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新用户3796in1i 2021-12-15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字词】

螫:毒虫用尾端刺人。
据:用抓抓取。
攫鸟:善攻击如鹰隼一类的鸟。
嗄:嗓音嘶哑。
祥:妖祥,指灾祸、不吉之意。

【释义】

含“德”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无邪的婴儿,毒虫猛兽巨鸟碰到也不会伤害他,他的筋骨还很软弱柔嫩,但拳头却握的很牢固。他不懂成人之交合,精气充足,即使终日嚎哭,而嗓子却不会嘶哑,因为他元气醇厚。
认识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常叫做“明”。纵欲贪生会引起灾祸,欲念主使了精气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就会走向衰老,这就叫违反了“道”的法则,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消亡。
在这一章里,老子用赤子来比喻具有深厚修养境界的人,能返还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精之至”是形容精神充实饱满的状态,“和之至”是形容心灵凝聚和谐无纷争的状态。本章重点阐述了德行深厚之人所呈现“无我”的赤子状态。老子可以说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把得道之人比喻成赤子,彰显的是无我、无为、无欲的人生境界,柔弱无欲,不会去伤害任何事物,因此也不会招致来自外物的伤害。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解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和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前半部分这段话用的是形象的比喻。比如说“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人一般讲话讲多了,都会口干舌燥,可是你看初生的婴儿整日啼哭,也不见沙哑,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因为初生的婴儿身体里面中和之气充足的缘故。他的生命力正处在上升的阶段,能量充沛。老子也是用赤子之生命的状态来表达高尚德行的那种和谐淳朴之象,这种和谐淳朴之象是德行深厚之人的外在显现,柔弱、朴实却不受外物侵扰和伤害。柔弱往往在特定环境中可以产生共鸣,人都同情弱者,这是一层意思;另外其实这里的老子所讲“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之类的侵扰和伤害,应该还有引申之意就是其精神不会受到影响、玷污或者侵害。
人在从婴儿到成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打交道,会因为很多的外界因素慢慢变得圆滑而世故,从而忘记了最初一颗纯真的心。但是当我们读到老子《道德经》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剖析或者叩问下自己的内心,虽然我们每天可能想方设法在应对着各种场合、各色人等,努力让自己变得八面玲珑,然而内心却又非常向往人和人之间都能有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来沟通。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肯定都还是渴望纯真的东西。那么老子认为人之所以会失去赤子纯真的根源在哪里呢?就是产生了私欲而不断变得贪婪起来。 
赤子无欲无求,只有一点,吃饱肚子。他无所谓公、私,没有公私的概念。因而和谐之气凝聚,是生命的最佳状态。
含“德”深厚的人,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充满着和谐之气,因此能回归到赤子婴儿般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老子讲的“和之至也”。
“和之至也”——和:不分不争之谓和。
“和其光,同其尘”: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
                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
“冲气以为和”:阴阳之和
天地阴阳相合,四时运转和谐使万物清明;
人之阴阳调和,五脏六腑和谐使身体健康;
和为物之常态,只有和谐才是万物应该呈现的自然状态。
“知和曰常”: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
接下来:
老子讲:“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这后半部分讲的就是抽象的道理。贪婪的私欲如果不加以节制,放纵欲望可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当一个人的欲望突显,就会主宰了精气神,那么一个人的全部心思、德行、品性,简单说就是他的所思所想所做都奔着私欲而去了,围绕私欲而服务了,很快就会使私欲强壮起来,那就将要面临灾祸了。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强壮到极点就必然走向衰亡。不懂的克制欲望,让私欲膨胀,一旦发展到一定的限度,就会朝着它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就是违返了道的法则,必定走向消亡。
所以我们要知和守常,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结语】

54和55两个章节总的来说,一个从修德的角度,一个从德本身的角度,都讲述了“德”对于一个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德”运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里,有政德、官德、师德、仁德,但最根本的是大道之德。拥有大道之德能开拓人的视野,建构人的格局,开启人的智慧。

作者简介

王赞芳,女,公务员,道德经爱好者,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宣讲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