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知  身知

 清茶清清 2015-12-23
  是先“心知 还是先“身知” 呢?   那个更容易些呢?“心知 胜于“身知” ,还是“身知” “心知 呢?
  一下子还真就是说不清道不明,就像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先“身知”有先“身知”的理,许多事不去行怎么会“知”?
  可我们人类有人类的遗传基因,不邪相信, 有些东西能“先知先觉”,再加上前人传下来的丰富的“心知”,有些事不去 “行”,也会“知”。
  再说,大脑总是领先于肢体语言的。大脑理解的东东, 身体未必能表现出来。这么这一说“身知” 滞后于“心知 了。
  一般看来,要正统传承,且丝毫不能改变老师的拳架, 才是正宗。但是我们看看杨家前三代的拳架相同吗? 要是只是以模仿老师拳架为能事,那么杨家现在的拳依然是陈式太极拳。 吴式三代人也几乎没有相同的拳架。武式演变到李式到郝式再到孙式,也没有相同的拳架的。 但是,即便是形体上的不同,其实这些大师们,在传承过程中,决不是刻意追求不同。 反过来,他们内心,或许始终以意神与劲路的顺遂为原则, 在追模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只是身知跟不上心知罢了。
  拳架,是身体语言,是大脑调控下的肢体语言, 这就要求大脑首先得理解太极拳的各大要求,然后,大脑将理解的各大要领传到给肢体, 再通过肢体来表达大脑对太极拳的理解,这个过程中,形生于意, 只要某个环节,理解或实施两个方面,稍微有所差异,就会演示出不同风格来。 正象《李公兄弟家传》所记的:口调之,顾指之,身形容之,手足提引之,神授而气予之。公亦步亦步,趋亦趋,以目听,以心抚,以力追,,以意会。 凡或向或背,或进或退,或伸或缩,或萦或拂,无不穷极幼眇,而受命也如响。但是,即便如此,心里明明白白的,一旦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又全然不是一码事了。

  “心知”是理解,“身知”是体证,“心知”的是知识,“身知”的是智慧。
  初学者当以“身知”为先,力争每个动作学准确, 再逐渐去体会内在的东西,以求“心知”,可以学一些相关太极的知识和理论。 然后,继续“身知”,此时“身知”当会上个台阶,再去求“心知”。 “心知”“身知”当是相互抬升。至于,是先“心知”,还是先“身知”, 那个容易那个难的问题,我想是因人而宜的。为什么说有人悟性高, 学起来快?就因为他可能有先知先觉的基因,也可能后天已在无意中“心知”了一些。 但这个阶段应该更注重“身知些。

  任何事,光“心知”是不行的,还要“身知”来求证、 来体悟。如太极强调要松、要沉,可如何做到松沉?这可不是“心知” 所能解决的,需要不断地去“身知”。如练太极时, 大家都知道人的腰杆要像一棵树自然挺立,而根(脚跟)要深入大地,枝(上肢)才能挺拔空中。 此可谓“心知”,但是练时,还是脚跟不稳,心浮气躁。所以说, “心知”不等于“身知”。但是光“身知”也不行,“身知”需要“心知”去引领、去升华。 “身知”可谓不少,但忽略了“心知”,好多动作都不知其“所以然”, 渐渐地许多动作就走样了,锻炼的效果也就不好恭维了。所以说, “身知”更不等于“心知”,没有“心知”的“身知”,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知”。 学太极到一定时候,一定要注重“身知”与“心知”。“身知”与“心知” 达到合一的境界。

    当年大师 与几个得意门生到某风景名胜游玩,大家提议给他拍个“白鹤亮翅”照。此动作外形上看,手的动作很重要,要如白鹤“亮翅”可大师 一站立、一转胯、一松腰,双手动也不动,却又味道十足。如此看来这又是“心知”“身知”的什么境界呀。

    哈哈哈,这就是大师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