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的由来

 gudian386 2015-12-24
  山东作为地区名称,历史上出现很早,而且变化很大。春秋时期,
晋国居太行山以西,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北魏建都平城,
五代时晋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晋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战国、
秦、汉时期则是指崤函以东地区。因为秦在关中,故称崤函以东六国
(楚、齐、韩、魏、赵、燕)为山东六国,或云关东六国。此时山东
与关东意义相同。如《管子》书就有“楚为山东之强国”语。汉初贾谊
的《过秦论》多次用山东提法,如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又有
“山东之国”、“山东豪俊”、“山东大扰”等说,皆指崤函以东地区。故叶
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
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

  秦汉一统之后,关中与山东(或关东)在政治上的对立沮失,山东的
含义也发和了变化,出现广、狭两义。广义的山东是沿袭战国时的旧概念,
狭义的有专指齐鲁地区的意义了。《史记·酷吏列传》载:御史大夫齐地菑
川国薛(今山东寿光南)人公孙弘说:“臣居山东为小吏(薛邑狱吏)时,
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史记·儒林传》:伏生“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
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齐鲁之有山东之称,
当滥觞于此。至于山东成为行政区划,是又经历了数百年演变过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