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控制欲望,还是被欲望控制——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

 道德经学用 2015-12-24

【卷首语】

有几句名言很值得我们深思:“钱财是催命的魔鬼,邪淫是致命的尖刀,烟酒是穿肠的毒药,妒忌是荣誉的害虫,自私是痛苦的坟墓”。

不懂得控制欲望的人,最终会落入欲望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不知道满足的人,最终会为贪念所害。

人生一世,可曾想过,是你控制欲望,还是被欲望控制?

 

摆脱欲望的绑缚

作为人类生命体来说,人的生命期最成熟、最强壮的时期大约就是在二十五岁左右。超过这个年龄,身体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血管壁慢慢变厚、变堵、变脆;器官慢慢的衰老……为什么呢?

其原因就是我们终日疲惫不堪,远离了赤子之心的精气神。当心中没有“厚德”时,人就会或执着于放纵欲望、贪图享受;或不择手段;执着于名利;或执着于感官的刺激,贪杯贪色、吸烟吸毒……种种欲望捆绑住我们,如此内损外耗,于是身体上的各种疾病相继而生,造成了无疾而终、寿终正寝的人少之又少,相反很多人都是在极端的痛苦中死去的!

在此时,谁懂得用“含德之厚的赤子之心”来内观自己,谁达到婴儿的柔弱状态,谁就掌握了和谐与平衡,谁就能摆脱欲望的绑缚!

 

【不道早已V.S.赤子之心】

人吃五谷杂粮,欲望的产生本身是正常的,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一旦我们不懂得控制欲望,而反被欲望控制,那么就将陷入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不道早已”的自我断送之路。

什么是“不道早已”?老子说:万物强壮到极致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合道。不合道就会过早消亡。

您想想,在人生旅途中,为什么有人常常发生不舒服、常常感觉自己受伤?因为他们的德性光明被屏蔽、被黑暗、被低下、被扭曲。因此,他们内心散发出来的信息波与能量,既不能保护自我,还有可能会处处伤人、伤物;他们内心散发出来的信息波与能量,还会自然在空间运转,直至触动到他人、他物的敌意,形成恶性循环的磁场。

所以老子告诉人类:任何事物,如果背德贪物必会遭受祸殃;如果逞强好胜必会因任性而容易衰老;如果无德必然减少福报;如果损德,必受恶报;如果他与外物相处在同等层次,外物也就能够将他伤害。所以完全按照“德”行而生活的人,也就是没有人能够伤害到我们。

 

第二,老子所说的“不道早已”是从反面提醒人类,要我们坚守柔弱之道的伟大力量,这是来自“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的品质。赤子的特点是柔弱、无欲、顺乎自然,但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婴儿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呢?因为人来到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是经过宇宙自然优先的结果。所以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像赤子一样坚守柔和,就能够自然保持那份无为的旺盛生命力。

 

第三,“不道早已”这句对世人震耳欲聋的呐喊在告诉人类什么?他是告诉人类赤子之心有二个顶级状态:首先是“精之至”,其次是“和之至”。因为“精之至”,所以充满活力;因为“和之至”,所以完美无缺。因为,唯有像赤子那样最纯粹生命精华的高度聚集,才是到达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精之至,和之至”;才是精力充沛、心灵宁静、内外和谐的状态。

 

【留下一个好样子,带走一个好灵魂】

赤子是没有被任何私欲所控制,他一切就是自自然然,所以他的德行是先天之德,是最顺天应人、符合天道的。如果我们想要生活得更平安、更自在、更快乐,就要从欲望的小房子里走出来,不要被欲望所控制。

请记住:今生,我们来到美丽地球的使命,不是贪欲享受;而是成为爱,实践爱,让善良在人间流动的!唯如此,才能留下一个好样子,带走一个好灵魂。

 

编辑:欣心

注:摆脱欲望的绑缚、【不道早已V.S.赤子之心】这两段落摘自赵妙果老师《道德经学用.201511月回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