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心经】我的炒股经历

 真友书屋 2015-12-21
大水李 

首先说说我的投资经历,我的投资经历还是挺丰富的,讲讲也算是回忆一下,给大家逗逗乐吧,就是有些时间节点我记得不太准确了,请大家多多原谅。我的投资经历应该分为四个阶段:1、大学炒股阶段。2、异地上班阶段;3、开通港股阶段。4、有一点自己思路的阶段。


1、炒股阶段:我在1996年就开设了上海证券账户,深圳的没开,因为当时上大学没有钱。在济南山大上大学,家里管得严,每月给生活费200元。96年上大三,妈妈说可以给2000元去旅行了,专业是学经济的,大三开始有股票课了,很自然的先把钱投入股市了。当年还有一个同学兼哥们手里只有500元,为了省开户费(96年开通上海账户就得50或者80元),一并在我这个账户里。可以说我们很时髦的一开始就是合伙制,不过这个合伙不太成功。开户的地点是山东国际信托解放桥营业部。第一笔买入的股票是延中实业,200股,原因没有别的,就是没有涨跌停板,我们在营业部大厅里眼看着延中实业从10元左右直线拉升到12元左右,两个人兴奋了,马上排队刷卡买入,马上就被套了,回忆起来可能马上就赔了一个月的生活费(200元)。我们两个人倒是没有相互埋怨,晚上一起吃了份木耳炒肉,似乎冷静了,第二天又去割肉了——过了不到一个月,延中实业被北大方正借壳了,我们也没心情吃木耳炒肉了。后来迷上了看图,周末去买山东证券报,去看每个股票的图,分析沿着均线拉升的,一阵乱买。再就是买小盘股,记得当时买了个600714,好像叫山川实业,放假回家用电话声讯台查股票行情,股票没赚啥钱,电话费给家里花了不少。股灾我也是早早的经历了,当时好像是邓公去世,股市全盘跌停,我就在股票大厅里,看着周围的人呆若木鸡,后来第二天还是第三天,东大阿尔派首先开始翻红,继而大涨特涨。


大学阶段还有一件对我投资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接触山东济南地方的产权市场,这里有50家左右的地方股票。《山东证券报》经常发些推荐的文章,山大的教授也有给给这些公司老板上课的,相对于主板的股票,这些产权股票更加小,离我们也更近,比如说当时东营的三家股票华泰纸业、山东科达、山东万达。龙口的南山集团,济宁的双力集团,临沂的鲁南制药,鲁颖电子,济南的圣泉集团,玉泉大厦,枣庄的南极洲啤酒等等。有些企业发展很好,股票很生猛,比如说华泰纸业,连续高送股,后来也成功在上海主板上市了。我也算最早的三板投资者了吧,记得一次几个同学研究了半天,决定去买鲁颖电子,结果在证券公司门口碰到证券课老师,被骂了回来,说是这个公司经营很差坚决不让买。谁知道后来鲁颖电子被清华同方给吸收合并了,连续10几个涨停板,这是我继延中实业以后第二次错失重组大牛股,其实老师是对的,谁也不会想到清华同方会到地方产权市场吸收合并。后来济南产权市场的华泰纸业、山东科达,南山集团陆续主板上市了,也有双力这样破产了的,圣泉可能去了新三板。


98年大学毕业之前,山东产权市场如同其他权证市场一样被强制关闭了,关闭之前我手里有2万元了(其中家里听说我买股票又支援了一万五,大三大四两年自己省下来旅游钱大概有五千)总结起来,大学2年基本没有赚钱,真是愧对老母亲,当时我给她讲股票的时候,也是头头是道的。记得这两万全部是产权股票,还怕有风险,把家里后来给的一万五千块钱给卖出来了。最后关闭的时候手里有500股济南圣泉集团,500股山东科达,500股山东万达,价格都在3元左右,总市值5000元左右(谁知道这竟是我价值投资的开始,后来这三家产权股票让我赚了一笔,济南圣泉是我第一只10倍股)。


2、异地上班阶段;来到异地工作,就想很多年青人一样,开始从零奋斗,干工作,听上级领导,维持与同事的关系,把工资攒起来。买房,结婚,买小车,换大车。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在消费,但当时觉得在积累。股票也在研究,但是没有啥亮点。有几件事:一次和同事谈论股票,我说我买了一点PT农商社,其实就买了几百股,赚了一点小钱就跑了,结果重组为海通证券了(这是我第三次错失重组大牛股),同事对我刮目相看,说我懂股票,其实是少年轻狂。再就是有一阵子,迷上了研究新股的招股说明书,对照着000153新力药业的招股书买入,觉得自己抱着一只大大的潜力股,结果一两年过去了,当时没有几家企业的招股项目是如期投产的或者如预期产生效益的。我又被打脸了。这期间一波大牛市炒作科技网络股,亿安科技,清华同方等等大涨,后来资产重组股大涨,我也是追涨杀跌,期间还申购中了几个新股,但反反复复的还是没有赚着钱,就是增加了很多经验值。


这阶段后来,有一件对我投资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买入了三板的400003粤传媒。受到钟建佳老师博客的“大话牛”的文章影响很大,投入了自己大部分的资金去买三板的粤传媒,不断地买,越跌越买,后来心理压力大了就留了一半仓位,结果400003粤传媒真的转板成功了,从1996年开始买股票,我算是第一次成功了。而且我为了避免转板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在仔细分析了财务报表后,在三板高位把粤传媒给卖了,后来粤传媒排队上市后价格并没有高于我卖出的价格。这是我第一次运用事件驱动加上价值投资的方法去操作一只股票。


再后来就是07年股改大牛市,虽然也买了ST宁城老窖,上海家化,茅台,雅戈尔认购权证等大牛股,我还是没有赚着大钱,原因就是心理素质差,尤其是买ST宁城老窖,我还借了8万元,结果是2.9元买,2.3元卖,卖了以后就一飞冲天(这是我错过的第四只资产重组股,不仅错过而且重伤)。07年大牛市有很多人赚了5倍以上,而我一度也赚了不少,当时为了研究北京巴士重组,还专门去北京站在路口数公交车,看车身广告。记得买第二辆车的时候是带着30万现金去的,还是轻浮的很。市场马上就给我了教训,600831广电网络让我的市值腰斩,还是和以前看招股书犯了同一个毛病,过于轻信相信管理层和券商的研究报告。


这其中我还买过太平洋,st源药,st中农等等重组牛股,但是不敢重仓,算是蜻蜓点水吧。唯一一次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是停牌日买了攀钢认购权证,记得是买了几十万的,买了第二天就停牌了,想赌一把攀钢不敢把认购证给废了。后来仔细看停牌公告还有停牌的时间节点发现被废掉的可能性非常大,晚上睡不着了,列了详细的复牌走势的可能性以及计划书,可能当年攀钢集团还是不想把事情闹大,所以我还是幸运的赚钱跑出来了,其实离全赔也就一线之间。还有一次买茂炼转债,基本是全仓压上,以为可以转股成功,可以相当于原始股了,后来中石化实际上毁约了,我损失了大概10%以及时间。


这期间我个人见识却有了很大进步,我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走访了很多本地区的各类公司,从一个较长周期看过了企业竞争和兴衰,积累了较多经验;通过外出出差,到了祖国大部分省市,并能深入到各大企业一线,对各地经济、企业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再就是后期我开始读巴菲特的书了,有本巴菲特的书我反反复复读了十几遍。这一时期我投资的特点就是开始注重基本面分析了。


3、开通港股后阶段。08年前后金融危机,港股大跌,我认为机会来了,想办法去开了户,这次比较谨慎,分散买了6、7只股票,记得有白花油,北青传媒,安莉芳,凤凰卫视,英皇酒店,等等(其中可以看到我自以为是的学习巴菲特的影子)。


画虎类犬,我这次不仅运气差(抄底抄在半山腰),而且投资体系极不完善,港股马上给我以响亮耳光。投入的第一笔港币一个月损失近半,第二笔好点,但是踏中了好几个地雷。举几个例子:一个是佑威国际,服装连锁概念,轻资产消费股,我在1毛港币左右就开始关注,眼看他跌一分4,实在忍不住了买入50万股(幸亏账户里只有7000港币可用现金),结果买入后就被债权人清盘。一个巨大的教训是盈进控股,就是生产奥卡索女鞋的,我自觉好像把巴菲特,林奇学会了,从身边找寻消费大牛股,还经常到商场去观察消费情况,售货员给我的反馈有的好有的不好,终于我在赔了大半以后,发现女鞋这个行业品牌忠诚度不高,奥卡索在与百丽等品牌的竞争中也难以获得长期优势,这个研究的好处就是我没有在高位接盘百丽国际。一个血本无归的例子是买了一个香港南华集团的认股权证,五万港币打了水漂,就是想赌个大的,没想到连续几个月0.01港币都卖不出去。


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我不能一直这样莽撞下去,我开始总结我看到的书中的一些指标,以及我到工厂去看到的东西,慢慢形成了的体系。这期间我也慢慢的依据这种不太完善的体系,买入了中国生物制药、长安民生物流、白马户外媒体,中视金桥等大牛股,更幸运的是我成功的避开了福记食品这个大陷阱。福记食品当时是热门股,建中央厨房,给奥运供餐,给上海的大公司供餐,但是我调研发现给大公司供餐的口碑一般,门槛也不高。财务报表中投资非常大,盈利以及现金流难以覆盖。结果财务危机爆发,股价从20多港币一路向下,停盘多年后,现在可能不到1港币。


这期间A股我主要还是买入粤传媒,不过是主板的粤传媒了。粤传媒在主板上市后,因为业绩并不突出而且是熊市,股价大大低于我在三版卖出的价格,但是资本注入的预期没有变。后来再次成功了,不过一大部分也是在启动前几个月,抽出来买学区房了(港股也全部抽回,导致中国生物制药只是赚了2倍,而错过了后面的再次10倍。济南圣泉等三个产权股票也卖给了黄牛党,当年的5000元,卖了5万多)。


多说几句,中国的大部分房产相对于优质股票来说是高估的,但是买房有使用价值(学区房有双重使用价值),可以集全家人之力上杠杆,在装修方面有自主权,市政条件的改造美化也可以提升住宅价值,这方面要比投资公司股票当小散户几乎毫无权利要稳健的多(中国股市如果每次求着散户了,大牛市就来了,比如说新股破发了)。


4、有一点自己思路的阶段。这之后就是有自己体系的一个阶段了。这期间我逐步确立了价值加事件驱动的投资思路。纯价值我一个小散户分析基本面不占优势,但是事件驱动加上价值我就可以发挥散户守株待兔和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了。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了两个模型,推算自己认为安全边际的壳资源股价格以及优质股的价格,构建股票池,筛选最优构建组合,同时结合事件发生以及市场心理恐慌度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建仓以及调节。力求达到重组股题材兑现以及反向心理的双击,低估值价值股恢复估值以及利润增长的双击。


这期间熊市中大仓位买中了重组股000555,st太光(重组改名神州信息),不仅分析对了,而且是通过模型表格的形式分析出来了买点,可惜的是还是为了分散风险只买了半仓,另外在20左右觉得价格相对港股神州数码的估值高估所以卖出大部分仓位,小仓位在30一线卖出(不敢再赌了,几次吃亏后害怕了)。另外一半仓位就是买了黔源电力,阿胶,五粮液,马应龙,国药股份上海家化等一概价值股,虽然没有000555的熊市暴利,但是比较稳健。


后来2014年就是买入国投电力了,这个雪球中大V众多,我就不多说啦。股灾之前新华保险,中车都吃了波段。股灾我躲过去一小部分,五月份我又买房了,买了一个我喜欢的房子,地脚在郊区偏远些,但是市区已经成为中国拥堵指数第一位了,我个人认为大陆虽然学习香港的土地政策,但是绝大多数城市是无法达到香港畸形楼价的,拥挤的市中心已经不能继续提升生活质量了。再就是凭我模型中的数据和我多年的经验,还是知道整体股价高估,风险已经巨大了,基本撤出来三分之一吧。剩下的三分之二没有撤,当时就是要赌一下长江电力,三毛派神、中成股份,葛洲坝的重组,实际是和时间赛跑,降低了成功的概率。这里我犯了一个大忌就是开始相信风声,长江电力和三毛派神是我自己体系里分析的,但是中成和葛洲坝是听信了消息,结果不仅股灾中暴跌而且国企改革题材没有兑现。自己分析的长江电力和三毛派神总算还是题材兑现了。


股灾之后,基本上是慎之又慎了,一是割肉做了一把分级A的下折降低损失。二是通过港股账户和沪港通投资港股,买了十几只,表现一般,基本没有赚着钱。三是不敢重仓题材股,通过模型找出来的绿景控股,浪莎袜业,天坛生物,亚太实业,中发科技,st狮头,天津普林,汇通能源,st新亿等等均不敢重仓,全部分散。这个表现不错但是仓位不高,目前已经清仓很多股票。


谈谈2016年的展望吧:一、中国经济我觉得问题已经暴露了,反而风险降低了,加之强力反腐节俭,本届政府是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症结。14亿人口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惯性是巨大的,所以凡是和我们人口数量以及提升人口素质及生活水平有关系的我觉得都会是大牛股的温床。再就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个巨大的未知数,中国解决紧缩问题需要多发货币,中国的浪费和低效率降低了币值,但是美元是否就是那么坚挺也是两说,美国的内外问题我看也不少。二、市场方面,A股的整体估值我觉得是高估的,但是很多优质公司是在A股上市的,包括很多蓝筹和成长性公司,这里面能够结合中国市场高成长的还会大牛,比如说医疗、环保、传媒等等。而且A股公司也在利用高估值的机会去做大做强,这反而维持了高估值的体系(我认为直到收购的预期反转为止,估值才会崩塌)。港股整体低估的,但是沪港通的红利税,并购成长预期不足,老千股盛行极大的影响了香港市场,2016港股是否能反转向上,我看还得看优质成长股是否能保持利润增速,单纯低估估计形成大牛市有点困难,港股还会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美国股市研究的不多,就不班门弄斧了。三、具体个股而言,我首先看好港股中的相对低估的竞争优势股(单纯的资产折让股如果没竞争优势,我觉得熊市防守可以选,但是进攻性不足)。其次我看好A股中的国企改革股,比如说天坛生物,国药股份,华侨城我会买一些。再就是A股中的市值低(低于100亿)但是有超级竞争力的股票,这个挑选的难度很大,因外我是每个行业的外行。最后我我觉得A股中的水电股还是有一定的价值。至于没有停牌的预期重组股,在注册制的背景下,我认为高于30亿市值的风险已经很大了,除了有国资背景的可能还是些投机的价值,民企如果现在都没有停牌,怎么指望中概股现在选择他们呢?


在国内放水和人民币币值不稳的预期下,我也不敢长时间大幅空仓的。我不是股神胆子又小,还是希望我这套体系能够帮助我大涨小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