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冬至

 学海长流 2015-12-22



冬至大如年

朱明坤

冬至俗称“冬节”、“亚岁”,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可见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冬至是家族团聚的一天。在这天,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几乎家家户户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何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的。

张仲景在冬至那天舍药给百姓医治耳朵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再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百姓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叫“饺子”。于是有了吃饺子可让耳朵不会被冻掉的传说。

冬至这天,南方人则习惯包汤圆、吃汤圆,寄寓美满团圆之意。旧时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做好的汤圆用来祭祖以及互赠亲朋,举家上下庆祝冬至,其乐融融。

冬至这天人们穿戴一新,新装雍容,图一新气象。“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冬至节贺冬,最具特色的是“履长”与“隆师”。曹植《冬至献袜履表》就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之说。“履长”即晚辈礼拜尊长,尤指儿媳给公公婆婆献履献袜。冬至日的礼拜尊长不同于居常的昏定辰省,通常要铺排家宴,向父母尊长行礼。“隆师”就是敬师、拜师。到了冬至这一天,塾师先要率领学生给孔圣人拜寿,然后弟子拜先生,同窗交拜。庄重肃穆,恭敬礼谦。

冬至这天还有守夜的习俗。《醉翁谈录》记载:“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白居易《冬夜》诗:“老去襟怀常落,病来发鬃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最长。今朝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说孟光。”守夜的凄冷光景中叹老思友之情让人感怀。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白居易把冬至称为“小岁”、“新岁”,冬至这天,阴阳相转,自然恩赐福气,人间吉安祥和。正如俗话所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所以古人“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冬至食俗

何旭

“冬至”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坎北方也主冬至”。《周礼》:“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说明冬至节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代已形成。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北方地区冬至吃馄饨成了传承至今的保留“节目”。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在南宋时,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

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如今,四川、贵州等地区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好兆头。

在江南,吃汤圆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汤圆用糯米粉制成,内包用赤豆制成的豆沙,加上芝麻、荤油等,这种圆形的甜品,也许原来也有与赤豆粥相同的起源,但后来逐渐引申到“团圆”、“圆满”,合家同吃表达人们对家庭幸福的祝愿。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可见冬至吃汤圆的风气之盛。而在江浙一带,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娘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冬至还有祭祖之意,台湾至今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都说“冬至大如年”,从食俗来看,名不虚传。

冬至的遐思

谢祺相

又是一年冬至到,季节到了寒冷的时候,人们也到了最悠闲的时节,尽管太阳远离了我们,但它仍然把光和热努力地传递,让我们心中暖融融的。冬至的太阳,就像出差远去的家长,满心牵挂的还是家里,还是它的亲人。从明天开始,太阳就会一步步往家走,尽管脚步很慢,但仍然离我们越来越近,最重要的是,出差远去的太阳,还会给我们所有人带来礼物,带来那个春暖花开的美丽季节。

记得小时候到了冬至,我问奶奶,过冬怎么这么冷啊?奶奶说,太阳远离了我们,自然就冷了,并且冬至时白天也最短。那么太阳去哪里了,我继续追问。奶奶想了一会告诉我,太阳去了南方,去了海南岛。在奶奶看来,海南岛就是最南的地方。晚上的梦里,我去了海南岛,找到了太阳,拉着它就往家跑,远远地,就看到奶奶倚门而笑。长大后,还真的在海南过了一个冬至,温暖的气候没有一点过冬的气氛,以前总认为太阳偏心,这下释然了。

冬至时节,不管晴天还是阴天,不管温暖还是寒冷,我总难忘寒风中的树。我不知道树木眼中的冬至是什么样子,但我相信,它们一定做好了过冬的准备。树木和人,有时恰恰相反,寒冷的冬至来临,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每个人都显得臃肿笨拙,而树木却舍弃了全部的叶子,以光身子示人。难道树木就不冷吗?即使大树粗壮抵得了风寒,那些细细的小树难道也不怕冷?看它们在风中发抖的样子,真想请它们进屋烤火。若干年以后,当我从繁华都市回到偏僻家乡,在仍然寒冷的冬至,我的心里平和淡然,突然间明白了冬季里脱得精光的树,原来它们才是高深的智者。

在冬至,我曾把自己想象成一片雪花,从高高的天空飘下。真正的雪花飘落时尽管有好奇和冲动,但心中也一定充满恐惧,它们不知道自己落在哪里,是平坦的路面还是高耸的屋顶,是青青的苗田还是荒芜的野外。幸运的雪花可以落在孩子们身上,跟着他们到处去玩,也算不枉此生了。在想象中,我无数次地飘落,却总也不离我的故乡,飘雪和冬至并非故乡才有,只不过那里,是我亲人聚居的地方。

冬至时节冷得受不了时,看到那些不怕冷的长有毛皮的动物,它们蜷缩着晒太阳,优哉游哉好不快活。我便会想,我们人类以前也是有厚密的毛发的,只不过在进化过程中慢慢褪去,这无法自身保暖的现状,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每到冬天,见到很多人为了驱寒,穿上皮草,各种动物的皮毛活灵活现,突然有种错觉,人类社会还原成没有进化的原始动物,穿着衣服的人,倒显得突兀离奇。

冬至时节是寒冷的,寒冷束缚着我的手脚,却无法禁锢我的遐思。我在遐思中等待太阳的归来,等待朋友的邀约,等待亲人的呼唤。

诗话冬至

蓝雨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是一年里廿四节气之一,在古代,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据说起源于汉代,盛行唐宋。

先看唐朝的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这是杜甫《小至》里的冬至,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也是“阳生春又来”,你看,室内宫女绣纹添线,玉管葭莩灰飞;室外柳枝舒展,梅花欲放,阳气回升,春天很快就要来了。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这是宋代的冬至,是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里的闲情逸致。想想,风萧萧雨霏霏,枯草湿了,又不是赏花时节,可谁又有诗人这份独游寺庙的雅致呢?不过,他的胞弟苏辙在他的《冬至日》里也自得其乐:“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一个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却不堪其忧、不改其乐,把儒贤颜子当“先师”来景仰的人,那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如此兄弟俩,不都是在十丈红尘里,守得一方自己的净土?

那么,同时代的朱淑真又有怎样的《冬至》呢?且看:“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好一个喜庆热闹节日:击乐声声,阳气回升,葵影移动,寒梅花开。可陆游的冬至却显得寂静清贫,“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原来,诗人也怕添岁。

在众多写冬至的诗词里,要数元代尹志平的为最,“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古人的诗情词意不但道出了冬至的自然规律、时令玄机,更是阐明了冬至的深意和本旨。

我所希望的冬至

谢汝平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我所希望的冬至,应该有雪降临。雪是上天的使者,是天空送来的节日祝福。

我所希望的冬至,少一些悲凉和哀伤,多一些幸福和浪漫。冬至的悲凉,一是寒冷的天气,二是祭祖的哀思,我们有接近一半的节日用来祭祀祖先,说明我们是不忘根本的民族,我们一方面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一方面又在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性格并不保守呆板,我们也渴望自己的幸福和浪漫。我们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我们也有寒冬季节武则天令百花盛开的故事。我们的幸福来自于社会和家庭,我们的浪漫来自于我们的心底。寒冬季节并不缺少邂逅,也许,那才是最温暖的浪漫,寒冬季节更多见的是团聚,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只要我们将冬至过得轻松些,我们就会幸福些。

我所希望的冬至,能够保留和延续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宏扬和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冬至和国外传来的圣诞节仅仅相差三天,可在过节规模和节日气氛上却不可同日而语。半个月之前,甚至更早,就有商家推出圣诞节的主题促销,而没有冬至的一丁点信息。随着圣诞节越来越隆重,冬至的气氛却越来越淡,似乎要湮灭在圣诞节隆重的气氛里。圣诞节是洋人的节日,本与我无关,却不管不顾地侵入了我的生活。圣诞老人再可爱,也总是一副洋人的打扮;圣诞树再美丽,也总是一个外来品种。我并非思想狭隘,只是希望在外来文化的狂轰滥炸下,仍然保留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席之地,有着我们传统节日的尊严。我们并不需要塑造圣诞老人一样的神,但也希望能够在节日里得到祝福,希望我们传说中的神不要高高在上,走入民间,多些人气多些可爱。

我所希望的冬至,能够纯粹些、温暖些,我就心满意足!

冬至,一只酒杯

文/吴辰

冬至已至,对祖父的想念也愈发强烈,打开柜子,我端出他遗留下的那只酒杯。

称其“酒杯”也许不太恰当。其实它原本是只普通的药瓶。三十年前,年少的二叔头顶生疮,祖父带二叔去医院检查,医生开了一瓶药。那时的农村物资匮乏,那瓶药被二叔吃完后,祖父觉得这瓶子不错,便拿来做了酒杯。

这是个透明的小玻璃瓶子,能盛一两左右的酒,瓶口有塑料盖子,祖父每次喝完酒后,就拧紧盖子,将这“酒杯”放于条几上。三十年前,祖父正值壮年,是村里的第一“劳力”。他瘦而不弱,浑身是劲。壮年时的祖父每天喝两次酒,午饭一次,晚饭一次,一次两三杯。那个年代,为了节省开支,祖父喝的都是祖母自己酿的红薯酒。那时的祖父脾气不好是出了名的,他总是边用这杯子饮酒边对人破口大骂。

后来,祖父老了,并在数年间做了三次胆结石手术。遵医嘱,祖父每天只得喝少量的酒。不知道为什么,祖父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好。他的几个子女经常会拿好酒来孝顺他,但他仍然用这个玻璃瓶子来盛酒,我不解,问其因。祖父说,一来习惯了;二来杯子是次要的,杯中的酒才是主要的;三来,酒再好,喝多了也会伤身,这个瓶子对我来说不大不小,每天一杯,刚好。又过了几年,祖父认识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说,还是喝黄酒吧,白酒别喝了。于是祖父喝起了黄酒。然而黄酒味淡,祖父饮量大增,用这个小瓶子未免麻烦,因此,他改用碗或一次性杯子来盛酒。我觉得这个陪伴了祖父多年的“酒杯”很有意思,便把它小心收藏起来。

我将这酒杯放于桌上,回忆着祖父在世时的样子,恍惚间,这杯中盛满了酒。在我心中,祖父就似这臆想中的酒,醇厚,让人回味悠长。后来拿起这杯子细细抚摸,边想着这上面不知沾过祖父多少指纹和油汗,边揭开那塑料盖子。杯子已不曾盛酒多年,杯底却仍能散发出一股清香的酒气。我想,祖父更似这酒杯,包纳过各种滋味,却依旧朴素无华。

祖父已经去世三年多了,但我把他的这个酒杯保留至今。我想,在我面对生活困窘无奈时,端出这个杯子,细细端详,或可悟出些许道理。

冬至饺子香

宋伯航

不知不觉又到了冬至,“冬至大如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气饭。

儿时的冬至,生活拮据,面粉少之又少,谈不上吃饺子,每年过冬至吃玉米面馓搅团。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子虽过得还是紧巴,冬至节由吃搅团变为饺子。记忆中母亲冬至做的素馅饺子,有韭菜白菜馅、芹菜萝卜馅、荠菜野苋菜馅等等。

当母亲做饺子皮时,先把面粉舀进木盆里和面,待面粉和温水均匀融合成面团,放进盆里盖上湿布,称作醒面。约半个时辰,面醒好后,母亲在案板上揉面擀面,擀面杖擀成的饺皮不薄不厚,切成梯形的面皮,最后喊来父亲一起包饺子。等大人们包好满满一锅盖饺子,母亲就张罗着下锅煮,不一会儿就把盛好的一碗饺子递给我,色泽亮丽,香气四溢,吃出冬至节浓浓的情韵。

如今,随着国家富裕强盛,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对于城乡的一般家庭,吃顿饺子,已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冬至这天,每家依然包饺子吃,超市里有绞好的各种饺馅,也有现成的饺皮,买回来把饺馅包进饺皮里,下锅煮熟便成;还有的干脆从超市或食品店里买回现成包好的饺子,更是方便至极。

今天吃饺子如此之便,可我还是向往在儿时冬至节里,由母亲用擀面杖擀出的饺皮,包裹亲手剁成的饺馅,双手捏合起来的饺子,就算是还没下锅煮,也能闻出饺子别样的香味来。回望远去的岁月,打开童年尘封的往事,冬至的饺子里,裹满了美味和亲情,飘着袅袅腾腾的热气,袭上心头,无比幸福。

来源:榆林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