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wyk1014 2015-12-20

点击上面蓝字 订阅

在日常的荒诞、艰辛与疲乏中,构筑诗意的城堡。

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CSCS208209)

征集《我心中的十佳图书》,投稿请发邮箱:2479791180@QQ.COM

今天分享的是wayne的推荐,你读过其中几本书呢?

——小站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凡来稿采用,24小时内赞赏所得归作者所有。

依然村上春树: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文/wayne

1、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一天早上睁眼醒来,

蓦然侧耳倾听,

远处传来鼓声。

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

微乎其微。

听着听着,

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

文章开头看到这句话,就注定了我会深陷入这本书之中。村上春树是具有使命感的作家,他写游记不写名胜古迹,而是生活在当地,写那些细微但有趣的事。如果小说代表作家的内心世界的话,那么散文(游记)就代表作家的日常生活。

2、村上春树《地下》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一本沉重的书,也是村上春树有民族认同感的转型之作。

1995年3月20日,对你我来说,不过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可是这天,在日本东京的地铁站,有五个化妆男子戳破装有沙林的袋子之后,上千人的命运从此改变。这就是有名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村上春树对受害者进行采访,以极其客观的笔触冷静写下受害者的证言。这本书还有后续——《地下2——在约定的场所》。从这里开始,村上从一个只写自己喜欢小说的作家变成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另外要说明的是,这里只说了两本村上春树的书,但事实是有很多村上春树的书要推荐,限于名额而已,不然我也不会一读再读。

3、蔡崇达《皮囊》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皮囊》的英文名和副标题是“No More Than Skins”,由刘德华作序。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它还没有盘踞当当亚马逊的畅销书排行榜。这是一本让我沉浸不愿出来的书,所以读得额外的久。村上春树《1Q84》把身体当作神圣的“殿堂”,要往里面供奉些什么;蔡崇达的外婆给他说,身体只是一副皮囊。今年读到的最好的散文之一。

4、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和村上春树一样,马尔克斯的作品从来不会让人觉得失望,每一本他们的书都恨不得安利给别人。

这本书大概是五一假期的读的,为啥这么清楚呢?因为当时人民日报微博上介绍了九本适合假期读的一百页前后的长篇小说。而且那时候才能在图书馆借到这本马尔克斯的书。要知道,除了那些烂大街的畅销书之外,村上春树和马尔克斯的书从来都是很难借到手的。一个结构精妙的故事,那行文节奏从第一句开始就是大师级的手笔,独属于马尔克斯构造的庞大世界中的一个。

5、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其实我一早就遇到过这本书了,这是第三遍读简媜的《微晕的树林》时发现的。在为学生采购课本时看到这本书,就忍不住买了下来。翻了最后一页才开始从头看的(这种读法有时有惊喜),读到“一生一世”那几个字之后,气定神闲地开始漫长的四百页。有读者说:我猜这本四百页的书并非是为了歌颂爱情,而是为了呈现人生,爱情是杂乱而繁茂的生命之树上温情脉脉的一缕夕阳。

6、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这是师父送我的书。听作者名字还真是拗口。这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没有那种假大空的描写,没有把自己捧上天的自夸,有的只是一个个小却容易理解的故事,这些故事能给人带来启发。文学到底是什么?文学的价值标准是什么?如何开始写一本小说?值得反复琢磨的书。

7、哈金《小镇奇人异事》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遇到哈金这位作家纯属偶然。那段时间看多了小说,特别是外国小说,想换换口味,于是换个区域找书。看到一本仿牛皮纸封面的书,立马想到北岛的《午夜之门》、《青灯》、《蓝房子》和《时间的玫瑰》。抽出来一看,果真是凤凰传媒的江苏文艺出版社的。书的副标题是《一部自传性小说集》。说它是散文也不为过(毕竟在散文区找到的),这位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华裔美籍作家回忆自己儿时的故事。行文的简洁,视角的独特,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我已经准备好入手哈金的《等待》和《南京安魂曲》了。再把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买了对比着读那就更好了。

8、莫迪亚诺《暗店街》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这位好莱坞编剧兼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写的故事总是关于寻找。一开始读总觉得沉闷。文字流露出来的冷漠与空洞。云里雾里,又明朗清晰。寻找、调查、回忆、探索。故事并非那么亲和可读,但读完带来象征性的反思,让人联想到关系性。另外推荐《青春咖啡馆》。

9、阎雷《昨天的中国》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唯一一本摄影集。室友婷婷的书,在她午睡期间翻完的书。1985-2000,历史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社会变革迅速的背景下,书上的一幅幅照片,紧抓我的心,我们是失去的一代。这是我的过去,也是你的过去,有个法国人帮我们记录。历史的变革与科技的限制,使得这些照片弥足珍贵。照片上的细节,生活的角度,新旧的交替,微妙的真实……作者这么说到:16岁,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是我在中国的一种生活,很神奇。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我要学习中文,我要拍中国改革开放。他们在叫我,我应该去。所以我来中国了。我没有后悔这个梦。

10、贾平凹《高兴》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还记得高中经常在旧书摊买《美文》读,与我出生同年的杂志就是贾平凹创刊的。印象深刻的是杂志总是在强调——情感真挚重于辞藻华丽。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在当时高考作文风的歪曲世界观之下,给我很大的影响。贾平凹是为数不多的我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真的是为数不多)。之前看过他的散文,一个真性情的人;这本小说,故事也好,人物也好,都算得上当代作品的佳作。三年时间写就的作品,趣味与沉重并存,像打磨钻石一般对待自己的作品的当代作家不多了。

文艺连萌 对抗凶顽世界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物推荐

《和村上春树一起读书》主题笔记本 2015年,我心目中的十本好书

▼▼▼森林工坊已经上架,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和村上春树一起读书》主题笔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