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雅玩乐融融(组图)

 老刘tdrhg 2015-12-21

文房雅玩乐融融(组图)

2009-06-28 03:25:00 来源: 天津网-天津日报(天津)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精品看台

  清光绪 青花花卉纹琵琶尊

  估价:40000元

  罗文华

  文房雅玩,是中国古代文人案头之物,兼有把玩和实用的功能,为华夏文明所独有。近年有幸入眼数件,反复欣赏品味,尤见其文化内涵深刻丰富,特小记之。

  先说一方徐世章旧藏濠园心赏异品端砚。

  砚台历来被视为文房重器,极受文人青睐。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论砚》文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这说明至少在唐代早期就有人藏砚了。而近现代鉴藏砚台最负盛名者,当数徐世章先生。

  徐世章(1889—1954)字端甫,又字步子,号濠园,天津人,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族弟。他去世后,遵其遗嘱,他的后人将其所藏捐献国家,现藏于天津博物馆,并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徐世章捐献文物精品选》。天津博物馆的藏品中,以砚的收藏最为精美,所以该馆开辟了全国唯一一个古砚陈列专室。这些古砚,尽是徐世章旧藏之物。

  徐世章嗜砚如命,遇有佳砚,多方搜求,不惜重金。徐世章为能收到名砚,几乎天天要到天津大罗天、泰康、天祥等处的古玩铺寻宝。他听到外地有名砚待售,会命人跟踪追寻,甚至为购买一方名砚跑上几个城市。天津和各地古玩店的人常到徐宅,送上徐先生喜爱之物。这是因为徐先生买文物肯花大价钱,他曾说:“只要是精品,不管多少钱,统统往我家送。”但是,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甚至有些吝啬。徐先生从不打牌、饮酒,甚至很少去看戏,连出门坐车都舍不得花钱。儿女们的穿着十分寒酸,多用白粗布自己染成蓝色做衣衫。但他却舍得大把花银子买文物。据说他买名砚是按分量称的,一两石头要出一两黄金的价钱。得到好砚之后,常请北京琉璃厂工艺高手专门制作砚盒,或楠木,或红木,或紫檀,内盒有的按砚形整挖,有的雕刻精美纹饰,有的镶嵌宝玉石片,外盒则常请其兄徐世襄镌刻铭文。他还将每件砚铭者的生平、砚台的流传经过,一一考证、记录,附于砚盒之内。他的这些集藏和研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财富。

  这方端砚,经著名古砚鉴定专家、天津博物馆研究员蔡虹茹先生认定,砚盒上所刻“异品”、“濠园心赏”、“徐世章印”确系徐世襄所为,是徐家旧藏。此砚石质细腻黑润,上有大块如羊脂玉般罕见天然石品,又经精工雕琢,将砚堂、砚池、石品,随形巧做成青蛙、草虫、白菜,朴实自然。此方子石端砚确实可称“异品”,恰如砚盒所云,名副其实。

  再说一方明代八卦纹鳝鱼黄鼓形澄泥砚。

  澄泥砚的前身,应是古陶砚。古人可能受秦砖汉瓦启示,结合陶砚再精工制作,逐步升华为澄泥砚。澄泥砚细腻坚实,形色俱丽,发墨而不损毫。澄泥砚的制作,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水冲洗,如此两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然后入窑烧成砚砖,再雕凿成砚。2006年,天津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华非先生不顾七旬高龄,赴山西月余,烧制澄泥砚,归来后特意赠我一方,还给我讲了许多有关澄泥砚的见闻。

  清代《砚小史》云:“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黄质黑章名鳝鱼,黄者色若鳝鱼之背,又称鳝肚黄。较细腻发墨,用一匙之水,经旬不涸;一窿之墨,盛墨不干。”这方明代八卦纹鼓形澄泥砚,够得上鳝肚黄,弥足珍贵。

  三说一件清代寿山红花芙蓉石水盂。

  自古文人爱砚,有砚必有水盂,甚至有人把水盂列为“文房第五宝”。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说到过水盂的来历:“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水盂是盛研墨之水的器皿,一般是用小勺将盂中之水舀到砚池之上。

  这个清代寿山红花芙蓉石水盂,呈寿桃形,比杏子稍大,配有原套精致的铜质小勺,勺把尾部有一钱形纹饰。红花芙蓉,俗称“娃娃脸儿”,也称“妃子笑”,为寿山石中珍品。那片片桃红的石品,恰似缤纷的花瓣,使小水盂呈现吉祥的神采。观赏之余,让人想到贵妃醉酒等景象,心存无尽的遐思,油然而生怜爱。

  四说一方寿石工刻寿山坑头冻兽纽印章。

  这方寿山石章,石料为坑头冻石,晶莹剔透,几近田白。雕纽生动古朴,细致大方。上有包浆,温润自然。印文为“庆余堂李”,朱文。署款“印丐”。

  “印丐”为近代著名篆刻家寿石工(1885—1950)之号。寿石工治印,熔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巨匠之技艺于一炉,功力精深,刀法老到,印面雅秀,韵味醇厚,在金石篆刻界影响很大。

  五说一个清末梁慕高题诗铜墨盒。

  墨盒是清代嘉道年间出现的。传说,当时有位屡试不第的士子,与一位才女结为夫妻,两人感情甚笃。那年恰逢士子进京赶考,才女心疼丈夫,怕他携砚不便,临行前给他研了许多墨,然后将墨汁装入她那盛胭脂的粉奁里,又将墨汁浸入棉花,以防奁中墨汁洒漏。这一招果然不错,这位士子有了那装有墨汁的粉奁,答卷极为顺利。于是考生们纷纷效仿。不久,市面上出现了用铁铸造的墨盒,后改用铜做,盒中吸墨的棉花也换成了蚕丝。到了光绪年间,铜墨盒已经做得十分考究和美观了。如此看来,这位才女可算是墨盒的首创者。墨盒虽不在“文房四宝”之列,但旧时商界账房、私塾学堂以及文人墨客的桌案上都少不了此物。

  这个清末民初的圆形铜墨盒,从包浆上看,似久经风雨,与墨盒上铭刻的大清秀才梁慕高七十自题打油诗相互映衬,颇有历经岁月风霜磨砺而恍然大悟的味道。秀才诗曰:“渴饮饥餐倦即眠,只知寒暑不知年。世间甲子何须问,得过一天过一天。”可见当时一些文人对世间沧桑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自嘲。

  六说一个清代五福捧寿象牙雕印泥盒(见题图)。

  这个清早期象牙印泥盒,小巧而精致。盒盖精雕一只硕大蝙蝠,衔富贵牡丹,振翅而来,大有排山倒海、福播宇宙的气概,一望可知为清代高手所制。盒底雕五蝠(福)捧寿,盒围则雕蝠蝠(福福)相连。整个印泥盒,牙笑自然,雕工细腻,构图祥瑞,称其为宫中之物,不为过也。

  最后说一件明代卧驼铜镇纸笔插。

  这件明代铜卧驼镇纸,造型古雅沉稳,刻工简约朴拙,包浆自然敦厚。从形到工,均具明代艺术审美特征。其中一个驼峰出人意料地做成一个圆孔,以兼作笔插,既实用,又凸显其与众不同。或许骆驼是毅力的象征,而沉静的卧驼则昭示着拥有者的自信、实力、决心和不急不躁的平和心境。

  青灯夜永,掩卷怡然。文房雅玩,其乐融融。

   (本文来源:天津日报 ) netea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