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美器:中国古代食器盘点

 梦泽赤子 2015-12-22


       近日,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海昏侯主墓的藏閣中出土了一個火鍋形狀的青銅器,鍋裏還有板栗等殘留物。考古專家初步認定,這是一個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銅火鍋。


  “火鍋”進化史


  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副組長、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介紹説,出土的“火鍋”是個三足器,支撐比較穩定。上端是一個肚大口小的容器,便於蓋上蓋子,下端連接著一個炭盤,之間並沒有連通。“這是個實用型火鍋,因為它有被用過的痕跡,炭盤裏有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等殘留物。”


  有媒體稱,這可佐證早在2000多年前海昏侯就開始涮青銅火鍋了。


  大約一萬年前,我國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就是被當時的人們作為鍋使用。把以肉類為主的食物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成為一鍋燴,當時叫作“羹”,這是最早的火鍋。


  但與現在火鍋的各種調味料相比,那時候沒有所謂的鹽、辣椒,更沒有沾醬,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體積龐大的鼎,不能移動,只能固定在一個地方,不方便隨時享用。於是西周時代,不但發明瞭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銅與鐵的産生,不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代的鍋子非常相近,銅制的鍋子與陶制的砂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


  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火鍋。四川火鍋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早有記錄,那麼歷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在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和現今的重慶“九宮格”火鍋,可説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銅鼎”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隋煬帝時的火鍋多由“銅鼎”製成。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從元、明、清到現今,火鍋器皿的變化並不大。新容器鍋採用耐高溫透明玻璃,煮的時候可見食物的翻騰,吃的時候也不會有漏網之魚。銅鍋、鐵鍋、砂鍋等鍋具,在製作上亦更為精緻。


  此次西漢海昏侯墓考古挖掘現場發現的食具主要是海昏侯墓1號主墓藏閣內的大型青銅蒸餾器、青銅火鍋和數十件陶瓷器及陶胎漆器儲酒器。值得一提的是,青銅蒸餾器裏裝滿板栗、荸薺、菱角、花生等果實,從顏色看,和現在的沒有太大變化。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楊軍介紹,青銅蒸餾器、青銅火鍋在江西境內是首次發現。這可以看出海昏侯比較喜歡美食,青銅火鍋應該是吃火鍋所用,而青銅蒸餾器和植物果實則表明與釀造果酒有關。而另一位考古專家信立祥則表示,除了與釀造果酒有關外,也有可能是釀造水果飲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喝的鮮榨果汁。


  食器中蘊含的飲食文化


  談起吃,便不可不談用以烹調和盛放食物的容器。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人便已發明出種類繁多的食器,到秦朝以後基本定式,後人只在細節上作變化。


  洛陽師範學院助教宗椿理這樣評價食器的文化地位:“飲食是與人類生活最為貼近的一件事情。中國飲食文化在世界飲食文化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飲食器具是其物質文化的核心所在。與此同時,飲食器具作為人們生活器用的物質載體之一,所體現出來的造型藝術、工藝製作、風俗習慣、社會功能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政治生活的階級性,凡此種種,皆為某個特定歷史時期內社會精神文化與制度文化的具體表徵。”


  食器最初的含義並非僅僅是容器那麼簡單,它亦象徵著王權、理法及制度。及至西周,王權衰弱,禮崩樂壞,原本只屬於最高統治層的器物才逐漸進入百姓家。秦代以後,代表禮儀與秩序的豆、簋、簠等食器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


  不過,雖然食器被請下了神壇,它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卻絲毫沒有減少。正如德國《法蘭克福報》的一篇文章中所説:“廚房的勺子才是真正的文明權杖,美味是消除野蠻的最佳武器。飲食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自古有之,歐洲到了19世紀仍然沒有像樣的食譜,而東方在遠古時代就有咏誦美味佳肴的詩歌。”


鼎(dǐng)


      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或四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语「一言九鼎」便是指它。


簋(Guǐ)


      古时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

      商朝时,簋大多为圆形,体型厚重,表面多用兽面纹作为装饰,有的器耳为兽面形状。到了周朝,簋出现了三足、四足、四耳、圆身方座等多种样式,有的簋上加盖。

      簋是重要的祭祀礼器,和鼎配合使用,簋为双数,鼎为单数。

      北京有一条的著名的美食街就叫作——簋街。



鬲(lì)


      炊器,用于烧煮加热。早在新石器时代陶鬲就已经广泛使用,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鬲在形制上类似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可以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主要用于烹调稀食。

     《梦溪笔谈》有:「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甑(zèng)


      蒸食用具,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

      宋 陆游《杂题六首》——「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



豆(dòu)


      豆是先秦时期的食器和礼器。大汶口遗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豆形似高足盘,上部圆盘形,有柄,圈足。


爵(jué )

        爵是古时一种酒器,从形制来看,前有流(倾酒的流槽),后有尾,中有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


觯 (zhì)


      盛酒用的礼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商朝时,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侈口,圈足。西周时出现方柱形的觯,春秋时演变成长身。


觥(gōng)


      流行于西周早期的酒器。觥的器身呈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带盖,呈有角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形状。

      有的觥全身为动物形状,盖为兽头、背,器身为兽腹,足为兽腿。

      北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尊(zūn)


      尊,今作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盉(hé)


     用于盛酒和盛水的器皿,基本形状为圆腹,上有盖子,有三到四个足;很多盉还有弯曲提梁,盉盖和提梁间还有环索相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