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知:植骨手术的四个要点!

 听潮3008 2015-12-23


植骨在骨肿瘤中是很简单和常见的方法,但在简单之外如何做得更好?在2015《基于病例实践骨肿瘤诊断和治疗》学习班暨大师讲坛上,以《植骨在骨肿瘤中的应用》为题的讲座提供了干货满满的内容。


编辑:bala

来源:医学界骨科频道


植骨常用概念分享


为了让大家温故而知新,西的王臻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植骨在骨肿瘤中的应用》分享植骨手术常用的几个概念:


骨传导作用是指位于骨髓间质和骨表面的成骨前体细胞,转化为骨细胞;骨诱导作用是指来自植床周边宿主结缔组织中的可诱导成骨前体细胞,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可被诱导定向产生骨原细胞,经成骨细胞形成新骨。


目前植骨取材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骨。自体骨是指取自体某一部位骨移植至自体另一部位,称自体骨移植;异体骨是指两个体之间的骨组织移植称为同种异体骨移植,即移植骨取自他人;取自近亲者称为同源移植或同血统移植。人工骨是指可以替代人体骨或者修复骨组织缺损的人工生物材料。


王臻教授


松质骨、皮质骨、人工骨移植优劣比拼


松质骨的骨细胞由于组织液的弥散而得以存活,并积极参与骨形成。具有骨机械支持力略小的特点,通常制成条块状,用于充填空腔性缺损。由于小于75——125 μm的骨粒能够迅速被吸收,所以不能参与有效的成骨,5 mm左右适合,可以迅速而完全的重新血管化。移植后坏死骨表面形成新骨,死骨逐渐被吸收,新骨随之增加,植骨处机械强度不减弱。


皮质骨是用于提供功能性支持,起骨传导和诱导作用,用于治疗骨折畸形连接、不连接,骨缺损。但前半年强度仅为正常骨的一半,至第2年才逐渐恢复正常。最初6——18个月时易发生应力性骨折,应注意保护。


人工骨用于提供腔隙性填充或者功能性填充,有些人工骨具有刺激作用。由于是人工合成,来源相对稳定,疗效可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降解与成骨匹配、力学强度与孔隙率之间存在矛盾。由于人工骨种类繁多,其成骨效果差异很大。


移植成骨可分为2个阶段


新鲜骨移植后的成骨进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3周)的成骨作用由移植骨上的细胞产生;第2阶段(8周)的新生骨由受骨床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成,其理由为:①库骨移植时,因骨细胞已死亡,故无第1阶段的表现;②移植骨用放射线照射消毒,可使第1阶段的成骨受到明显影响;③第1阶段的成骨作用与供骨者的年龄有关,而与受骨者的年龄无关。



图 异体骨和人工骨移植


在植骨手术中应注意什么?


王教授建议在植骨手术中应该注意:1、骨刀取骨的愈合比高速电锯取的骨片时间短;2、手术灯照射、消毒、骨蜡、抗生素均影响骨活力;3、骨移植暴露在空气中1小时,会降低成骨能力,覆盖等渗盐水纱布可使其成骨能力不受影响;4、消灭死腔,清除血肿,创面血供良好,植骨易于成功;5、自体骨不慎在手术中被污染,以0.6 mol/L的HCl洗涤60 min,再以无菌等渗盐水洗涤,并以75%乙醇灭菌10 min后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