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一、 从实践经验的角度看,人人都认可。回顾我们自己的人生历程,“读书多能提高语文能力”已成了共识。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顺应了改革的需要。在当今信息量剧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 从教育改革的进程看,实施力度逐步加大。以前的语文大纲里也都提到要大量阅读,2000年新大纲颁布和贯彻,强化课外阅读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没有具体目标要求。新课改后,新课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具体量化: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7-9年级不少于260万字。(这是最低标准) 综上所述,加强课外阅读不是某些人的突发奇想,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孩子尤其是农村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 无习惯:学生没有看书的习惯,读书往往为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而偶然读一些; 无时间:课堂上时间用于教师讲文章,早读时间老师布置预习课文或背本应是课堂应完成的背诵段落,晚上要完成语文数学英语各科的家庭作业; 措施不到位:90%以上的学校在课外阅读方面至多是口头强调,没有指定计划、措施、方案,更无具体落实。 正因为以上众多原因,造成了农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两方面都与课标要求的最低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解决的不好,将影响新课改的进程,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加强农村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做法: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推进农村课外阅读的实施 课外阅读对人的一生如此重要,而农村的课外阅读现状又如此令人担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确定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设计调查问卷,审报科研课题,组织科研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扩大实验范围。目的在于通过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推进农村课外阅读的实施。 找出了问题症结,选准了主题,为争取上级教研部门支持,加强专题研究。2005年,我们向省教研室审报了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选择县城、城区、乡村三类有代表性的学校,确定了实验小学、城关中心小学、田湖窑上小学等为实验学校,成立了课题组,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课题组成员通过研讨,确定了以下六个子课题为课题研究的突破口:(1)改进阅读教学思路,保证课外阅读时间;(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3)加强资料建设,保证课外阅读有书可读;(4)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促使阅读习惯的养成;(5)加强方法指导,使课外阅读质量提升档次;(6)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促使课外阅读落在实处。并制订了课题实施的方案、步骤。一系列准备后,实验研究轰轰烈烈开始了。 二、 我们按照教研室的要求,每学期组织1次专题教研活动。2006年5月,我们在实验小学举行了“课外阅读研讨会”,26个县中心教研组成员参加了会议,进行实验较早的实验小学、纸房小学、田湖小学、田湖窑上小学、城关中心小学、车村小学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2006年10月在田湖小学组织了“课外阅读现场会”,全县16个乡镇的30余所小学负责人、乡镇教导主任6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会议期间,参观了田湖小学、窑上小学的课外阅读成果展,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会后,相当部分学校又组织教师到实地学习,而后全县近100所小学也相继开展了实验,全县上下掀起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高潮; 2007年春,为了促进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总结成功做法,推广成熟经验,教研室又组织了“课外阅读评比活动”,对各单位选报的共21所小学,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学生、访问家长、测查学生等形式,进行了评比检查。通过评比,确定了实验小学、城关镇中心小学、车村中心小学、田湖中心小学、大章中心小学、纸房中心学校、田湖窑上小学、大坪乡南川高小等8个单位为先进组织单位,朱曙光等62名教师为先进个人。 三、 轰轰烈烈的评比活动之后,我们不忘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研讨,商讨解决的办法。评比检查中,我发现本次活动有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1、学校领导重视:各中心学校对活动非常重视,现场会后,及时地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各学校也迅速行动起来,制订制度、措施、计划,并督促落实。实验小学教导处杨毅荣老师专门负责读书活动,像饭坡、九店、田湖、车村等中心校,工作力度大,乡镇大部分学校顺利展开实验,纸房小学、城关中心小学、大章中心小学、车村小学、大坪南川高小等学校领导亲自抓紧抓好此项工作,领导的重视支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学生有书可读:各学校积极采取各种办法,或开放图书室,或动员家长集资,或争取捐助资金,加强图书建设,或组建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购书,实现资源共享,保证了学生有书可读。田湖窑上学校、铺沟小学,校长发动教师及学生家长筹措资金几千圆,购得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千余册,洒落小学在“积攒零钱,买精神零食” 口号的倡导下,鼓励学生积攒零花钱购买图书;德亭董会民老师为激起学生兴趣,自己出资为班级购了15本学生喜欢的书,让学生喜欢上读书,,然后带动学校教师捐书、学生买书;城关中心小学、纸房中心小学利用各种途径,发挥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或基金会援助,组建“爱心书屋”。 3、采取措施督促: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使活动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各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督促落实。饭坡、白河、田湖等中心校制定了课外阅读制度、措施、计划,库区小学等40多个实验学校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独具特色的阅读记录卡,实验小学的记录卡分年段设计,低年级的“快乐书屋”,用“给果子涂色”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年段的书韵飘香,配上了富有诗意的激励语,九店郭沟小学的温馨寄语,木植街禅堂小学的课外阅读等级证书,窑上小学少给学生布置重复练习作业,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阅读。大坪南川高小、白河小学高年级部利用学生吃住在校,有充足的时间的优势,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消除了学生想家厌学的思想。 4、开展多样活动:为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各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富有成就感。实验小学分年级组织有不同特色的专题展示活动,低年段的“”,中年段的“”,高年段的“”,课前3-5分钟演讲,“好书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举办“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会”,通过诗朗诵、演讲、快板、相声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展示学生风采,张扬学生个性,学生每班举办了富个性的主题板报,校园文化长廊。何村北坡小学的“与书籍为拌,与智慧同行”系列读书活动,纸房小学要求每班组织一次全班性的课外阅读活动,建立古诗文背诵档案,让学生诵读古诗,田湖古城小学组织的“一分钟知识竞赛”、书报信息交流会、板报比赛,城关中心小学启动的“1、2、3”工程,“阅读小银行”,德亭回小“来看我的书”活动,让学生夸自己的书,窑上小学让学生美化阅读记录本,记录收获的同时,装饰了花边,配上了插图,黄庄小学组织故事会、朗读比赛,办手抄报、记录卡展示等活动,给学生创设展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综合素质。 5、体现多元评价;活动进行中,老师们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方评价,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了解活动效果,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发挥了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大部分学校的记录卡上显示了评价的内容,实验小学记录卡上每天有家长评,每周有小组评,每月有教师评,评价用得多少星星为等级标志;田湖洒落小学教师在阅读记录卡上签教师有针对性的寄语,黄庄小学、城关中心小学、车村等很多学校的记录卡最后一页设计为评价页,分优良,采取读书争星活动,评出“读书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这些评价对学生切实起到督促鼓励作用。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我县在课外阅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学生有书读了: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尘封已久的图书室开放了,陈旧的图书更新了,普九的成果得到了运用,甚至学校的图书室已满足不了需要,各班纷纷建起了图书角,满足了学生有书读的需求。 6、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准:教师为了搞好这项活动,翻阅图书、上网查阅、对比参考,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实践中,及时地记录活动收获,杨毅荣、于利珂、王会让、徐少锋、付保军等老师撰写论文,朱曙光校长带头及时写下心得,并把学校老师的心得体会汇集成册,席会娟、黄会粉等10几名教师的课外阅读论文获市论文奖。 7、活动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学校为争取家长、社会的支持,多次召开家长会,家长在思想上对读书活动有了认识,看到孩子爱读书了,行动上就对我们活动大力支持,自愿、乐意给孩子买书、买记录卡,给学校集资支持图书馆建设,督促孩子读书,及时签意见。社会反映较好。 但是,在检查中也发现,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校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开始对活动充满信心,看不到学生成绩的提高,就对活动失去信心;有的学校顾此失彼,重视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指导较多;有的学校不改变作业布置的内容、方式,把课外阅读作为新增加的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有部分学校阅读记录卡设计及使用复杂化,或流于形式。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课内指导与课外自读统筹安排,不可顾此失彼”;2、课外阅读的功效是长远的,不是立杆见影的,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思想;3、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将课外阅读做为作业布置,同时要减少死板照抄的作业;4、记录卡的设计要简单有效,记录卡的使用不要复杂,以免影响学生的兴趣;5、不要把课外阅读课内化等。 四、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表彰会,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广经验,全面开花。让出成效的学校在会上展示实验的资料,平时的做法,取得的成效,成功的经验,走过的弯路。从而带动全县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要想真正在全县展开实验,并取得好的效果,仅仅靠兴趣、感染还不够,还要学校有一定的措施加以督促,通过竞争激励机制,促使各单位从领导到教师,提高认识,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让学校把活动当成日常事务来抓。对学校而言,使其成为长期的常规的做法,对学生而言,使其成为一种习惯,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 总之,我们力争通过课外阅读实验,让课外阅读活动在全县小学语文学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给农村的教育带来活力,给农村的孩子带来更大的希望,研讨出一套农村课外阅读的路子,落实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以上汇报,仅仅是我在活动中的所思、所做,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