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五)

 百了无恨 2015-12-23

吴门四家:文徵明作品欣赏(五)



猗兰小景图 手卷 水墨 1529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原草堂图 手卷 1529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林榭煎茶图


登君山图 手卷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自书古诗:同江阴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浮远堂前烂漫游,使君飞盖作遨头。烟消碧落天无际,波涌黄金日正流。禽鸟不知宾客乐,江湖空有庙廊忧。白鸥飞去青山暮,我欲披縰踏钓舟。云白江清水映霞,夕阳栏槛见天涯。乱帆西面浮空下,双岛东来抱阁斜。万顷胸中云梦泽,一痕掌上海安沙。扁舟便拟寻真去,春浅桃源未有花。承示和二岛之作,感荷,拙章不敢自隐,辄往一笑。徵明顿首上禄之选部侍史,小扇拙图引意。四月十三日。



东园图 长卷 设色绢本 1530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東園位於南京鐘山東鳳凰臺下,原是明代開國重臣中山王徐達的賜園,名為“太府園”,後來其五世孫徐泰時加以修葺擴建,辟作別墅,更名“東園”。園內疊有峰嶂,川澤相通,靈岩怪石環列前後,奇花異草鬱鬱蔥蔥,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與徐氏友善的時賢名士常雅集於東園之中,或談詩論文,或品茗撫琴,或宴樂弈棋,或賞玩書畫,其樂融融,快意暢然。《東園圖》是文徵明於61歲(明嘉靖九年,1530年)時繪製的,表現了東園雅集時的情景。圖中板橋橫於潺潺細流之上,青松翠竹遙相呼應,湖石疏置,碧樹成蔭,池水為清風吹皺,泛起層層漣漪。甬路上二文士邊走邊談,攜琴童子相隨其後;堂內四人凝神賞畫,另有手捧數軸書畫的小童立侍桌旁,水榭之中對弈的兩人神態悠閑安逸。

  文徵明的繪畫有兩種風格:一是宗法沈周、吳鎮,呈水墨粗筆面貌,世稱粗文;一是師從趙孟頫、王蒙,多青綠重染,工細縝密,世稱細文。文氏早年以工細為主,中年之後粗細兼能,愈晚愈工。《東園圖》便是他晚年細筆的精品。畫上景物多用空勾填色,墨線細勁連綿,筆意古拙,賦色清麗秀逸,暈染精細,正如王原祁所言:“色不礙墨,墨不礙色,又須色中有墨,墨中有色。”全圖雖以青綠設色法為之,卻絲毫不見工匠之氣,充盈於畫面的是閑適雅致的文人氣息,畫中人物頗有魏晉之際名士的風神格調,這是文氏此類雅集題材繪畫超乎常人之處。

  圖之引首有徐霖隸書“東園雅集”四字。畫面右上端有篆書“東園圖”三字,畫尾有款“嘉靖庚寅秋徵明製”,下鈐“ 停雲”、“玉蘭堂印”、“徵仲”等印四方。卷後尾紙上有湛若水楷書《東園記》和陳沂行書《太府園讌遊記》二則。


明贤江南春倡和图 手卷 纸本 庚寅(1530年)作


雨晴纪事图 纸本墨笔 庚寅(1530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入春连月雨淋漓,一日雨晴春亦深。碧沼平添三尺水,绿榆新涨一池荫。”这件山水小景是画家在阴雨初晴之时所作,以纪事且记情。画中描绘了一雾气弥漫的平沼近岸,碎石散置,绿苔满布,细草丛生。数棵杂树相簇,绿叶枯枝,相互扶助。此作笔法宽厚,墨色浑润,浓淡变化,层次丰富。虽为小景,但亦显得境界开阔,气势厚重,有翠湿欲滴之意。


山居雪霁图卷 手卷 1531年作


溪山清远图书画合壁卷 水墨纸本 辛卯(1531年)作

这是一卷文征明晚年细笔山水,也是文征明个性面貌特征最为明显的书画合璧卷,签题有“文内翰溪山清远图”,下钤“酉”生肖形印与“神”“奇”联珠印,明代旧裱。此卷前有文征明在1531年时画的罕见细笔山水,后有文征明在1554年写的二首诗,书画合璧。后又有明代王世贞的题跋。全卷有52方收藏印章,历经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梁清标之弟梁清远收藏,入清后为梁清远、康熙、乾隆年间为南京大收藏家杜九畹收藏,后为清代大科学家徐寿收藏,后为“致远堂”主人和“悬秋堂”主人二人收藏。

此图为文徵明62岁时极经意之作。从诗中知道画的是支硎山,即今天苏州城外西向二十五里的观音山,原名“支硎山”。图中所绘长松积翠,曲径通幽,崇岭危岩中飞泉急泻,山腰云雾深处,寺观若隐若现,胜景不凡,幽闲各具,四面峭石为山,涌泉为池,异草名花,别饶胜境。此山与天平山、寒山前后相连,与白马涧、龙池左右相邻,与狮子山、虎丘山等遥相呼应。山清水秀、绵延起伏、怪石重叠,山上修竹遍野、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花香鸟鸣、鹿鹤群生,真是胜地。打开画卷,共有深山访友、亭中晤对、煮茗相谈、携琴会友、幽涧观胜、深山寺观等六段景观,后有落款“嘉靖辛卯春日写。征明”下钤“征”“明”联珠印。

23年后,文征明在嘉靖甲寅(1554)春二月既望日再次补写了二首诗:(一)雨足新蒲长碧芽,墅塘十里抱村斜。青春语燕窥游舫,白沙流云漾浅沙。湖上修眉远山色,风前薄面小桃花。老翁负笈归何处?深树鸡鸣有隐家。(二)盘盘一径转支硎,正见西南百叠青。春色平原围浅草,水痕高岸宿枯蒲。壮怀得酒依稀在,尘梦逢山次弟醒。莫怪临流还洗耳,松间鼓吹不堪听。嘉靖甲寅春二月既望,雨窗检得往岁小卷,展阅之真觉稚子笔耳。戏录二诗于后,然二醜已具,我知终不为弃物也。征明。后钤“文征明 ”(白)“衡山”(朱)印二方。

全文书法既有晋唐人的结字习惯,又有苏东坡书法的书写性情,为文征明晚年书法的代表作。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文征明的书法是从苏轼的字入手的,后来文征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法学的是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征明的启蒙老师。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江南春 立轴 设色纸本


层峦叠翠图 设色绢本


青绿山水 绢本 1527年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