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八)

 百了无恨 2015-12-25

吴昌硕国画作品欣赏(八)



葫芦图 纸本设色 1921年作

此幅《依样》款题不长,拢共数来十四个字,而且,给人眼里分明、正想表达却又不知择词、不能脱口而说的感受。画辨真伪,以一目了然即行话所谓“开门见山”为上,而品尝感受,则如晋人陶渊明所谓“欲辨已忘言”为妙。画葫芦者多矣,其形喜人,有如意之谓;其腹便便,寓多子多福;更有藤蔓缠绕,象征硕果有渊,对于画家来说,此正是展现笔墨功底之所在。

《依样》构图呈半弧形,花叶藤蔓依势而下,上密下疏,几欲撑满全纸,五只葫芦各择其位,画幅下端那只垂枝往下,勃勃生机也。藤蔓于此处弯环向上,为全图形成俯仰顾盼态势,既合物理,又合画理。不经意间已为题款留出位置,十四个字分列三行,笔墨浓淡、字体大小、经营位置,恰倒好处。以画题揣测,此画为昌硕先生写生之作,当然仅仅揣测而已。吴昌硕作此画时年已七八,满腹画稿,信手挥写即可。旧谚谓“依样画葫芦”,昌硕先生断其句而全其意,最是此题妙处。

梅 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10年作

红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09年作

红梅顽石图 纸本设色

吴昌硕画梅花,有缘物寄情、写物附意的特点。他曾在一幅梅花上题云:“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技。”《红梅顽石图》据跟随他多年的学生、最具有代表性的继承人赵云壑的题跋,可知是吴昌硕的晚年之作。一块石头,水墨淋漓,数株梅枝蟠曲向上,铁骨铮铮,似作家之法画之。花似锦,红艳欲滴,千姿百态,有含苞等放的,有盛开吐蕊的,仿佛使人感到凌风傲霜,能闻到一缕缕的清香。

红 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17年作(425.6万元,2010年12月北京保利)

题识:南风熏鼻霞气馥,青灯荧荧照板屋。堆书古案静如拭,着树春光红可掬。灯前奉母一枝折,虬蠕蠕瘦蛟缩。儿童奇货比颜色,瓦盆抱出重阳鞠。仓卒恐污寒具油,忙煞山妻收卷轴。长须奴子背灯立,拦若斗鸡成木。守岁今宵拌闭门,(夺)门人传鬼聚族。衣冠屠贩握手荣,得肥者分臭者逐。道人作画笔尽秃,冻燕支调墨一斛。画成更写桃符新,爆竹雷鸣起朝旭。丁巳孟夏七十四叟安吉吴昌硕。门下夺外字,老缶自检。

《红梅》立轴,是缶翁七十四岁所作。非但尺幅巨大、然形制特出,堪称仅见。画面老梅,壮实遒劲,上半部分虬枝密柯,繁而不乱,设色古艳似不经意而韵味悠长。“缶翁画气不画形”于此可以领略。画面左部五行长跋,书法卓绝,全以篆书笔法出之,以高古苍茫为宗,不斤斤计较点画工拙,貌合神离,与老梅相得益彰。缶翁晚年好作排律,七言长诗气势奔放、韵律奇险,胸中一股郁勃之气发而为诗、为书、为画,纵横排宕、大气淋漓,堪称三绝!

红 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款识:铁如意击珊瑚剑,东风吹作梅花蕊。艳福茅檐共谁享,匹似盘敦尊罍簋。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枝。霞高势逐蛟虬舞,本大力驱山石徙。昨踏青楼饮渺倡,窃得燕支尽调水。燕支水酿江南春,那容堂上枫生根。丙辰四月维夏泼墨成此,略似花之寺僧笔意。老缶吴昌硕。

红梅图 立轴 1919年作

红梅图 立轴 1916年作

梅花秀石 立轴 1921年作

梅花图 纸本设色 纵159.2厘米横77.6厘米 1916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梅花图》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梅花先用写意法勾勒,再填颜色,梅干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乎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竖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此画是吴昌硕花卉画的奇绝之作,苍劲俊朗而洒脱随意。

端阳嘉果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春来芦橘黄 立轴 设色纸本

枇杷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枇杷满枝 立轴 设色绫本 1916年作

《枇杷满枝》作于绫本上,由于绫不吃墨,对写意画家来说,是对笔力的巨大考验。画中,几枝枇杷凭空而起,枝叶上下披离,枇杷穿插其间,并不斤斤于形似与否,以气驭形,得其势而已!吴昌硕理想的艺术境界是“画成随手不用意,古趣挽住人难寻。”全作中锋用笔,以墨色为干,得古厚之致。但他对古趣的追求,却不荒寒,不酸冷。画中赭色的树干,青绿的枝叶,金黄的果实,古而艳,古而鲜,这与他热爱自然,并适度吸收市民文化情调密切相关。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