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别名
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太平御览》卷二八引 后魏 崔浩 《女仪》:“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於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唐 戎昱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诗:“去年长至在 长安 ,策杖曾簪獬豸冠。” 清 钱谦益 《小至日京口舟中》诗:“偶逢客酒浇长至,且拨寒鑪泥 孟光 。” 一说指夏至。
冬至之日,日南极。故称。宋 王禹称 《南郊大礼》诗之五:“圣寿久长南至日,寳图高大北星辰。”
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阳生”。 唐 杜牧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雪下收 新息 ,阳生过 京 索 。”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宋·无名氏 《梅香慢》:“高阁寒轻,映万朵芳梅,乱堆香雪。未待江南,早冠百花,先占一阳佳节。”
冬至节阴气尽而阳气始回,故称。 明 何景明 《冬至》诗:“病来又见阳回节,鸣玉何由拜紫宸。”
也皆指冬至。宋·李新 《冬至夜宿颙口市》:“有感逢冬节,无穷宿水村。”
周 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古人以为得天之正,故称。唐·权德舆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六成。”
日短,白天最短的一天。指冬至日。《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孔 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 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清·刘孚 《至日示舍弟》:“江湖愁日短,天地泣途穷。”
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雲物,为备故也。” 宋 人诗文多以“书云”指冬至。 宋 李曾伯 《雪夜不寐偶成》诗:“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指冬至。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卷十一:“十一月建子, 周 之正月,律当黄鐘,其管最长,为万物之始,故至节有履长之贺。” 宋·仲殊 《醉蓬莱》:“报一阳初动,二五蓂疏,履长时候。” 明·王樵 《简许邑侯》:“泰道转初阳,生朝遇履长。”
《宋书》曰:“魏晋冬至日,称贺其仪,亚于岁朝。” 故称。 唐 皎然 《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诗:“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余·熙朝盛事》:“冬至谓之亚岁,官府民间,各相庆贺,一如元日之仪。 吴中 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説。” 清 钱谦益 《冬至日感述示孙爱》诗:“乡人重亚岁,羔黍荐履长。”
庆贺冬至节。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元 马臻 《至节即事》诗之一:“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指冬至节。《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冬曰玄英……节曰严节。” 清·胤禛 《冬》:“飘风发发迎严节,瑞雪霏霏增暮寒。”
指冬至。此夜最长,故称。养,通“ 羕 ”。《大戴礼记·夏小正》:“十月……时有养夜。” 卢辩 注:“养者,长也。”
指冬至日。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肃五夜而叩露坛,祗荷重玄之鉴;踰十辰而逢景旦,预开首度之祥。”
冬至前后
江 南旧俗称冬至前夕为节夜。 清 顾禄 《清嘉录·冬至大如年》:“江 震 《志》皆云:‘邑人最重冬至节。前夕,名节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云:“唐人冬至前一日,乃谓之冬除,亦作除夜。” 又云:“《诗·唐风》‘日月其除’,除音直虑反。则所谓‘冬住’者,‘冬除’也。”
旧俗亦指冬至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天时地志》:“《太平广记·卢頊传》‘是日冬至除夜, 卢 家备粢盛之具。’是冬至夜亦名除夕也。”
冬至后一日。一说冬至前一日。 唐 杜甫 《小至》诗 仇兆鳌 题解:“《唐会要》:‘ 开元 八年,中书门下奏《开元新格》,冬至日祀圜丘,遂用小至日视朝。’相传小至为冬至前一日,据《会要》小至是第二日。《杜臆》:若以小至为冬至前一日,则诗不当云添綫、动灰矣。” 浦起龙 心解:“玩诗意,当指至后一日,更以卷后《小寒食》诗证之,益信。” 钱谦益 笺注引 邵宝 曰:“小至谓至前一日,如小寒食之类。” 明 宫伟镠 《念奴娇》词:“帆影拖霜逢小至,画舫水嬉微怯。”
来自: indologist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别名辞海】之《夏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夏的别名》《南史·王晏传》:“晏性浮动,志欲无厌……又和徐(徐孝嗣)诗云‘槐序候方调。’其名位在徐前。”明 ...
【别名辞海】之《布谷鸟的别名》
【别名辞海】之《布谷鸟的别名》布谷鸟的别名。《礼记·月令》:“(季春之月)鳲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尔雅·释鸟》:“...
消寒记 | 《遵生八笺》之冬时调养(上)
腊月八日,东京作浴佛会,以诸果品煮粥,谓之腊八粥,吃以增福。晋周处《风土记》中载:"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
《八闽通志》岁时
七夕 乞巧是夜,儿女罗酒果于庭,祝牛、女二星,瞻拜以乞巧。清明 祭扫 端午 插艾 角黍 竞渡 七夕 乞巧 中元 盂兰盆会 焚楮衣 重阳 登高 冬至 序拜 除夜 桃符 爆竹已上...
描写除夕节的诗句
描写除夕节的诗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
七夕偶感【转载】
七夕的别名有哪些?双七: 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香日: 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
中华传统节日诗话:元日
进屠苏酒、胶牙饧。从以上记载可知,至迟南朝梁代,在民间,元日就已经有了燃爆竹,贴画鸡,挂桃符,贴门神,戴春胜,饮椒、柏酒,饮屠...
石湖诗集卷二十八 ----- 卷三十
云日初收破柱雷小窗坐稳兴悠哉燻炉花气朝酲解茶鼎松风午梦回谢客门阑风动竹惜春时节雨肥梅画船破浪亦一快闻道湖光如泼醅。次韵起岩喜雪。珠渊玉水折方员涌出双莲照酒边压倒小湖三级草增光後沼两重莲苕...
春天的雅称
春天的雅称。诗歌中还经常把春天称为“阳春”,如《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与阳春类似的一词曰“青阳”,“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故...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