老,读来仍是余韵十足。 辛弃疾的名句很多,例如: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常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贺新郎)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迭。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汉宫春)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水龙吟)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辛弃疾的愁是一种无力感,对国事的无力感,于诗中变化成各种惆怅,有离别的无力,也有中年“但觉新来懒上楼”的无力,就连“众里寻他千百度”也是种无力,还好“蓦然回首”,还找到了目标。不过,这种才情引发落寞,倒是无可解脱的,也才有“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的慨叹。“吴钩”是指刀;“新来”就是近来;“倩”是请的意思。 
不论秦少游、范仲淹、晏几道和辛弃疾,愁肠和酒都扯不清。愁肠也可以断肠,但是愁也可以不在肠而在心,是心愁。心愁同样和酒扯不清。 

【踏莎行】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是晏几道的父亲晏殊的作品,非常委婉。有人说这作品是描述小人当道,如“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用杨花来比喻小人。不过,就文学论文学,“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也是写景的极致,蒙蒙杨花乱扑面,美则美矣,心情则落寞的很,也才有“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无聊。 
“炉香静逐游丝转”,是香炉里的烟细如丝,静静浮在空气中,有空灵的意境。酒后视此景,却又是淡淡闲愁,连院子在斜阳下也显得森凉阴沉而寂寞,所以才有“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感叹。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的句子。心乱,游丝也跟着乱,为什么心里有闲愁时,反而看到的是“炉香静逐游丝转”呢?唯一的解释就是酒醉的作用。酒醒当时,看什么景物都是淡淡的,愁不能因酒而解,世间一时也似乎没什么要紧事? 
关于炉香,古代诗人、词人另有隐喻,例如燃香寸断,就彷佛肠断。前面提到“安排肠断到黄昏”的秦少游,也写过:“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妳想看我的肠子吗?我因为一晚上相思,就像烧过的香一般,早已肝肠寸断了! 大晏的作品有许多闲愁,因而也有许多酒,写起来都很美。例如:“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玉钩栏下香阶畔,酒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劝君莫做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而这些闲愁,往往来自离别、来自相思,也来自伤感,化成文字,又成为他的佳作;又如:“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的闲愁,愁得很优雅,文字也用得优雅。宋朝另一大词人张先,一样有闲愁,文字用得更美,更讲究,甚至是更突如其来。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醉了才能真醒,可是真醒也没用,因为愁还没醒。张先这作品的美,在一开始就点出愁未醒,然后下阕用极美景来凸显闲愁的挥不去,相当无奈。而他的文学成就,也特别在驾驭文字的能力极强,像“云破月来花弄影”就是名句。 张先,字子野,官至郎中。有人曾当面称赞他的作品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所以称他为“张三中”,张先回答说,他最喜欢自己作品里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句,应该称呼他“张三影”才对。 张先虽然当官,作为都是文人风流。据说他曾经与一尼姑交好,老尼姑把小尼姑关在池中的水阁一起睡,三更半夜小尼姑放下梯子,偷偷让张先上得阁楼相会。也据说张先事后写了另一名作:“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梯横画阁就是叙其景,也是自己爬楼梯的韵事,其中“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是怪自己还不如桃花、杏花,懂得随着春风舞向所思念的人,和唐朝诗人李益写的:“嫁得瞿唐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欧阳修就很喜欢“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这句,有一次张先去拜访欧阳修,欧阳修迎出门来,说:“这不是'桃杏嫁东风’郎中吗?”
张先的风流在当时是有名的,苏东坡曾写诗送他,提到“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用“莺莺燕燕”代表张先所喜爱的人,日后成为女人堆的意思。张先虽文采风流,却也是闲愁一堆,写起病酒,很有味道。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中读去声,中酒就是喝酒、醉酒、病酒的意思,唐杜牧诗“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在残花中病酒,对着残花醉酒,清明时节的心情,还是和去年一样的,所以称“又是去年病”,是神来之笔。起首的“乍暖还轻冷”,后来有李清照“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花前病酒,其它词人也有相同的境遇,像欧阳修(一说南唐冯延巳所作)的“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晏小山的“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姜白石的“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刘克庄的“若对黄花辜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由花触景,怀动而意生,此时喝美酒、醉又醒,愁再愁,就让许多词人写下好美的作品。 关于酒能断肠,有时候是因为与心爱的人别离,听着分手的哀歌。
    
【菩萨蛮】
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熏风无雁回。 

这是南宋词人李弥逊的作品。“烽火连三月”是杜甫的诗作,叙明战乱。熏风,指南风,是夏天的风,有时也指暖风。据说晋代有一对名为宝滔、苏蕙的夫妻,丈夫被流放,太太作回文诗织于锦上寄给丈夫,所以夫妻的书信通常被称为锦字、回文。依此,这是李弥逊于战乱时与太太分手的感怀之作。 
长亭送别,难免喝着酒,唐宋的送别曲是一首接一首唱,像凉州曲,如唐李之涣的出塞:“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都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阳关曲”,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王维:“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品改成的唱曲。李弥逊喝着酒,怕的也许就是听到阳关曲这种断肠的声音。 
唐、宋之间五代十国也出了一些有名的词人,像南唐中主李璟、南唐后主李煜父子,而南唐的宰相冯延巳也是名家。

【蝶恋花】
几度凤楼共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古时的女子也喜欢以青色画眉,形容女人眉毛常用“青山”、“春山”,眉毛一皱,山形似远,所以冯延巳称“双眉敛恨春山远”,汉朝卓文君被描述为“眉色如望远山”,周邦彦也有过“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的句子。 
别后重逢的人都知道,再次见面那时刻是五味杂陈的,感觉两人比已往更亲密,这也是“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的意思。不过,想到马上又要分手了,她也“频转面”,也“双眉敛恨春山远”了。这时,就想唱些歌也没什么心情了,妳还是赶紧倒满我的酒杯吧,等会儿分手前唱起“阳关曲”,不醉而认真听着,可是会让人断肠的! 
冯延巳和李弥逊怕的都是“阳关曲”,因为喝着离别的酒,听着离别的歌,更容易让人断肠。酒与歌、歌与泪、泪与醉、醉而断肠,是词人共同的梦魇。 冯延巳,字正中,自幼就跟着南唐中主李璟。他曾写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名句,而李中主的词中也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句子,李璟有次问他:“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冯延巳赶快回答:“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君臣间谈文论词,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冯延巳另有一首“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水调”是商调,商音是五音之一,其声哀婉,有如秋声,商调也是哀伤的曲子。前面提到张先写过“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两人一前一后,醉里听的都是哀伤水调歌。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是很美的句子,满腹情意,到处劝酒,到底谁是我的知心人?也因为知心难求,反而会因为哀歌而断肠,作者虽然没明讲,大家可以试想的。 
唐宋诗词讲肠断,其实是有典故的。根据“世说新语”记载,有人曾在长江三峡行舟时,捕获一只小猴子,母猴沿在岸边哀号,随着船行数百里,最后跳上船死了,大家剖开它肚子,发现“肠皆寸寸断”。在诗人、词人心中,肠断不只是个形容词,还是真实可能发生的情况。猴子都能伤心至肠断而死,世间的有情人未尝不会如此。
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大家熟知的名家。他写的酒不多,其它名句却很多,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又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等,只能用脍炙人口来形容。 李后主在宋太祖时,由南唐的京城金陵(南京)被俘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被封为违命侯,等于被软禁,所以他只能东望故国。到了宋太宗,看他写了“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句子,就把他毒死。 
古时君主要毒死臣子,通常是赐毒酒,这酒喝了必死,自然是名符其实的断肠酒。李后主一代词人,词中无酒却已先断肠于幽思哀怨,再则因词作而引来杀身之祸,这也算是酒与断肠的凄美故事之一吧!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垂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这是苏东坡一首有名的作品,说它是情诗也无不可。基本上这是一首歌咏石榴花和美女的词。 
石榴花是五月的花,时当初夏,春花都已谢尽,唯有红艳的石榴花绽放,原本就显得多情。“五月榴花红似火”,古时女孩子以石榴花染布为红裙,所以大家也说“拜倒石榴裙下”。 
据说,苏东坡守钱塘时,有一天在湖中宴会,官妓秀兰迟到,当场有一位担任通判的官员质问她为什么迟到,她答称:“夏天热了,冲个澡凉快,很舒服便睡着了,等到有人来叫,还要化个妆,所以便来迟了。”席间还是有人不谅解,秀兰就随手摘了一朵石榴花,献花告罪,对方气还是不消,苏东坡就作了此曲让秀兰当场唱,化解尴尬。因为秀兰沐浴而迟到,所以曲牌名原本是“贺新凉”,后来才成“贺新郎”。 这段故事在词的文学史上相当有名,当然也有人认为苏东坡虽然是“风流太守”,不致因为官妓新浴而作词,因此形成公案。不管如何,作品上半段是写佳人新浴、孤眠、惊梦,下半段写石榴花寄情。 
像“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是讲石榴虽芳意如红,也怕秋风吹起时,花落红、空留绿,想到此处,在花前喝酒也不敢触摸花、触摸这心情了,花与泪已不能分。从花红渐好,担心到空留叶绿,词人伤感还真多、真快、真远。 
苏东坡这“贺新郎”是不是为官妓秀兰而作,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其中写景写情,已近柳永的“幽艳”,是真性情的人才能写好情诗,想来是有一些道理的。苏东坡的酒向来喝得豪迈,也写得豪迈,像此处“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这酒,喝不得也,却也不能不喝,如果万一醉了,想必也有柳永“今宵酒醒何处”之叹。 
大多数的时候,苏东坡的酒还是比较可爱,喝得痛快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得如此豪迈“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关于他的醒与醉,有两个作品带着故事而来,醉得可爱。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根据苏东坡自己作的序,这是那年三月七日,他和朋友和一行人路中遇雨的事。雨伞、蓑衣都由仆人带着先走了,大家被淋得很狼狈,只有他浑然不觉,后来雨就停了。 苏东坡很喜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也无晴”这两句,他另外有一首诗“独觉”就用了完全相同的两句:“修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而依作品“定风波”的内容描述,苏东坡他显然是喝醉了,一路跌跌撞撞走去,是风、是雨、是晴、是阴,根本是浑然不觉,所以才有文末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而他的酒,是被春风吹醒的,这风还是料峭得很,是让心里冷而不是身体冷,也才会有“回首向来萧瑟处”这类的感触。这样的酒醒,就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点接近了。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彷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回到家也不清楚真正是几点钟了,仆人睡了不应门,那就倚着拐杖到江边听涛声。醉后的醒才是真正的醒,这时想着生活的种种羁绊,真想就搭着船,一切都不管,就这么去了。 宋朝另一词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这本书内记载,说苏东坡当天晚上做了这首词,第二天就谣传他做完词就脱下官服,真的搭船走了,当时的郡守徐君猷听了吓了一跳,赶来苏家一探究竟,发现苏东坡还醉着、睡着,鼾声如雷。 
苏东坡的率真处,大抵如此。而这真情并不是儿女私情,形之于文,就有如唐朝诗仙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般。而这率真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真醉,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不醉就写不出醉诗。像女词人李清照想必酒量真的不好,但量浅不也一样写的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样真性情的作品?要懂得愁与酒、酒与醉、醉与醒,三杯两盏也行,仍是要真愁、真喝、真醉,才能真醒。 苏东坡的醉,还有以下数例: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障泥”是马上挡泥的配备,“玉骢”是指俊马,“骄”字是形容马不听指挥。马急着要往前走,苏东坡偏偏醉着,想就这么在乡间野外睡了,“我欲醉眠芳草”就是文人的情趣。下阕的“琼瑶”是倒映溪中的美丽月光,“杜宇”则是又名“子规”的杜鹃鸟。 

依苏东坡自序,这是他春夜经过酒家,停下来喝酒,醉了在桥边下马,醒来已是天亮了。词中他自我解嘲,大概是怜惜溪中的明月吧,不要因为骑马过桥踏破如此美景,所以才在桥上睡到天亮,让月亮自己消失。把醉酒不能回家的原因,归于不忍破坏美景,这也就是真正的酒徒。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是苏东坡喝了酒走进农村中,醉眼看到的农村淳朴景象。很奇怪,醉眼看出的事物更是真实,却也是真性情的人才能真醉,才有真醉眼,能看出一片纯真。 被认为集北宋词家大成的周邦彦,情诗写得好,和苏东坡的真性情却不大一样。
【丹凤吟】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邪,榆钱轻薄。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痛饮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那堪昏瞑,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此时此意,长怕人道着。
词人用了上阕来描述景物,先是绿藻懒懒在池里飘着,黄蜂漫无目的飞着,早上起了风,吹乱飞絮,傍晚看到杏花倚墙临岸的夭靥、榆荚的轻薄乱舞,也很让人生厌。实在太无聊了,白天也睡起觉来,醒了还是无聊,院子里还有夕阳照着,这无聊的一天未免也过得太慢了。 
下阕开始才提到这闲愁原来是来自和美人的别离。“痛饮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酒和愁混为一体,也别想浇愁了。不知何时才能重握白嫩的“柔素手”,这样的思念,又怕被人说破,因此才怪起春色、怪起景物,其实也是让自己的注意力被引开,不要陷入轻易被人发觉的思念之中。 榆树未生叶时,先生榆荚,形状像钱,所以称榆钱。既是钱,词人就有“榆钱万迭,难买春留”的名句。词人特别厌恶杏花的美艳和榆荚随风乱舞,隐喻自己追求的是纯真的爱情。可是这么长的词作里,仅以美人的素手能否重握来写情,浓而淡,情深而曲,和苏东坡、柳永的情诗大不相同。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被认为集北宋词家的大成,他的“清真词”也是文学史的名著。他的作品层次分明,和先前几位词人信手拈来即佳作的风格有异。“丹凤吟”就是很好的例子,即使不能说是铺陈,却也极尽雕琢文字之能事,幸好情字仍真,作品才有生气。
【木兰花】
郊原雨过金英秀,风拂霜威寒入袖。感君一曲断肠歌,劝我十分和泪酒。
古道尘清榆柳瘦,系马邮亭人散后。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  

“金英”是指菊花。这是秋天送别的作品,一曲断肠歌,让我喝足了和着泪的愁酒。周邦彦的醉醒,比苏东坡、柳永的醉醒有更多的感伤。“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醉醒之后,怕是因为太过于想念,成了一头白发。这一醉,时间可以过去数十年,这数十年完全用来想念,足见想念之深,醉了也忘不了,这就是真性情。
【木兰花令】
歌时婉转饶风措,莺语清圆啼玉树。断肠归去月三更,薄酒醒来愁万绪。
孤灯翳翳昏如雾,枕上依依闻笑语,恶嫌春梦不分明,忘了与伊相见处。  

这也是很好的情诗。肠都已经因酒而断了,沈醉醒来还是愁不断,即使是小酌几杯薄酒而已,醒来的愁却是万千,这时转而怪起春梦不分明,竟然让我忘了梦里是和她在哪里相见的。这酒与愁,愁与爱,向来是分不清的。唐朝岑参曾写“醉眠轻白发,春梦渡黄河”,春梦原是春天里做的梦,在诗词里常指男女情思,会见到心上人的梦。
周邦彦多情且风流,据说他曾在名妓李师师处,遇上宋徽宗微服冶游,他赶紧避在一旁,看尽两人情态,事后还写词记录此事。周邦彦情之细致处,正如他文字的雕琢工夫。不过,有时也有豪兴的流露。 
【满庭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   “簟”读作店,席子。因为一生憔悴,已经不敢再听会让人断肠的曲子了,如果你一定要唱,那就请你先准备好枕头和席子。这酒,周邦彦自认喝了一定醉,喝醉了也好就在歌筵旁睡吧! 
果真能如此,醉醒自然不会有“今宵酒醒何处”之叹。而一边醉着、一边睡着,歌舞仍在一旁上演,世事与我无干,怀抱的仍然只是自己的憔悴,这也是多情词人豪迈之余的些许无奈。 关于醉酒,晏小山也有很凄美的作品。
【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这里用唐诗为典故有两处:“春梦秋云”,出自白居易“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出自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而“聚散真容易”写得平易,心情则极苦。 
醉里在西楼一别,醒来什么都记不得了,只知道人生有如春梦与秋云,轻易就来了,也轻易就走了,聚散真是太过轻易了。现在只记得衣上留有酒渍,醒里写的诗也还在,这点点滴滴,都带着凄凉的意味。这样的醉,没有豪气、没有愁思,只是淡淡的哀怨,和其它词人的感受又不相同。 
 【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晏小山的父亲晏殊也有“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的句子。斗草也称“斗百草”,和荡秋千是当时妇女的游戏,三五好友各自寻找一些草,从数量、品种、颜色等各方面比赛,有时为了找一些奇珍异草,在花园里要爬高爬低,游戏就是运动,“红楼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晏殊写少女斗草赢了的笑脸,他儿子也从同样的场景动了情思。 
“临江仙”是晏小山怀念一位女郎的作品,酒醒发现还是空对锦屏,人还是没见着,这样的醉醒,真不如不醒。杜甫诗作有“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而小晏的才华,表现在“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的美感,不让老杜。醉而梦,梦中和妳重逢的路上还有飞雨落花,极尽凄凉之美。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也是小晏的名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是飞雨落花的美感,又是独立见双燕的寂聊,而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曾对起首两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有极高评价,称赞道:“纯是华严境界。”华严境界是佛家的境界,一片空灵。晏几道的作品向来凄婉,这次醉酒之后而酒醒,能醒得如此境界,的确不容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也来得突然,用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整个作品清清淡淡、幽幽怨怨,由怀人而伤春,真是“帘幕低垂”。 
不论那个词人,醉酒都可以醉得很美,可以豪放,可以幽怨,可以多情,也可以多恨,和喝什么酒、在哪里喝、和谁喝,多少有点关系。词人们在描述这些细节时,也有很多美的作品。
关于【诗酒人生】共分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诗词的“意”和“境”的美学理论;【诗酒人生】共计收集了一百首诗词,向大家重点介绍了诗词的创作过程和诗人的思想品德。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垂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这是苏东坡一首有名的作品,说它是情诗也无不可。基本上这是一首歌咏石榴花和美女的词。 
石榴花是五月的花,时当初夏,春花都已谢尽,唯有红艳的石榴花绽放,原本就显得多情。“五月榴花红似火”,古时女孩子以石榴花染布为红裙,所以大家也说“拜倒石榴裙下”。 
据说,苏东坡守钱塘时,有一天在湖中宴会,官妓秀兰迟到,当场有一位担任通判的官员质问她为什么迟到,她答称:“夏天热了,冲个澡凉快,很舒服便睡着了,等到有人来叫,还要化个妆,所以便来迟了。”席间还是有人不谅解,秀兰就随手摘了一朵石榴花,献花告罪,对方气还是不消,苏东坡就作了此曲让秀兰当场唱,化解尴尬。因为秀兰沐浴而迟到,所以曲牌名原本是“贺新凉”,后来才成“贺新郎”。 这段故事在词的文学史上相当有名,当然也有人认为苏东坡虽然是“风流太守”,不致因为官妓新浴而作词,因此形成公案。不管如何,作品上半段是写佳人新浴、孤眠、惊梦,下半段写石榴花寄情。 
像“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是讲石榴虽芳意如红,也怕秋风吹起时,花落红、空留绿,想到此处,在花前喝酒也不敢触摸花、触摸这心情了,花与泪已不能分。从花红渐好,担心到空留叶绿,词人伤感还真多、真快、真远。 
苏东坡这“贺新郎”是不是为官妓秀兰而作,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其中写景写情,已近柳永的“幽艳”,是真性情的人才能写好情诗,想来是有一些道理的。苏东坡的酒向来喝得豪迈,也写得豪迈,像此处“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这酒,喝不得也,却也不能不喝,如果万一醉了,想必也有柳永“今宵酒醒何处”之叹。 
大多数的时候,苏东坡的酒还是比较可爱,喝得痛快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得如此豪迈“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关于他的醒与醉,有两个作品带着故事而来,醉得可爱。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根据苏东坡自己作的序,这是那年三月七日,他和朋友和一行人路中遇雨的事。雨伞、蓑衣都由仆人带着先走了,大家被淋得很狼狈,只有他浑然不觉,后来雨就停了。 苏东坡很喜欢“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也无晴”这两句,他另外有一首诗“独觉”就用了完全相同的两句:“修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而依作品“定风波”的内容描述,苏东坡他显然是喝醉了,一路跌跌撞撞走去,是风、是雨、是晴、是阴,根本是浑然不觉,所以才有文末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而他的酒,是被春风吹醒的,这风还是料峭得很,是让心里冷而不是身体冷,也才会有“回首向来萧瑟处”这类的感触。这样的酒醒,就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点接近了。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彷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回到家也不清楚真正是几点钟了,仆人睡了不应门,那就倚着拐杖到江边听涛声。醉后的醒才是真正的醒,这时想着生活的种种羁绊,真想就搭着船,一切都不管,就这么去了。 宋朝另一词人叶梦得“避暑录话”这本书内记载,说苏东坡当天晚上做了这首词,第二天就谣传他做完词就脱下官服,真的搭船走了,当时的郡守徐君猷听了吓了一跳,赶来苏家一探究竟,发现苏东坡还醉着、睡着,鼾声如雷。 
苏东坡的率真处,大抵如此。而这真情并不是儿女私情,形之于文,就有如唐朝诗仙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般。而这率真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真醉,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不醉就写不出醉诗。像女词人李清照想必酒量真的不好,但量浅不也一样写的出“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样真性情的作品?要懂得愁与酒、酒与醉、醉与醒,三杯两盏也行,仍是要真愁、真喝、真醉,才能真醒。 苏东坡的醉,还有以下数例:
【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障泥”是马上挡泥的配备,“玉骢”是指俊马,“骄”字是形容马不听指挥。马急着要往前走,苏东坡偏偏醉着,想就这么在乡间野外睡了,“我欲醉眠芳草”就是文人的情趣。下阕的“琼瑶”是倒映溪中的美丽月光,“杜宇”则是又名“子规”的杜鹃鸟。 

依苏东坡自序,这是他春夜经过酒家,停下来喝酒,醉了在桥边下马,醒来已是天亮了。词中他自我解嘲,大概是怜惜溪中的明月吧,不要因为骑马过桥踏破如此美景,所以才在桥上睡到天亮,让月亮自己消失。把醉酒不能回家的原因,归于不忍破坏美景,这也就是真正的酒徒。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是苏东坡喝了酒走进农村中,醉眼看到的农村淳朴景象。很奇怪,醉眼看出的事物更是真实,却也是真性情的人才能真醉,才有真醉眼,能看出一片纯真。 被认为集北宋词家大成的周邦彦,情诗写得好,和苏东坡的真性情却不大一样。
【丹凤吟】
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邪,榆钱轻薄。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庭角。
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痛饮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那堪昏瞑,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此时此意,长怕人道着。
词人用了上阕来描述景物,先是绿藻懒懒在池里飘着,黄蜂漫无目的飞着,早上起了风,吹乱飞絮,傍晚看到杏花倚墙临岸的夭靥、榆荚的轻薄乱舞,也很让人生厌。实在太无聊了,白天也睡起觉来,醒了还是无聊,院子里还有夕阳照着,这无聊的一天未免也过得太慢了。 
下阕开始才提到这闲愁原来是来自和美人的别离。“痛饮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酒和愁混为一体,也别想浇愁了。不知何时才能重握白嫩的“柔素手”,这样的思念,又怕被人说破,因此才怪起春色、怪起景物,其实也是让自己的注意力被引开,不要陷入轻易被人发觉的思念之中。 榆树未生叶时,先生榆荚,形状像钱,所以称榆钱。既是钱,词人就有“榆钱万迭,难买春留”的名句。词人特别厌恶杏花的美艳和榆荚随风乱舞,隐喻自己追求的是纯真的爱情。可是这么长的词作里,仅以美人的素手能否重握来写情,浓而淡,情深而曲,和苏东坡、柳永的情诗大不相同。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被认为集北宋词家的大成,他的“清真词”也是文学史的名著。他的作品层次分明,和先前几位词人信手拈来即佳作的风格有异。“丹凤吟”就是很好的例子,即使不能说是铺陈,却也极尽雕琢文字之能事,幸好情字仍真,作品才有生气。
【木兰花】
郊原雨过金英秀,风拂霜威寒入袖。感君一曲断肠歌,劝我十分和泪酒。
古道尘清榆柳瘦,系马邮亭人散后。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  

“金英”是指菊花。这是秋天送别的作品,一曲断肠歌,让我喝足了和着泪的愁酒。周邦彦的醉醒,比苏东坡、柳永的醉醒有更多的感伤。“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醉醒之后,怕是因为太过于想念,成了一头白发。这一醉,时间可以过去数十年,这数十年完全用来想念,足见想念之深,醉了也忘不了,这就是真性情。
【木兰花令】
歌时婉转饶风措,莺语清圆啼玉树。断肠归去月三更,薄酒醒来愁万绪。
孤灯翳翳昏如雾,枕上依依闻笑语,恶嫌春梦不分明,忘了与伊相见处。  

这也是很好的情诗。肠都已经因酒而断了,沈醉醒来还是愁不断,即使是小酌几杯薄酒而已,醒来的愁却是万千,这时转而怪起春梦不分明,竟然让我忘了梦里是和她在哪里相见的。这酒与愁,愁与爱,向来是分不清的。唐朝岑参曾写“醉眠轻白发,春梦渡黄河”,春梦原是春天里做的梦,在诗词里常指男女情思,会见到心上人的梦。
周邦彦多情且风流,据说他曾在名妓李师师处,遇上宋徽宗微服冶游,他赶紧避在一旁,看尽两人情态,事后还写词记录此事。周邦彦情之细致处,正如他文字的雕琢工夫。不过,有时也有豪兴的流露。 
【满庭芳】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   “簟”读作店,席子。因为一生憔悴,已经不敢再听会让人断肠的曲子了,如果你一定要唱,那就请你先准备好枕头和席子。这酒,周邦彦自认喝了一定醉,喝醉了也好就在歌筵旁睡吧! 
果真能如此,醉醒自然不会有“今宵酒醒何处”之叹。而一边醉着、一边睡着,歌舞仍在一旁上演,世事与我无干,怀抱的仍然只是自己的憔悴,这也是多情词人豪迈之余的些许无奈。 关于醉酒,晏小山也有很凄美的作品。
【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这里用唐诗为典故有两处:“春梦秋云”,出自白居易“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出自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而“聚散真容易”写得平易,心情则极苦。 
醉里在西楼一别,醒来什么都记不得了,只知道人生有如春梦与秋云,轻易就来了,也轻易就走了,聚散真是太过轻易了。现在只记得衣上留有酒渍,醒里写的诗也还在,这点点滴滴,都带着凄凉的意味。这样的醉,没有豪气、没有愁思,只是淡淡的哀怨,和其它词人的感受又不相同。 
 【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晏小山的父亲晏殊也有“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的句子。斗草也称“斗百草”,和荡秋千是当时妇女的游戏,三五好友各自寻找一些草,从数量、品种、颜色等各方面比赛,有时为了找一些奇珍异草,在花园里要爬高爬低,游戏就是运动,“红楼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晏殊写少女斗草赢了的笑脸,他儿子也从同样的场景动了情思。 
“临江仙”是晏小山怀念一位女郎的作品,酒醒发现还是空对锦屏,人还是没见着,这样的醉醒,真不如不醒。杜甫诗作有“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而小晏的才华,表现在“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的美感,不让老杜。醉而梦,梦中和妳重逢的路上还有飞雨落花,极尽凄凉之美。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也是小晏的名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是飞雨落花的美感,又是独立见双燕的寂聊,而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曾对起首两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有极高评价,称赞道:“纯是华严境界。”华严境界是佛家的境界,一片空灵。晏几道的作品向来凄婉,这次醉酒之后而酒醒,能醒得如此境界,的确不容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也来得突然,用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整个作品清清淡淡、幽幽怨怨,由怀人而伤春,真是“帘幕低垂”。 
不论那个词人,醉酒都可以醉得很美,可以豪放,可以幽怨,可以多情,也可以多恨,和喝什么酒、在哪里喝、和谁喝,多少有点关系。词人们在描述这些细节时,也有很多美的作品。

第三章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诗人为何而醉?这也是有趣的话题。有时因为离别,有时因为相思,在分手前、分手中、分手后,都可以醉得很美。有时候,诗人并不直接引进这样的愁景,而是借着良辰美景就大醉一场,醉得不明不白,却是满腔愁绪。看到一朵好花也醉,听了一首好歌也醉,更不用提身边如果有美人了。这时,醉又何必有什么道理?
【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萧,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玉萧指酒席上的歌女。酒席行酒令,所以为“小令尊前”,也可以是唱着短歌的酒宴。这女孩的歌声真好,大家听着听着就醉倒了,这也是应该的,怪不了别人,连酒席散了,醉意都还没有消退呢!
下半阕是一片迷离醉意,是自己醉了走路,还是灵魂飘着,都不清楚了。只知道我的魂梦从来没有什么拘束,今天晚上就踏着杨花过了谢桥了,到了意中人的身旁和她相会了。名妓谢秋娘是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唐李德裕为她置宅,她住的地方,诗人称为谢宅,过了谢桥就到谢宅,泛指女子所居之处,小谢也泛指女子。
这也是晏小山的作品,算是凄美一流。关于灵魂离体,唐宋传奇小说多有描述,多半是多情女子因相思而离魂,诗人词人或许以为很美、很感人,道学之士未必如此想。不过,宋朝理学名家程灏知道小山写了“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的句子,曾笑着说:“鬼语也。”他笑着说,就没有责备的意思,有人因此认为这样的理学家、道学家,也被小晏的真性情吸引了。 晏小山被称为“古之伤心人”,是很痴情的,他的凄美迷离,“鬼话”不只一端。他的另一作品“思远人”,下半阕写道:“泪弹不尽临窗前,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叙述思念情人,用红色信纸临窗作书,泪一直滴下来,就干脆用来研墨,写到情深处,信纸也变成无色了。 
红色信纸居然可以变成无色,当然是“鬼话”。可是,鬼话归鬼话,凄美的意境是人人被感动的。历来有不少人讨论晏小山的红信纸为何变白色:有人认为是泪水迷蒙双眼,他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无色。有人认为是泪滴沾了信纸,让颜色都褪了。不过,情深处,一切身外物都似乎不存在了,没有声音、没有颜色,见不到旁人,甚至忘了自己身在何处,这应该才是“红笺为无色”的意境吧! 同样是写情书,晏小山也有另外一种主张,是酒后的主张。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喝完离别的酒,拍拍衣服彷佛还传来暗香,老天爷也故意要让离愁别恨来困扰我这个疏狂的人。不过,相思这东西是说不清、写不尽的,也不必费心对着信纸而掉泪了。 情书可以写到“红笺为无色”,醉了之后想想也是太无奈了,不如不写。可是就算是不写情书,老天爷也不会放过你,“天将离恨恼疏狂”,只好一生醉而醒,醒而愁了。 
情书可以不写,却不可以不思念心上人。喝醉的好处就是可以梦里相见,这或许也是诗人喝酒的原因之一吧! 
    【鹧鸪天】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颜。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秦朝蒙恬重制筝,由五弦变十二弦,所以称秦筝。小莲是女子名。晏小山的作品有许多“小莲、小碧、小苹”等女子名,是他年轻多情所怀念的女子。
“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醉了以后,当然是卧而梦,梦里和小莲能相逢。梦醒后,想起这些欢乐事有如花月,花易落、月难圆,更是增添离别相思的痛苦。 果真能与情人在梦里相见,为此喝醉也是值得。“梦里相逢酩酊天”有两层意思,首先是醒着时候定然为相思所苦,无法入睡,自然是要狠狠地喝醉才能睡,喝酒竟是为了梦里相见。其次,就像先前提到小山另一作品中的“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梦里相见,醒后也知虚幻,更怎么受得了连梦也梦不到相思的人?此时梦里见不着人的痛苦,只有醉意能消解,所以多喝点,多醉些,万一梦里不得见,痛苦也少一点。 
晏小山的情诗写得很凄美,酒也喝得凄凉,但是他父亲晏殊的酒就不同了。晏殊一生官途顺畅,才三十岁就当了翰林学士,到六十五岁死前,除了狸猫换太子案一度被黜,大抵是荣宠集一身,是宰相家度,纵有闲愁也优雅,雍容自如。晏殊的酒,一部分是与友人离别的酒,一部分是感叹时光流逝而及时行乐的酒,很少像晏小山这种情酒。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也是把时光流逝加上离愁的思绪,所以请大家不要推辞酒宴吧!因为年纪渐长,就连很平常的离别就让人很多感触了。大晏的境遇和小晏不同,喝酒的理由也就不同,一婉约,一凄凉,开了两种酒路。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更是“万口流传”。而晏殊喝酒,是因为有一曲新词,即使有一点点的时光流逝的感伤,也是很合他身分地位的闲愁。  
【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祇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这是被称为“无双国士”秦少游的作品。据说,当年他在京城,有一位高官邀宴,主人有一宠姬名叫碧桃。席间碧桃一直劝秦少游喝酒,秦少游也回敬,主人插嘴说碧桃不会喝酒,碧桃却说今天愿意为秦少游、秦大学士拚了一醉,当场喝了一大杯,秦少游即席作了这首词送给碧桃。虽然有人质疑这种说法,词里却很有这味道。 碧桃指仙桃,也可能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碧桃小姐。“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轻寒细雨也是春景,虽下雨又寒冷,也是会因情生而景美,只是春天这东西是不归人管的,它要走就走,奈何不了它。为妳喝醉了原本是无妨的,只怕酒醒后,春去也,人也断肠了。 
“为君沉醉又何妨”,点出了喝酒的原因,诗人可以为意中人喝,这意中人未必是情人,而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中,让他情生意动的人。碧桃想必仰慕秦少游的才华,临席被吸引而频频劝酒,秦少游想必也能领会美人的一番心意,而碧桃是主人的宠姬,“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即使如此,对方可以为我醉,我“为君沉醉又何妨”?这短短时间内的情生意动,不能说是诗人滥情,而是突如其来的真性情,即使酒后断肠,想必也是真要断上一段时间才能愈合。 秦少游才名重于当时,据说有次造访一位名妓,发现她只收集他的词作,这名歌妓知道他就是秦少游以后,对他很恭谨。他调到别处当官,这名歌妓就为他守身,后来听说秦少游病重,她千里迢迢赶往探望,到的时候秦少游已死,她也在灵前痛哭而气绝。
秦少游词中也有赠意中人娄琬、陶心儿的作品,风流韵事不少,至于对这些女子的情意,可能没有晏几道、晏小山那么怜惜与同情。秦少游一生官途不顺,几次被罢黜,流落四方,心境终究走入幽怨,酒路自然也是凄美而非婉约了。例如: 
【满庭芳】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九月重阳,天已渐冷,砧杵之声是捣制冬衣的声音,也有催促游子返乡的意思。金波是指月光。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不要说喝酒可以解愁,这是为愁而喝。晏殊的闲愁是优雅的,酒也喝得婉约,由“满庭芳”看秦少游的闲愁是悲哀的,酒路还是凄凉而非婉约。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古文成就自不待言,诗词作品也是一流,评论家又以为他的词比诗好。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想必是以酒入诗入词的场景不少,而他的人生观较开朗,纵有闲愁也较婉约,又开苏东坡豪迈一路,算是唐宋词中酒路变化的关键之一吧。     【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是典型的感时伤景之作,是欧阳修很有名的作品。也有人说这是南唐冯延巳的作品。喝酒的原因就是为了惆怅,即使天天醉倒花间,拚了容颜消瘦也不能不喝。试想,河畔因为春天而长了青草,堤上柳条也新发,每年它们还会换上新装,我的新愁却和旧愁没有两样,还只是年年都有的老东西。结尾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也是名句,有空灵之美。 
欧阳修的闲愁已不如晏殊雍容优雅,却也不是晏小山、秦少游的凄凉,可以是婉约一路,但意境较深。其实,他的酒路由婉约略入豪迈,由下一个作品可以看得出。
欧阳修的闲愁已不如晏殊雍容优雅,却也不是晏小山、秦少游的凄凉,可以是婉约一路,但意境较深。其实,他的酒路由婉约略入豪迈,由下一个作品可以看得出。
【朝中措】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欧阳修在扬州当太守时,建了平山堂,还种了柳树,人称欧公柳,一年后就离开到别地当官。又过了几年,友人要在杨州当太守,欧阳修做了这首词送给对方,所以有“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的句子。而“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更见豪迈之气。 
据说,后来有一个寒士拜相很自负,有一天生日宴客,一名歌妓奉命把欧阳修的作品改了几个字祝寿,很受欢迎,这名官员也重赏这名歌妓,曾留下一段佳话。这歌妓共改了八个字:
“屏”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庭”前“桃李”,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宰相”,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不”须年少,尊前看取“仙”翁。
“太守”改为“宰相”,正好呼应席上主人拜相。“垂柳”改为“桃李”,更具几分风味。而欧阳修以“衰”翁自嘲,这里改“仙”翁来祝寿,心态上更健康贴切。“直须年少”改为“不须年少”意即现在年纪大了,不是一样可以及时行乐,像仙翁一样?才更动八字,全篇韵味大变,很有意思。 
欧阳修、苏轼、秦少游因当时的新旧党争,都曾被黜,每人境遇虽然不尽相同,彼此的哀怨是互相可以理解的。苏东坡后来也到过平山堂,写过“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的句子,怀念欧阳修。又如秦少游在他的作品“望海潮”中,更有“最好是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句子,是完全把欧阳修的词引入他的诗中。诗人为什么要一饮千钟?原来还是有藏在心里的深愁。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鸾鸟不鸣,对着镜子误以为有了伴侣才叫,并且因为无法和这伴侣相聚,竟哀泣至死,所以镜子称“鸾镜”,现在也有“孤鸾年”的说法。这是钱惟演的作品,他是五代十国中,吴越的王室之后,感触和别人略有不同,喝酒的理由未必不同。以前讨厌喝酒,现在年纪大了,情怀衰晚,竟然是担心起杯里的酒不够了。看尽芳草还绿着,自己的泪眼愁肠都已经先滴、先断了。原来,年纪大了,也是喝酒的理由之一,可以是欧阳修的豪迈,也可以是钱惟演的凄凉。
【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这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作品。芳醪是美酒,忍轻孤就是不忍轻易辜负。阮籍会使青白眼,合他意的就使青眼,否则就给白眼,青眼是指知己或老友,也可以是让人动心的眼神。 能留住春天更久的,恐怕是那细长的柳条吧?因为它的手可以伸得特别长。其实,就算春天可以长生不老,人们也会莫名担心春会老去,而这种愁,也只是人间才有。因此,这样的春恨其实是多余的,虽然很普遍、很常有,还是不去想它,不要辜负了美酒!桃花会谢,不就是结子为了下个春天?谁说是春天让它瘦了。 
唉!这世上的功名、老来的情味,春快要走的时候,总是有很多感慨,最多情的还是酒杯前的笑脸、重逢的老朋友。 
别人是伤春感时而喝闷酒,这里是劝人不必惜春伤春而喝酒。诗人总有理由喝酒,醉得有理,美得也可以,春来春去,真是“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点绛唇】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这是汪藻的作品,有人考证主张是苏东坡的儿子苏过的作品。山衔斗是指北斗星横挂山头。半夜惊醒,这么一个凄美的寒夜,“闲却传杯手”,手边却没有一杯酒可以喝。可是不喝也好,一阵乱鸦啼过,思乡的情怀竟然是比酒还浓呢!
孤寂的寒夜也可以是喝酒的理由,只是手边没酒罢了。如果手边有酒,喝它几杯,也可和归兴来比比看谁比较浓。不过,没酒也有酒意,归兴也才比得出比酒浓,这酒意,不请自来,无需什么堂皇的理由,半夜起来梳弄头发,也可以立即有满腹闲愁。 
汪藻或苏过这“点绛唇”很有意思,通篇未饮酒,但酒意十足、十足无奈,有喝酒的理由,也有不可喝、不必喝的理由,辗转反侧之间,已道尽闲愁,应属佳作。而另一词人叶梦得也有类似的作品,深情浓于酒而让人不知所措。
【虞美人】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殷勤花下同携手”,如此美景当前,美人在旁,还有什么理由不喝酒?虽然此时此刻一切都很美好,想必等会儿席尽人散,美人也会先担心起来了。美人啊,妳也不必如此,其实我和你一样多情,曲终人散是莫可奈何的事,还是“更尽杯中酒”吧! 
叶梦得和美人花下携手喝酒喝出情浓,而喝酒越浓越近席散,这酒不知要继续狠狠地喝,还是赶快停止不喝,让酒喝不完、席不能散,或许人们才能不必分离。就算喝酒有了充分的理由,喝完了却必须分离,真不知这酒该喝不该喝?这就是诗人令人迷离之处。
  【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这是周邦彦的小词。自古以来,喝酒的最大理由是为了浇愁,愁分很多种,最多的是闲愁。正如宋朝另一大词人贺铸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就是俯拾皆可得的闲愁。也因为有这么多闲愁,才要喝这么多愁酒。诗仙李白说:“白发三千丈,闲愁似个长。”又说:“千金马,五花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就是这道理。 
在周邦彦的小词中,酒是用来浇愁,睡了才能暂时抛弃闲愁,没想到半夜就酒醒。“夜永”指长夜,漫漫长夜还真不知道怎么打发。道足了喝酒的理由,喝足了浇愁的酒,可是酒醒时候,还是让人有“如何消夜永?”之叹。这酒,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不如喝个烂醉,不去理会这难题。
第四章 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遮断春归路:
苏东坡的酒路虽属豪迈,却也有仙气,他相当有名的一首作品,豪迈俊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自序,这是中秋夜欢饮达旦,怀念起他弟弟苏辙而作。苏东坡当时被贬在密州,宋神宗读了他的作品,认为他还有“爱君”的忠诚,后来又把他调到汝州。不过,大家读这词,未必要有所谓忠君爱国的想法,倒是由分离想到月亮,再提醒自己不要自怨自艾,只要大家都平安,即使分隔两地,也是可以在中秋夜共享这美丽的月光。 
婵娟,指美丽的月光。苏轼、苏辙分隔两地,因此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待。词人专由月亮下手,先是质问“何事常向别时圆”?问问青天大老爷,为什么总是在这个分别的时候,月亮就特别圆呢?接着是词人自问自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原来人的悲欢离合是不须讶异的,像这么美丽的月亮不也有着阴晴圆缺?这些都是自古以来无法完美的,大家只好认清现实,先求彼此平安,中秋夜分隔两地也还能共享月光。 苏东坡写。:“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也是安身立命的想法。原本在这样的中秋夜想乘风归去天上的神仙府,却又怕高处太寒冷,那么就在地上随着月光起舞,只要自己尽兴,一样好像感觉已不在人世之间,过着神仙般的愉快生活。 
苏东坡这几句,后来被其它词人引为创作的一种手法。例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时,红露湿人衣。”又如:“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苏东坡的仙气,在这几句表达无疑。宋神宗读到“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以为苏东坡关心他在皇宫的起居,这是他个人的感受,一般人未必这么以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豪迈之气。月光下举起酒杯问青天,为什么这么明亮的月光不是天天有?那么,又是什么时候才有?唐朝的诗仙李白就有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诗人饮酒,豪迈之余,举杯邀月、举杯问天,把自身际遇放在一旁,和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云彩谈起话来,这就是几丝仙气。 
诗人与大自然对话,未必就有仙气,有的时候是希望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在人间多留一些时日。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似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这是苏东坡的前辈欧阳修的作品。他举起酒杯向东风祈祷,希望多留一会,不要走得太急。 
春神古称“东君”,春风是东风,请东风“从容”,就是希望春天不要走得太快。宋朝王观有一词:“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而黄庭坚也有“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的幽叹,和欧阳修的意思相同。
“把酒祝东风”和“把酒问青天”笔法相近,意境略有不同。苏东坡用这个“问”字,有豪迈之意,欧阳修用“祝”字,略为婉约。欧阳修这个作品也因为用了“祝”字,仙气少些,婉约多些,感慨也深些,幽恨终究没有办法完全排解,所以才会有明年谁共赏花的怨叹。 “今年花似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几句话相当悱恻。今年的花顶多是和去年的花一样红,可惜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再和你一起赏花?因为,明年的花说不定会比今年或往年的花都还要红呢!欧阳修毕竟有仙气,如此悱恻,也写得让人空灵。 
对于花的感触,诗人总能和人生扯在一起。有一种花叫葵花,据说是清晨开花,晚上就谢了,只有坚定地向着阳光,也只有一天的生命。因为生命短暂,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蜀葵花”写道:“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这是昨日黄花之叹,欧阳修讲的是去年的花、今年的花、明年的花,时空拉得更长一些,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唐朝诗人刘希夷写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由时间的迁移,感叹聚散的无常,和欧阳修的境界较为相似。 
欧阳修号“醉翁”,不是只因酒而醉,有时因花也醉。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词、曲可唱,一曲为一阕。唐宋离歌是一曲一曲接连着唱,但请妳只唱一曲就好,不要换新,因为一曲就能让人愁肠寸结。 
唐朝时,长安城里的牡丹最有名,每年三、四月,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上街,“载酒买花”,根据白居易诗里的描述,一盆好牡丹的价格是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税负。据说女皇帝武则天有一次下令园中百花齐花,牡丹晚了那么一会儿开花,她就把牡丹贬出京城长安。也因此,到了宋朝,洛阳的牡丹成为天下第一,欧阳修还写过洛阳的“牡丹谱”。在诗人眼中,牡丹如果谢尽,代表春天也完全走了,所以对牡丹花的着墨特别多。大抵唐宋之际,牡丹是中国的“花王”,也称为“富贵花”。 “尊前拟把归期说”,喝着酒还没有提到很快就可以回来看妳,妳的花容已经先惨咽了。人生的恨,有时不关风月,其实就是离情别绪,如果想要压低离别的情绪,那就好好把洛阳城里的花看遍,才能从从容容和春天一起离开。毕竟,春天走了、花已谢了,此时离别也就不会怨叹自己没有留住美好的事物。 
春天代表一切的美好,“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就是代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而这美好的事物,在诗人眼中就如酒一般,秦少游就有如下的作品: 
【如梦令】
门外鸦啼杨柳,春色着人如酒。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
消瘦,消瘦,还是褪花时候。  

酒和春色一样是美好的事物,以前就有诗人写“钱塘春色浓如酒”。秦少游写“春色着人如酒”,着是附着的意思,春色依在人旁,让人好像喝了酒一般的美妙,女郎睡醒要烫衣服,可惜已没有拿起熨斗的力量,唉!就这么会一直消瘦下去,就因为春天会走,花也会谢,人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呢? 
诗人因身旁美好事物之易逝而感伤,所以有欧阳修的“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宋朝另一名家宋祈也有类似的创作。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欧阳修持酒祷告,留的是春天、东风;宋祈持酒,留的是斜阳。希望斜阳不要走得太快,且在花间多照一些,让我也可以多赏一会儿美丽的花朵。
“縠皱波纹”是描写水波平静几乎没有皱纹;棹是船。
宋祁,字子京,官至尚书。前面提到张先、张子野被欧阳修称为“桃杏嫁春风郎中”,宋子京也因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传诵一时的名句,被张子野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特别提到,这一个“闹”字,使境界全出,就像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一个“弄”字。 
王国维讲的是境界,我们现在讲的是“酒”字,是酒的境界。先从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到欧阳修的“把酒祝东风”,再到宋子京的“为君持酒劝斜阳”,意境也有,而且逐渐哀婉,已经不只是唐朝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仙家酒徒般狂态而已,多了些人性,也多了些闲愁。
以宋子京劝的斜阳一例,在中国文人眼中,本来就是极其哀怨的,代表美好事物之将逝,词人饮酒,可以伤春伤别,可以感受大自然重种神秘,以及人类的无奈,不是一般人所看到的酒鬼滥饮。谈到斜阳,有一首不错的作品,是宋朝另一词人赵令畤所作: 
【清平乐】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霄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隋炀帝开通沟渠,筑堤植柳,所以是“隋堤柳”。鹅黄是指柳色。去年紫陌青门上有宴会,今年却是雨云般匆匆散去。“断送”两字十分悲凉,真的是几个黄昏就能让人觉得一生憔悴,这也是宋子京“为君持酒劝斜阳”的原因。 
除了祝东风、劝斜阳,诗人们持酒要劝的事物还有其它,心境一样哀婉。

【蝶恋花】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这又是“无双国士”秦少游的作品,还是一样悲凉。“可无时霎闲风雨”,是指风雨一定会有的,即使是霎那之间的风雨,也会使春色大减,所以才“屈指艳阳都几许”,原来美好的事物是留不住的,像流水、落花,一去都无处寻其踪迹,只有白云,时时去了还来。因此,“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拿起酒杯请白云多留一会儿吧!也只有靠你才能遮断阳光,让春天找不到归路。由艳阳的可贵,到惜春的情怀,一切莫可奈何,人力留春不住,举杯敬酒,白云又过,真能留住春天? 有人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对秦少游很推崇。最主要,他有一颗细腻的心,当别的词人还为男女之情期待重逢、相聚,他已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句子。北宋词人中,和他一样深于情的,大抵是晏几道、晏小山而已,两人同样痴情。 
周邦彦有一首作品,评价很高,其中最美的也是想请白云不要遮断西楼的残月。

 【浪淘沙慢】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断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迭,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这是送别的诗。“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讲的是最难忘的就是离别,也才有接下来的“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残月已老,还殷殷期待留住它,真也是悲哀的小小心愿。云能遮月,要不遮,只能是断云。“翠尊”当然是酒,虽然没有讲到“劝”字,持酒“劝云”的味道还是出来了,只是劝云不要太浓。 
可是这也都没有用,我就常常怨恨春天要走之前都不跟人打个招呼,说走就走。断云可以留住月,春天却径自走了,空留下梨花和雪花般的白色月光,这春天,还真是无情已极。 周邦彦的词,十分铺陈,一层景、一层悲,层层不断,绵绵而来,越读越有意思,越回味也越深沉。起首谈景,先是白天的阴暗,岸草的霜凋,城堞的雾隐,车子已准备出发了,东门外送行的宴会也结束了,她掩着泪,折柳送别。想想看,那鸿雁去了许久,不也是没有捎回任何消息?人走了,不知会不会也如此? 
中阕谈情,难忘最是离别,送行的酒其实还有一些,那就用来劝云,希望留住西楼残月。以前送行也有赠衣带的习俗,怕衣带的旧香久了之后也淡了,我随着哀歌敲着酒壶,壶嘴也被我敲碎了。这一切,都是恼恨春天不跟人商量就走了,留下一地哀怨的月光。
【水龙吟】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片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这是宋朝程垓的作品。周邦彦讲“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程垓讲“留云借月,也须拚醉”,文字近,悲凉也近,是诗人触景的共同感怀。
夜来一场风雨,想故乡的花园里一定没剩几朵花了,这一季的春天,难道就这么容易走了?我的愁怨已深,是不是也容易辜负这一年的春意呢?像桃花柳花已经慵懒,我只好对着还没有成熟的杏子梅子,权充赏花。其实,春天还是有的,花也还是有的,只是我自己的心已经憔悴,无法领略这春意。
回想以前的种种,现在自己满头白发,有些事已经不堪再提了,因为我只剩下老眼和容易掉落的清泪。你看,我不是怕花谢春走,其实怕的是自己老来的情怀。如果花能再盛开,我也愿意拚命喝酒,希望连月儿、云儿都留住,白天晚上都能赏花,永远保住这些美好 程垓这“水龙吟”,起首悲凉,末尾则提振精神要拚醉,意境峰回路转,和周邦彦是不太相同的,反而有点像晏殊的另一作品:
【踏莎行】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春光一去如流电。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羽袂萦春,修蛾写怨。秦筝宝柱移雁。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是倒装的手法,指绿树的莺已归去,梁上的燕子也已向我告别,所以是“春光一去如流电”。袂是衣袖,羽袂指女子轻盈柔羽的衣袖,当然是留不住春天了。修蛾是女子修长眉毛,尽是写着离别的幽怨。绿醑是指美酒,这美酒和所思念的人啊,希望永远在花前月下能相见。
晏殊的优雅,在哀怨中也不失其度,比程垓的“拚醉留云月”,多了一点婉约。 古时的筝只有五条弦,秦朝蒙恬改制为十二弦,所以称“秦筝”。到了隋唐时候,筝又增为十三弦,分别代表农历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支撑弦的柱子也有十三个,斜斜排列有点像天上一队雁子,所以称为“雁柱”、“宝柱”。雁子在诗词中原本就有离别的意涵,筝能奏出离别的哀调,两者合一,造成文学上特殊的象征。 宋词里有很多这样的写法,像:
【菩隡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是张先、张子野写美人奏哀筝,有幽恨、有美态。秋水是指眼神,美人弹奏时,眼神随着心境流转,弹到断肠时,眉毛也低低垂下。诗中像“纤指十三弦”、“玉柱斜飞雁”都是蕴含关于古筝的具象和意象,在诗词中有一定的意义。 诗人对具体如古筝的事物,可以衍生许多美丽的情怀和文字,对于大自然的事物,感触更多。从“把酒问青天”、“为君持酒劝斜阳”到“持酒劝云云且住”,要留住的美好事物却都留不住,用酒来留,就算留不住,自己还可以一醉解千愁,算是一种自我逃避。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家都知道这是苏东坡赤壁怀古的名作,虽然起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大格局、大气势,却有许多无奈。其实很多诗人和词人无法了解为什么美好事物留不住,只好以酒来逃避,苏东坡或许酒喝得多、喝得深、喝得透,看尽人生如梦之后,还懂得把酒洒地,因为这总总无奈,祭告起江中的明月。
“酹”,是将酒洒地,有祭拜、祈求的意思。苏东坡懂得“把酒问青天”,叹尽人间如梦之后,这酒其实也不必喝了,“一尊还酹江月”。想想,连江中的月光都是虚幻的,这一酹想来也没有什么用处,大家尽尽人事、听听天命,日子或许会愉快一些。
这样的酹酒还有些豪气,周邦彦的酹酒就十分哀凄了。
【夜飞鹊】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晖。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教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唏嘘酹酒,望极天西。
这是描述别情的名作。凉夜中在河桥畔举行离别的宴会,斜月余晖、露湿沾衣,渡头报晓的鼓声在风中传来,象征别离的参旗星也挂在树梢。天亮后,我送她一程,连马都意会到不能轻易分手,即使扬起鞭子,马儿自己也懂得慢慢走。路弯弯曲曲一路扶携走去,到了一处空旷的平野,已经没有再送下去的理由了,附近的确也渐渐没有送行人们的声音,等妳的声音和影子不见了,我也独自一人带着离愁,往回走了。 回到惜别宴的地方,落花竟然已铺了满地,妳掉的首饰怎么找也找不着,甚至觉得路都变了,难道一分手,一天内整个世界都不同了?早上送别之后,现在黄昏了,只剩下葵草、燕麦长得像人一般高,风中向着斜阳乱舞。我徘徊在妳昨晚铺草而坐的地方,酒还有,就洒它一地吧,我一个人怎么能再喝呢?现在只能哀怨朝妳所去的方向静静望着。
周邦彦此处的酹酒,有残酒不敢喝的意思,其实也可以是酹酒祝祷远行之人的意思。不论如何,他这个酹酒,是比苏东坡更无奈、更凄凉。
酹酒 拼音:lèi jiǔ。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正月孟春》:“元日至月晦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酹酒之制,应昉自古祼礼。《周礼·大行人》:享上公再祼而酢,侯伯壹祼而酢,子男壹祼不酢。古凡享大宾,皆先摄瓚,酌鬱鬯之酒,灌地而后送爵,故今饮席效之。”
词人也喜欢用酒浇水,或是让眼泪滴到水里,让江水把种种相思情意带给远方人,或是就让种种愁绪随江水一去不复返,和酹酒的意思有些相同。
【临江仙】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这是陈与义的作品。午日指五月五日端午节,榴花五月红似火,如今渐渐不如舞裙红,而七月才盛开的葵花现在也开始要冒出来了,恐怕只有我惊觉到时光的流逝,其它人还浑若不觉欢饮高歌。想想去年喝着酒分手的人,我把酒倒入桥下,希望一些情意可以随着流水到湘中,那个我思念人所在的地方。文学作品中多隐为所思念人的居处。舜的妃子娥皇、女英正在洞庭湖畔得知舜死,投湘江自尽,化为湘水之神,潇湘二江会于湖南零陵,“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是美极的句子,浇酒与酹酒的无奈是一致的。
酒是奇妙的东西,与人同饮可以乐极生悲,悲极之后只能再饮。如果愁丝终究无可解,诗人只好又想出“把酒问青天”、“持酒劝斜阳”等等自我解脱的方法,还是可以继续喝酒。一直到没有其它办法了,诗人终究也能“一尊还酹江月”。“试浇桥下水”,让流水带走一切,或许此时是酒量已到极限,不能再喝了,酒就用来浇水吧!愁也是如此,酒都浇不动了,只好让愁自己随着江水而去。 辛弃疾写过一曲“祝英台近”,其中结尾是:“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是春天把愁带来的,现在春天跑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把愁也一起带走。
这样的幽怨,在酒和愁的关系中一样存在。敏感的诗人喝着酒引起愁,酒醒之后也不懂把愁带走,真如李清照在“声声慢”的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唐宋,词是可以唱的,词人参加酒宴,听着歌,心里感动而作词,这词再于下次宴会中被唱,周而复始,很有意思。有时候,词人赴宴,听的正是自己的作品。这宴会大抵有两种:一种是文人雅士坚的集会,有官妓、家妓歌舞助兴;一种是离别的集会,通常奏着哀歌。唐宋文人大抵是官场中人,有时调动,住在驿馆里也会碰到一些“同是天涯沦落人”,大家喝个酒,听个歌,第二天又要各奔前程,那晚上的寂寞就难排遣了,听到落雨、更鼓、城里的钟声都会断肠,写入词作中,下次又是听在别人耳中的断肠曲。 先谈离别酒。宋朝词人谢逸有如下的作品:



【柳梢青】
香肩轻拍,尊前忍听,一声将息。昨夜浓欢,今朝别酒,明日行客。
后回来则须来,便去也,如何去得?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谢逸,字无逸。这恐怕是自我解嘲的吧!因为他屡举不第,仕途无缘,以诗文自娱,表面上有逸气,实则心里不逸,也所以才有“便去也,如何去得?”之叹。“尊前忍听”,其实也就是不忍听。就艺术层面,用昨夜浓欢、今朝别酒、明日行客,以短短的时间推移描述离别三部曲,呼应下阕的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情景俱深,也层迭而来,别具美感。
前面曾提过离别曲,最有名的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人研究唐宋的唱法,提到有迭唱,所以常听到“阳关三迭”、“阳关四迭”,而根据苏东坡所称,迭唱法,是第二、三、四句各唱两次,因此真正唱时,第四句是“劝君更进一杯酒”,唐白居易就已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阳关第四声就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这种种,和我们欣赏词作无关,反正一提到阳关曲,大家都知道愁已断。
【一剪梅】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这是宋朝词人刘仙伦的作品。古人送别有解衣带相赠的习俗,而送别之后,一个独立小楼眺望,一人孤寂马背上回首,所以词人写道“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而这销魂,源自听了阳关曲的第四声“劝君更进一杯酒”,也是因为喝了离别的断肠酒。
词人是性情中人,有时在离别的酒席上,竟不是因为要和友人分手而哀伤,而是把一番情思放在席上歌女、舞女身上,等到曲终人散,才发现自己舍不得分离的竟是刚结识的歌女、舞女。
宋朝词人韩玉就有如下的作品:
【减字木兰花】
香檀素手,缓理新词来伴酒。音调凄凉,便是无情也断肠。
莫歌杨柳,记得渭城朝雨后,客路茫茫,几度东风春草长。
这是即席赠给歌女的作品,和苏东坡作“贺新凉”给官妓秀兰的情景如出一辙,只是韩玉用上了情,字里行间也透了出来。由阳关曲到渭城、柳色,也都是别离的意思,长亭、短亭一路行去,离别酒越喝越多,歌越听越伤心,总是莫可奈何。宋朝另一词人洪恬也有类似的作品:
【长相思】
柳青青、酒清清,两脚涔涔忆渭城,一尊和泪倾。
山青青、水清清,水阔山重不计程,愁堆长短亭。
贺铸、贺方回是宋朝另一名家,他写过“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大家称他为“贺梅子”。而他文武全才,有英气却长得丑,大家也叫他“贺鬼头”。黄庭坚在秦少游死后,写过“解作江南断肠句,如今只有贺方回”的句子,认为当时贺方回是写愁情的第一好手。贺方回也有关于阳关一曲断人魂的作品:
【采桑子】
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凄怨临分,四迭阳关忍泪闻。
谁怜今夜蓬窗雨,何处渔村?酒冷灯昏,不许愁人不断魂。
听雨是唐宋以来诗人、词人描述寂寞的手法之一,喝完离别宴会的酒之后,再于客舍、画船听雨,心情更见寂寥了。在这“采桑子”作品中,看到“几醉红裙”的字眼时,可不要误会贺铸、贺方回也是轻薄浪荡子,其实,他是两宋词人中,和苏东坡一样,在诗词中表现对亡妻深挚情感的。苏东坡有“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的悼亡妻作品,贺方回也有类似的佳作。
【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露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楼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阊门,是指苏州城的西门。苏东坡“江城子”作于王夫人死了十年之后,贺方回的这个作品应是在夫人过世不久之后即作,所以有“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之叹。而贺方回因个性刚直,官途不顺,一直都是别人的僚属,经济不是很好,他的其它作品也描述过太太灯下忙补衣的情景,如今伴侣死去,才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哀愁。贺方回自题这作品名为“半死桐”,可能是因为一株半生不死的梧桐而触景生情。
梧桐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是一种神秘而略带悲哀的树。据说,梧桐第一片叶子总在立秋当天落下,所以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句子。而梧桐一枝生十二叶,一边六叶,如果当年有闰月,就会生十三叶,由下往上数,看看最小一叶排在哪里,就知道当年是闰几月。
比较凄美的说法,还包括凤凰向来只栖息在梧桐树上,其它地方是不停留驻足的,以比喻感情之坚真,让文人产生许多遐想。反过来看,梧桐平常不也很寂寞?唐诗人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描述凤凰的执着。
而梧桐的木质听说能制琴,琴音特别悲哀。汉朝枚乘就写过“龙门有桐,其根半死半生,所以制琴,声音为天下至悲”。贺方回以“半死桐”为悼亡妻之题,应该有所本。唐朝诗人李峤替人写挽歌,也有“琴哀半死桐”的句子,孟郊则称“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梧桐不制琴,光是伫立空院,风吹雨打的声音就以让人凄迷,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描述这情境。 贺方回的“听觉”,在词作中特别敏锐。
【菩萨蛮】
厌厌别酒商歌送,萧萧凉叶秋声动,小泊画桥东,孤舟月满蓬。
高城遮短梦,衾藉余香拥。多谢五更风,犹闻城里钟。
古时夜晚分五更,每更再分五点,闻五更钟,则天已快白,隐喻一夜愁情未眠,贺方回用“多谢五更风”,显得凄凉。而他的其它作品也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以及“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的句子,场景类似,心情想必也类似。总之,这就像宋朝另一词人韩琦所言:“如年长昼难过,入夜更销魂。半窗淡月,三声鸣鼓,一个愁人。”白天已难过,入夜更销魂,是词人的共同心境。除了离别酒,平常聚会也是可以听到哀歌。而这歌未必就哀,完全是心情使然。
【采桑子】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金觥是指酒器,持酒听歌,歌不哀而心哀,自是容易醉酒。这是欧阳修的作品,参照他另一名句“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诉衷情),应该可以理解,他有时对歌女的描述是深情而贴切的。颦是皱眉头的意思,欲笑还颦能断人肠,想必是有酒的催化,词人饮酒听歌观美人,极声色之欲,却不如一般人沉溺,总是以文学创作来提振自己,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诗人、词人大多数同时也是当朝重臣的原因。
不过,有时词人在酒席中还是会听到一些哀歌。例如先前提过“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这“湘江曲”就是哀歌。先前也提过,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三人感情深厚。有一年舜南巡死于苍格,葬于九疑,娥皇、女英正走到洞庭湖畔的湘江旁,两人痛哭,泪水滴在竹上成斑痕点点,当地人称为“湘妃竹”,两人稍后投湘江自尽,成为湘江之神,魂魄也化为“水仙花”。 唐朝诗人刘梦得写过“潇湘神”两首: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湘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二水汇于湖南零陵,所以潇湘是不可分的,在诗词中,所有的深情、思念,都可以用潇湘两字来表达、隐喻,用这故事谱成的“湘江曲”,自然是美极而哀,现在是听不着了,想当年一定让不少文人为之泣下,愁酒也不知多喝了几杯。
【更漏子】
梦期疏,书约误,肠断夜窗风雨。灯晕冷,漏声遥,酒消愁未消。
想天涯,芳草碧,人与芳春俱客。凭杜宇,向江城,好啼两三声。
这是宋朝词人王大简的作品。“灯晕冷,漏声遥”讲的是夜伴孤灯又闻更漏的哀凄情景,此时酒已醒,新愁又来,自然是愁未消。
【更漏子】
梦期疏,书约误,肠断夜窗风雨。灯晕冷,漏声遥,酒消愁未消。
想天涯,芳草碧,人与芳春俱客。凭杜宇,向江城,好啼两三声。
这是宋朝词人王大简的作品。“灯晕冷,漏声遥”讲的是夜伴孤灯又闻更漏的哀凄情景,此时酒已醒,新愁又来,自然是愁未消。 “杜宇”指“杜鹃鸟”。据说,杜宇是古时蜀国的君主,又称“望帝”,唐诗“望帝春心托杜鹃”就指杜宇的故事。望帝很受蜀人的爱戴,有一年春天二月,杜宇归隐,把王位传给宰相开明,当时正是鹃鸟啼叫的时候,蜀人很怀念他,便把鹃鸟称为“杜宇”,诗词中的“蜀鸟”也指杜鹃鸟。不过另一种说法却不一样,指称杜宇私通宰相开明的妻子,后来自己觉得惭愧而死去,灵魂化为鹃鸟,所以鹃鸟被称为“杜宇”或“杜鹃”。宋朝寇准写过“杜鹃啼处血成花”,听说杜宇鸟哀泣成血,化成的也就是杜鹃花。
杜鹃鸟口大尾长,叫声凄厉,而且是向着北方啼叫,听说每一声都像在叫“不如归去”,容易让游子起了乡思,所以这鸟又称“子规”。不论称“杜宇”、“杜鹃”或“子规”,在中国文人眼中,都是哀思,尤其客居他乡,夜半闻子规,更是心里泣血。
【月当窗】
看朱成碧,曾醉梅花侧。相遇匆匆相别,又争似,不相识。
南北。几时重见得?最苦子规啼处,一片月,当窗白。
这是宋朝词人张辑的作品。会“看朱成碧”,自然是醉了。醉而客居观月,月夜又闻子规啼,难怪文人称此“最苦”。子规啼声凄厉,听说也有泣血而死的,更让文人为之倾倒。另一词人王质写了一首专门描述子规啼的作品:
【闻杜鹃】
眼将穿,肠欲裂,声声似向春风说。春色飘零,自是人间客。
不成泪,都成血,暮暮朝朝何曾歇?叫彻斜阳,又见空山月。
历来关于杜宇、杜鹃、子规的文字很多,大抵都是哀声,有点像砧上捣制冬衣的声音,都会让游子兴起返乡不得的愁思。文人喝酒,有人听到的是这种哀声,有人听到的是丝竹声,而丝竹声未必都是悦耳的,其中也有很多酒后的哀声。
【一剪梅】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照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这是南宋词人汪元量被元兵俘往北方的作品。胡笳这种乐器的声音也是哀怨的,塞外的胡笳声和歌楼上的胡笳声在想象中交错,也就想起南边故国远方的人。琵琶这乐器奏出的也是怨曲,妳急捻、缓捻也没用,反正尽是愁思。
寄梅花是典故,把江南春色托梅花寄给远方之人。可是寄了梅花之后,你或许有了春色就不回来;不寄梅花又怕你太过寂寞,真不知如何是好。“欲寄梅花,莫寄梅花”,有点元朝姚燧散曲:“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心千万难。”的味道。
琵琶能奏哀曲,听歌的人未必弄坏心情,但看所持的心意如何,像欧阳修这样的大家、这样的醉翁,持酒听歌,自然会有不同的作品。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照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重人。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六么”是琵琶曲名。白居易“琵琶行”写道:“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欧阳修在“六么催拍盏频传”之中,还能“白发戴花君莫笑”,还能有“人生何处似尊前”之叹,就是另一种胸襟和气度,不能只视为“及时行乐”。 自号“山谷老人”的“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也有和欧阳修类似的心境:
【鹧鸪天】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无情歌杯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庭坚的“付与时人冷眼看”,比欧阳修的“白发戴花君莫笑”多了几许的不称意,意境上略差,不纯粹是心甘情愿的自在,已经多了几分狂态。
【清平乐】
今朝欲去,忽有留人处。说与江头杨柳树,系我扁舟且住。
十分酒与诗肠,难禁冷落秋光。供取春风一笑,狂夫到老犹狂。
这是和欧、黄同为宋朝词人的戴复古作品。戴复古的狂态自露,和黄庭坚略有不同,大抵更为率直。例如,戴复古还有这样的作品:
【西江月】
宿酒才醒又醉,春窗欲雨还晴。柳边花底听莺声,白发莫教临晚镜。
过隙光阴易去,浮云富贵难凭。但将一笑对公卿,我是无名百姓。
诗人词人离不开酒席,入耳的声音也能化成各种愁绪,而这都是仰赖酒来催化,有如陆游、陆放翁的“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也有如晏几道、晏小山的“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情境不一。宋朝另一词人晁冲之看尽了柳堤离别,也不禁问了一句:“试问无情堤上柳,也应厌听离歌?”,也因此发出“把酒劝君,闲愁莫听,留取笙歌住”的期待。如何由悲入淡,需要一些本事。
【醉乡春】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破瘿瓢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这是秦观秦少游的作品。有一天他醉在一个老书生家,当地有海棠桥,到处都开有海棠花,第二天早上被鸟叫声惊醒,发现一片春色大好,此时再投醉乡也无妨。“唤起”是一种鸟的名称,又称“春唤”、“报春鸟”,最常于春天的早上鸣叫。醉酒之后被报春鸟唤醒,即使前一晚闻胡笳、琵琶、羌笛,哪怕是空阶夜雨、子规夜啼,这时看到海棠花开的春色,心情自然大好。
社瓮是春社酿酒的瓮子,因为心情好,这酒在词人眼中也“酿成微笑”,可爱至极。直至再醉,只要倒在床上,也可以自以为醉乡广大,相形之下,人间未免太小了。
秦少游的作品少有这股的人生趣味,也许换一个场景,这“唤起”的鸟鸣就不一样了。例如唐人金昌绪写:“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黄莺的叫声惊醒我的梦,我在梦中无法到辽西和郎君会面,难道不该打起它们,让我继续作梦吗?
【御街行】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这是宋朝无名氏的作品,虽然没酒,内容相当清新,手法也很特殊,怨而不哀。词人自己睡不着,半夜听着孤雁的叫声,深怕这雁子飞过情人家也扰乱对方思念自己的情绪,只好仔细叮咛,到了那个塔、那个城、那个桥、那个楼,一定要轻轻、静静,不要吵到她,因为她一定也是睡不着而专心想念着我。
同是鸟鸣。听在文人耳中就是不同,看来是心情的不同。诗人、词人饮酒闻声,其实是未闻,完全还只是停留在酒和心情的层面。因此一代名将岳飞也不免在他“满江红”之外的词作中哀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如此心境,只好再喝一杯吧?
第六章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宋朝女词人不乏才气纵横、不让须眉者,例如李清照就是大家熟悉的。她的作品历来都很受注意,而且普遍为大众所喜爱,算得上是雅俗共赏。提起宋朝有名的词人,很少不提到李清照的。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父母都系出名门,她嫁给赵明诚,也是颇具才气的读书人,夫妻俩人婚姻生活极为甜蜜,也流传很多佳话。赵明诚考证金石书画,作“金石录”流传,得力于李清照的帮忙很多。赵明诚于战乱中病亡,李清照又活了廿六年,约七十三岁才过世。期间,有一种说法是她曾经改嫁,但历来争辩很多,和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也没有什么相关。
比李清照略早廿年出生的朱淑真,向来被视为宋朝另一重要的女词人,有些时候,朱淑真是和李清照并提的。朱淑真的命运坎坷,虽然家世也不错,嫁的丈夫却是市井中人,不曾有过赵明诚、李清照那段的神仙生活。朱淑真的丈夫也早死,她搬回娘家居住,也有说法指出她曾经改嫁,而第二任丈夫虽然中举入官,后来却依附叛党,朱淑真不齿丈夫的为人,干脆寄居在尼姑庵中,后来投钱塘江自尽,不过四十三岁而已。
朱淑真的一生如此沧桑,难怪自号幽栖居士,也编了自己的作品集名为“断肠词”。在娘家寄居期间,每到春天,她就降下帏幕打坐,别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她竟回答:“我不忍见春光也。”让人鼻酸。 不论是朱淑真、李清照,在她们的作品里也还是有酒,有闲愁的酒、有相思的酒、有豪迈的酒。不管她们当时是真喝、假喝,酒字、酒意从女词人手中宣泄,意境和男性词人究竟有些不同。
而男词人在酒宴与歌舞女郎交游,有些人竟至迷恋,主要是这些歌舞女郎也有少数是颇具才情的,就连皇帝后宫的佳丽,写起词来也不乏佳作。她们这类女词人作品中的酒,又和朱淑真、李清照的酒不同,届时可以分别品味。 在进入女词人酒的世界之前,这里要先介绍另一个女作家唐婉,她也是故事“钗头凤”的女主角。有人称她为唐琬。
唐婉是宋朝大词人陆游、陆放翁的表妹。根据记载,她嫁给陆游时,两人吟诗作对,相当恩爱,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逼得两人只好离婚。两人分手之后,陆游还偷偷在外安置唐婉,不时会面,不料消息被陆游的母亲知道,两人只好黯然断绝关系。陆游后来再娶,唐婉也嫁给一个名叫赵士程的名士。 过了几年,有一天陆游到禹迹寺附近的沈氏庭园游春,碰到了赵士程、唐婉夫妇,唐婉很大方介绍陆游给赵士程认识,赵士程也坦然以对,还置了酒席宴请陆游。陆游酒后相当感伤,就在沈园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见状,也十分难过。根据记载,她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至于是当场和,还是事后瞒着赵士程而作,就不得而知了。唐婉的作品如下: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黄滕酒,是当时官方酿的酒,也称黄封酒。一杯别后重逢的酒,迸出两首感人的作品;一段凄凉幽怨的故事,也因此流传至今。陆游初作“钗头凤”才三十多岁,四十年后再游沈园,沈园已换了主人,唐婉也已死去,他仍对前妻念念不忘,再题了一首作品于墙壁上,其中有“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等悲伤的句子。七十五岁时,他又有怀念沈园、怀念唐婉的诗作。
八十一岁时,他还写了“夜梦游沈氏园”的绝句,一生情结纠葛,到老仍不得解,痴情已极。苏东坡曾写过一种名为“姑恶”的鸟,他批注指出,这是一种水鸟,相传是媳妇被姑(婆婆)虐待而死所化生的,啼声有如“姑恶”。而陆游也有夏夜舟中闻姑恶有感而发的作品,一般也是认为暗伤心唐婉的遭遇。不过,陆游的母亲为何不满唐婉,这倒是个谜,或许唐婉未必没错。例如,陆游和唐婉自小熟识,情投意合,又加上各自文采风流,可设想初婚就十分缠绵,或许唐婉没注意到侍奉婆家的种种礼节也说不定,不能全怪陆游的母亲。
比起陆游和唐婉的遭遇,赵明诚和李易安的境遇让人称羡。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指制成兽形的香炉。疏影、暗香通常用于描述梅花,但此处是秋天、西风,把菊东篱下,暗香指的是菊花之香,也有前面香料之香。
这是李清照的作品。“东篱把酒黄昏后”,显示女词人在丈夫远行时,也偶尔在花间饮起愁酒,相思是很寂寥的,乃至人比黄花还瘦。赵明诚和李清照共度很多好时光,但是他也常外出为他自己研究的金石之学找资料,甚至两人在北宋末期也曾遭遇靖康之难、金人南侵的国难,战乱中毕竟有夫妻分离的相思之苦。不过,比起后来赵明诚死后李清照独居的悲哀,这作品表达的应该还属于闲愁的一种,只是美感十足,成为名作。
听说,赵明诚接到李清照寄来的这首作品,非常欣赏,却也有些不服气,自己就苦思了三天,也做了五十几首词,然后把李清照的这首作品混入其中,一起拿给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了好一阵子之后,说:“其中最好的只是三句。”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只好服气李清照的才华,却也以李清照为荣。
李清照的女性婉约,表现的酒意也婉约,常常是睹物思情,见花起意。下面两首曲牌都是“如梦令”,意境略有不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一首作品是回忆年少游乐的情景,自题“酒兴”,虽言沉醉,当不至于,而文中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很美的画面,连一点点闲愁也找不着。
第二首作品则是丈夫不在身边的思情,“浓睡不消残酒”,就有了挥不去的愁绪。酒醒之后,问着卷帘的婢女,院子里的海棠花如何?对方不经心回答,但是我想,一夜风雨,应该是红花少了,绿叶相形肥大了吧?这种非常女性化的闲愁,非李清照写不来。
而李清照之所以成为大家,是她的愁、酒自如,不局限于对花对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春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沉水,也是香料名,指沉水香。“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讲的是明明白白的乡情,“香消酒未消”,讲的则是乡愁未消。李清照也曾经历国家的战乱,词人的乡愁,其实也是感时之作,不完全是儿女私情,在北宋末期和南宋的其它词人作品中,是常见的题材。
【蝶恋花】
永夜厌厌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长安,在中国文学中有思故国的隐喻,李清照是一代词人,“空梦长安”自然也有归不得家乡之叹,这作品应该写于她南迁避难之后,也可能同时是赵明诚死后,国仇加上思念丈夫,格外凄婉。而这首作品的内容,表面上伤春、惜春,写到“醉莫插花花莫笑”时,已有不得已的悲哀,如果真有黍离之叹,她的胸怀一如文字,也是不让须眉。
女词人写酒,可以是男人般的豪迈,通常却是多了一些温柔,像李清照最有名的作品“声声慢”虽然与酒分不开,但是饮的是薄酒、淡酒,愁怀尽是女性的幽怨,是至情的表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正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声声慢”写尽了百般无聊,却一字一句平铺直叙,起首的迭字更脍炙人口。有些词评家考据认为这是无名氏的作品,不过,大抵还是以为这是李清照的力作,而且是千古佳作,朱淑真也有“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类似的笔法。“独自怎生得黑”可能是当时的白话,“黑”字有人解释是指黑夜。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读在酒徒口中,真正是大有意思。淡酒已不如我意,三杯两盏又只是浅酌,怎么敌得过晚来风急?早知如此,喝些烈酒、多喝些酒,醉了也不必体受这无聊、寂寞与悲哀了。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李清照很多好作品出现的时代可能是赵明诚死了以后。她不像苏东坡、贺方回有直接悼念亡妻的作品,反而以一种深刻的无奈表现对伴侣的怀念。“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说是女人特有的哀思也好,总是深情款款的另一极致,而这情,还是来自酒后更浓,到最后就像很多男性诗人、词人,只好以酒浇情、以酒浇愁了。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团茶,是当时名贵的贡茶,上有龙凤的图样,又称龙凤团。王粲写过“登楼赋”,他字仲宣,所以称仲宣怀远,此处讲独自登楼遥望远人的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这已是酒国常客、醉乡游子之语,想象不出是出于女子之口。大家以为李清照的词美,她的凄苦、她的真性情,才是应该关照的另一领域,虽不似朱淑真的断肠,情境已相当。
【阿那曲】
梦回酒醒春愁却,宝鸭烟销香未歇。薄衾无奈五更寒。杜鹃叫落西楼月。
这是朱淑真的作品。“宝鸭”指鸭形的香炉。整个气氛,和李清照不是很类似吗?有烟、有香、有景、有愁,更重要的,这两位女词人都有酒。
朱淑真的境遇,先前已略提过。她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一度还不忍见春光,而由部分作品看,她还是思人、惜春总总闲愁,可见女词人的感情世界未必这么单纯。
【江城子】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对着酒杯,想起以前在一起的总总欢乐,如今却是见一面也很困难。女词人心里想念谁,现在已经无从查考,从字里行间,总是应该有个“万般千种、相怜相惜”的心上人吧?
【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一度不忍见春光,如今是“把酒送春春不语”,创作的年代和心境又是难查考的。不过,男性词人虽然多有惜春之作,如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朱淑真则是幽然送春。心境已老,春天留不留下来又何妨?也难怪所作称为断肠词。
宋朝还有一些女词人,作品流传不多,却有浓郁的酒意,其中包括章文虎的妻子刘彤。
【临江仙】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年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如果不考虑作者的女性角色,放在宋词选本当中,这无疑也是佳作。男性词人描绘女性心里很有细致深刻处,女性词人自己作品中,偶尔反而有几丝男人的豪气。文中“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千日酒是可以一醉千日的酒,如果可以一醉千日,自然就不担心肠断了,千日之后再喝一杯,一杯再一杯,永远没有肠断的问题。
南宋有一位吴秀才,他女儿自幼聪慧,能作诗词,只因家贫,被富家子弟强掳,有人告她与人奸淫,因而入狱,后来官员命她即席创作,满座皆惊服于她的才华,她也被释放了,因为才名远播,后来有幸嫁给名门之后为妾,改名吴淑姬。她这作品如下:
【长相思令】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这是即席咏梅的作品,其中“醉眼开、睡眼开”来得轻松有韵味,不输名家。宋朝有一些宫女也能作词,不乏佳作。
【望江南】
今夜永,说剑引杯长。坐拥地炉生石炭,灯前细雨好烧香,呵手理丝簧。
君且住,烂醉又何妨。别后相思天万里,江南江北永相忘,真个断人肠。
这是南宋宫人吴昭淑赠当时词人汪元量的作品,她被元兵掳到北方,汪元量获释回南方。“说剑引杯长”大有煮酒论剑的豪气,而念及别后相思之苦,突来一句“烂醉又何妨”更见男儿本色。酒国本就有女英豪,真是不可小看。不过,酒而断肠,不管男男女女,总是逃脱不了。对一些词人而言,这莫非是宿命?
南宋有个军妓严蕊,曾经写了一首带酒的小词,改变了她的命运,故事很悲惨。
严蕊多才多艺,在今浙江省为军妓,当时知府名叫唐与正,曾要她在酒宴中即席针对白色、红色桃花作词,她当场作写了一曲“如梦令”,内容如下: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武陵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在,这里呼应桃花。唐与正和席间文人雅士对严蕊的才情都很惊讶,唐与正也很看重她。
后来,宋朝有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唐与正与军妓乱来,着手调查,下令把严蕊关进牢里,几次开庭讯问,虽然谈不上严刑烤打,却也杖责过几次,严蕊始终不肯承认和唐与正有不正常的关系,唐与正因此没事,严蕊也一直被关在牢里。
紧接着在当地当知府的是岳飞的儿子岳霖,他也重审这个案子,因为可怜严蕊的遭遇,当庭要她作词来替自己辩白,严蕊就在堂上写出以下的作品:
【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词里面还是不提她和唐与正的关系,只强调自己不是爱风尘生活,只是命运使然,就像百花由春神东君做主开落一般。文末“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讲得凄凉,岳霖也释放她,命她从良。
就这样,写了一句和酒稍征有关的“人在武陵微醉”,先让自己备受宠爱,再因此惹来灾祸,又引起朱熹和岳霖这般的历史人物注意,真是始料未及。
宋朝也另有一位名妓聂胜琼,因为作了一首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且得到很好的归宿。
据说,聂胜琼是长安城内的名妓,能歌能曲,很被注意。有一位礼部的官员李之问到长安办事,和聂胜琼两情相悦,后来要返乡时,聂胜琼在莲花楼设宴饯行,即席唱了一曲,讲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听了很感动,又留下来陪她。
一个月后,李之问不得不离开,聂胜琼在他走了以后作了一首词,请人赶在路上送给李之问:
【鹧鸪天】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长安城内有个凤凰阙,常用“凤城”代表长安或京城。“人人”,就好像现在很亲昵讲“心上人儿”。送别一程又一程,第五程表示送得很远。
李之问收到词,很谨慎地收好,没想到回家后,还是被太太发现了。李太太问道这是谁的作品,李之问据实以告,原本家庭要起风波,却因为李太太很欣赏聂胜琼的才情,而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李太太知道自己先生很喜欢聂胜琼,于是动用私房钱,派人到长安把聂胜琼赎回来,让她嫁给李之问为妾。而聂胜琼到了李家,对李太太也很恭顺,传为佳话。
严蕊、聂胜琼这样的歌妓身分,自然无法和李清照、朱淑真相比,才情可能也略逊一筹,但是因作词而改变一生,词作又和酒略微沾上边,在结束本书满篇醉话时,正好品味这两个故事,或许可以用来下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