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与神,经脉关系

 johnney908 2015-12-25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脏与神,经脉关系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1)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2),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3)。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4),以行血气。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注释】

(1)不等:指神、气、血、形、志各有虚实不同的病理变化。

(2)十六部:手足经脉十二部,跷脉二部,督脉一部,任脉一部。

(3)而此成形:指五脏是形成身体的根本。《甲乙经》无此四字。

(4)经隧:即经脉。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中说治疗有余的实证用泻法,治疗不足的虚证用补法,但是什么是有余的实证,什么是不足的虚证呢?岐伯回答说:有余的实证有5种,不足的虚证也有5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岐伯回答说:神的病证有有余,有不足;气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血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形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志的病证也有有余,有不足。所有这10种病证,都各有其不同的病理变化。

黄帝问道:人身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经脉,365个腧穴,而发生百病,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实证有5种,属不足的虚证也有5种,这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回答说:这些病证都是生于五脏。五脏中的心主藏神,肺主藏气,肝主藏血,脾主藏肉,肾主藏志,由五脏所藏的神、气、血、肉、志五者组成了人的形体。当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通畅时,就能发挥身形五脏的正常功能。五脏是人体之本,它与身形之间的联络,都通过经脉运行气血发挥作用,人若出现血气不和,就会由此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要保持经脉通畅,掌握经脉的变化。

【按语】

本节主要通过五脏与神、经脉关系的论述,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神为主导,通过经脉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提出了调经大法“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原则。五脏内藏五神,其功能正常,则意志调畅,神明不乱,形与神俱,五体坚强。其中脏腑系统整体间的联络通道则有赖经脉运行气血,因此只有经脉通畅,气血平和,五脏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一旦各种病因导致经脉气血失和,即可引起五脏有余不足的病理变化,从而致生百病,所以经脉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调畅经脉则可以调整脏腑机能而治百病有余不足。诚如马莳注:“善治生者,必守此经隧焉,真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也。”充分说明调治经脉的重要意义。

【应用举例】

《内经》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生。是故守经隧焉。”夫所谓经隧者,非营卫所行之道路乎?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者,是由内而外行于营卫。血气不和,百病乃生者,是由内而外行之血气,或行之不及,或行之太过,或偏于营,或偏于卫,皆为不和也。行之不及,则内不化而外不充。行之太过,则枝强而干弱。

偏于营则阴胜,偏于卫则阳胜,百病乃生,自然之理也,是则营卫岂不为生身之大关键哉?医者治病,遵《内经》守经隧之训加意于营卫可也。(《存存斋医话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