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

 johnney908 2015-12-25

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分享:200次

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

【原文】

太阳脏独至,厥(1)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2)当俱泻,取之下俞(3)。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前卒大(4),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二阴独啸,少阴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5),厥气留薄,发为白汗(6),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7)也。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搏,言伏鼓(8)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注释】

(1)厥:气机上逆的病机。

(2)表里:指经脉之表里,此处指太阳与少阴为表里。

(3)下俞:指足经下部之俞穴。

(4)前卒大:足少阳脉猝然而大,是少阳气盛的表现。

(5)真虚心:真气大虚,心中酸痛不适。

(6)白汗:即大汗出。

(7)象三阳而浮:形容太阳之脉象阳气浮盛于外。

(8)伏鼓:脉沉伏而鼓击于指下。

【白话详解】

太阳经脉偏盛,则太阳之脉独盛,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的缘故,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阳明经脉偏盛,是太阳、少阳之气重并于阳明,当用泻阳补阴的治疗方法,当泻足阳明经的陷谷穴,补太阴经的太白穴。少阳经脉偏盛,则少阳之脉独盛,是厥气上逆,所以阳跷脉前的少阳脉猝然盛大,当取足少阳经的临泣穴。少阳经脉偏盛而独至,就是少阳太过。太阴经脉鼓搏有力,应当细心审查是否真脏脉至,若五脏之脉均气少,胃气又不平和,这是足太阴脾太过的缘过,应当用补阳泻阴的治疗方法,补足阳明之陷谷穴,泻足太阴之太白穴。二阴经脉独盛,是少阴厥气上逆,而阳气并越于上,心、肝、脾、肺四脏受其影响,四脏之脉争张于外,病的根源在于肾,应治其表里的经络,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一阴经脉偏盛,是厥阴所主,出现真气虚弱,心中酸痛不适的症状,厥气留于经脉与正气相搏而发为白汗,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的治疗,如用针刺,当取厥阴经下部的太冲穴,以泄其邪。

黄帝说:太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其脉象似三阳之气浮盛于外,所以脉浮。黄帝说:少阳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其脉象似一阳之初生,滑而不实。黄帝说:阳明经的脉象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其脉象大而浮。太阴经的脉象搏动,虽沉伏而指下仍搏击有力。二阴经的脉象搏动,是肾脉沉而不浮的现象。

xs

【按语】

本节论述了三阴三阳经脉失常的病机、主证和刺治方法,以及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太阳经气偏盛,阳盛有余,阴气不足,故见气逆而上之喘促,取膀胱经之束骨,肾经之太溪以泻之;阳明经气偏盛,则泻胃经之陷谷,补脾经之太白;少阳经气偏盛,足踝肿大,刺取胆经之临泣;太阴经气偏盛,五脏之脉气皆为不足,故补胃经之陷谷,泻脾经之太白;少阴经气偏盛,相火妄动,诸脏失调,则泻膀胱经之昆仑、飞扬,补肾经之复溜、大钟;厥阴经气逆乱,逆乱之气与正气相搏,表现为心酸痛不适、自汗出,治取肝经之太冲穴,并可配合运用药物治疗和饮食调养。

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太阳主表,阳之极,其脉浮;少阳为阳之里,阴之表,属半表半里,其脉滑而不实;阳明为太阳之里,少阳之表,热盛,其脉浮大;太阴主里,其脉沉伏;少阴之脉沉而不浮。故张仲景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

上一篇:黄帝内经中气口决死生的原理

下一篇: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及五味治病的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