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象品悟 第六课 第四味 川椒

 书院蓝田 2015-12-23
草纲目上说椒目止喘如神,川椒也是止喘如神,开肺气的效果非常好。
        民间有一个治疗百日咳的偏方,就是川椒6克炖梨吃,一个星期就好了。
       凡是肺气有沉寒,不是新得的那种感冒啊,是那种陈旧的肺寒,不能开,老咳嗽啊,胸闷啊,老不舒服,用花椒散寒开肺气,效果非常好,适用于肺内陈寒淤结。
      要用的话,普通情况我用2—4克,多的时候用到6克。
      我曾经用花椒治过肠梗阻,效果很好。
川椒,前面都是凉润的,川椒是一个比较麻辣,辛温的一个药。
       川椒就是花椒,大家看花椒这个图片,这是小花椒,你看没成熟时还是绿色的,成熟之后就成了红色的了,因为花椒红了之后,需要赶紧采收,红的太过了,来不及收,气味就散了,红的最亮的时候就要赶紧采,不能在树上放的时间太长了,采下来以后要马上晒干,如果不能马上晒干,容易坏了。
       花椒主要产在四川、陕西呀,陕西叫秦椒,四川叫川椒,都是长在比较冷的地方,相对来讲气温比较偏低的地方,长得比较好。
       咱们看一下树形,花椒树本身不大,不是很大,但是你看它的树枝子,长得有点愣愣的感觉,不是很柔顺的感觉,有点愣,这种比较楞的感觉,就是一股金气,凝聚收藏之象,坚敛之象。上面有刺儿,扎手,摘花椒很不容易,上面长满了刺儿,要戴着手套。
       红花椒,长得特别好的,都是当食品调料卖的,卖的比较贵,凡是长得不太好的,不等成熟绿的就开始摘了,摘下来当药用。大家看一下花椒的叶子,你看这个叶子也是带着一股劲儿的,比较结实。花椒本身长的很小,花椒是花椒树的果实,里面有一个黑色的种子,我们用的一般是外面这一层红色的皮儿,果壳。种子是一个黑球球,叫椒目,外面红色的皮儿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花椒,我们用的花椒实际上只是它的果壳,不是它的种子。
       这是药品,干的花椒,真正的花椒是这个颜色的,红的,这其实已经不是很好的了,很好的花椒也叫大红袍,特别好,很香的,香辣,你就用密封的袋儿装的,也能闻到那个味儿。这个是晒干了之后呀,就是中午日头特别热的时候,一晒干,马上就自动裂开了,籽儿自己就出来了。这是没长熟就摘下来了,这是标本,这是还没长大的,我们用的就跟这个差不多。
       问:药性有差别吗?
       答:没有成熟的花椒药劲儿要小很多,香气也不够,所以我们用的这种药品的花椒其实是比较差的,入药的话还是调料的花椒更好,气味儿比较足,因为是成熟的。因为药品花椒没有太好的,好的不做药用,你要好的就直接去菜市场买。
      因为花椒长在偏冷的地方,所以当地人用嫩的花椒叶,作为一个辛香的调料,放在食品里,蒸馒头、下面条呀,都擀在面里,出来都黑不溜秋的,养胃的,温养脾胃,是辛温的一个药。
      花椒我们尝了,有一股辛温当中带了一点麻味儿,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的,麻味儿怎么回事儿呢?麻的感觉呀,就是气聚的比较紧,气有点儿不通的感觉,就会出现麻的现象。所以花椒是辛温,都是流通的不快,是在局部温散,不是象麻黄那样流通很快的一个药,它是圆的,圆形的东西本身流通性都差,它又很小。花椒的壳呀,很结实,外面红红的,不太规整,里面一层黄膜,壳的里面,内层,那层黄膜几乎是木质的,非常结实。所以花椒要是碾成粉呀,以前没有粉碎机的时候,用药碾子呢,咕噜咕噜转的,要碾半天才能碾碎,很难碾的,花椒很结实的。这都是它的一种坚敛之象,它的气很强悍,辛温,但是呢,它不散,就在这个地方聚着,给你温通,所以才有这个麻的感觉,马一定是气聚在这个地方不通了,才会出现麻的感觉。
       所以花椒这个药很好,可以温散上焦沉寒,壳是金气,外壳嘛,专入上焦,专开肺气。所以它温散,或者温通肺气的力量呀,非常的强大,它是就地给你温开了,不像麻黄给你流通开,它就好比热胀冷缩,生生地就在这个地方加热,给你烤开了,这个意思。
有时候我给学生打个比喻,我说你看肺泡是不是圆圆的,小小的呀,拿放大镜看,肺泡是一个小小的圆圆的,你看花椒长得这一簇,是不是也像一簇肺泡呀,它的枝茎,是不是象小支气管连着一个个肺泡呀,很像吧。所以它为什么止喘如神呀,川椒包括椒目,本草纲目上说椒目止喘如神,川椒也是止喘如神,开肺气的效果非常好。
       民间有一个治疗百日咳的偏方,就是川椒6克炖梨吃,一个星期就好了。小孩百日咳,就这么一味药,川椒6克,炖一个梨,每天吃。得百日咳的小孩都是几个月的呀,一般不会超过一岁的,一般都是小孩,没有太大的,百日咳就要咳三个月嘛,咳一百天呀,很厉害。因为小孩肺脏比较娇嫩,所以川椒呀,强大的这股温通的力量,因为那个病,病毒可能比较阴寒,病气比较重,一般的药可能攻不动它。用花椒非常强悍的力量把肺气冲开,然后用梨给你润养,花椒可以把寒气散开,然后恢复肺气的流通呀,然后就不咳了,然后一个星期以后,就恢复了,就好了,你就知道花椒开肺气的力量有多强。
       所以凡是肺气有沉寒,不是新得的那种感冒啊,是那种陈旧的肺寒,不能开,老咳嗽啊,胸闷啊,老不舒服,用花椒散寒开肺气,效果非常好,适用于肺内陈寒淤结。
       但是也有它的弊端,这个药太辣太热了,辛温之性太过,所以容易伤肺阴,伤阴气,所以用川椒的时候,要和滋阴的药配合,民间的偏方是跟梨配着用,我们可以和百合啊,白芨、麦冬、山药啊,要和滋养的药配合,就相得益彰,就可以把肺部的陈寒给你散开,疏通开。因为我们用药无非让一气周流流通呀,陈寒郁在肺里面,整个肺气不能开张的时候,是用花椒开肺气,是从内部给你开。麻黄是从肌表开肺气,是不一样的,麻黄是通过流通,打孔一样,通过开表气让肺气张开,花椒直接到里面把肺气给你冲开了。
       要用的话,普通情况我用2—4克,多的时候用到6克,因为药力很强啊,用多了伤阴。特殊情况也用到十几克,12克也用过,一般不需要超过12克。一般6克以上就有很好的效果,小孩用2克就足够了。象我们这种花椒,估计劲儿不太大,我说的是食品花椒,劲儿很大,2克的劲儿都很大的,这个也有效,可以适当多用一点儿。
       肺气只要开了,能够流通了,肺气本身是主敛降的,自然就降了,自然通腑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嘛,大肠自然跟着也就通了。所以我曾经用花椒治过肠梗阻,效果很好,肠梗阻,大肠之气堵上了,不动了呀,术后肠梗阻,是虚的啊,用抗生素用的寒气在里面把肺气给郁上了,术后不是常规用抗生素么,整个肺比较弱,张不开了,肠子就不会蠕动了,西医就没办法了,我就用了个以花椒为主的方子。没有用大黄,就是花椒,他腑气就开了,很快肠梗阻就缓解了,所以你就知道,中医讲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真实不虚啊。一个药,你可以体验一下。
       所以这个药就是开肺气,肺内沉寒,用上非常好。用量就是2—6克,一般大人4克也就足够了,小孩用2克,重的时候用6克就可以了,跟滋阴的药配着用。如果肺内没有沉寒,就不要随便用,还是比较猛,来得比较厉害。当然这个药一般是只用它温肺气,这个药比较结实,也是可以养阳明这一路的。你不要看它是温散的,其实它这股力量不散,不是散得很快,是聚在那个地方,在局部温通。从治疗效果来看它是降的,阳气开的时候自然就下降了,所以它是走阳明这一路的,从肺到胃到大肠一路下去,凡是这一路有寒气,都可以用花椒,当然肺里的寒气治得最好,大肠有寒也可以用花椒。
       你看四川人喜欢用花椒,四川,西南坤土,湿气重,阳明就容易壅滞了,吃花椒除了散湿,我觉得还有一个通畅阳明道路,便于通下,这个意思。
       椒目呢,就是里面黑色的种子,含油很多,油油的,是一个补肾的好药,肾寒,下焦肾气沉寒,肾虚咳嗽,本草纲目讲椒目止喘如神,指的是肾虚喘咳,既能补肾,又能开肺气,一举两得,所以椒目很好呀,但是我们卖花椒的时候,他只卖壳,椒目没有了。
       我吃过椒目,自己打碎吃过,这个劲儿非常大,又麻辣,沉沉的油油的往下走。而且椒目用粉碎机打的时候,把粉碎机差点儿打坏了,粘住了,特别黏,油很多很黏。所以椒目是肾虚咳喘比较好,效果还是很好的,当然也是比较燥的,虽然油性很足,那个热劲儿,辛辣劲儿也是很足的,所以也要跟一些养阴的药配上。花椒的壳儿还是清透一些,偏浮一些,那个椒目是重坠下行,含油量很高的。
       种子有一个具体的质地,有一股收敛的力量,黑色的,入肾的。咱们看一下这个图片,这里面有种子,看一看,黑黑的,圆圆的,这个劲儿很大,这个其实是个好药,但是没有卖的,这里面就有,为什么,因为它没熟,生的,采的时候就是生的,没晒,没爆开,没裂开。食品花椒晒干以后,自然就裂开了,种子自然就掉下来了,一般种子收集起来,我估计就是榨油去了。
       一个药药性特别偏的时候,它力量就很大,效果就好,但是偏性大弊端也多,所以用花椒注意不要伤阴。再一个如果郁结很重需要流通的时候,花椒本身流通的力量不大,流通的慢,这一点要注意。需要用麻黄流通的时候,你用川椒达不到这个效果,它流通的不好,但是它局部温散效果很好,这就是有所长必有所短。
                                                                                                     2015.12.23.晨6时10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