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器一物思华年| 再忆安思远

 白田闲人 2015-12-25



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worth)

知名古董商、收藏家、资深艺术品专家

出生日期:1929年7月13日

逝世日期:2014年8月3日?



出身名门 · 政商之后


  安思远的祖辈曾为康涅狄格州高级州议员,其父为著名纽约牙科医生,是根管治疗术的发明人,其母为优秀的歌剧演员。优渥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对艺术充满兴趣。幼时,他因一枚小小的中国邮票进而钟情于东方艺术,经过多年的收藏与研究、经营,他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收藏泰斗,是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收藏家。

1950年 安思远入伍 在夏威夷檀香山服役


安思远与纽约冬季古董展参展商海伦·史密斯


1980年代,安思远在其位于曼哈顿的寓所内


第五大道 960号


  坐落于曼哈顿第五大道960号的一套拥有22个房间的安氏私人公寓,距离大都会博物馆不到两个街区。时任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现任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的王立梅女士曾表示:“安先生领我们参观了每一个房间,他的家几乎就是一座博物馆。”

  “地上铺的是中国清代有瑞龙图案的宫廷地毯,唐代石刻思惟菩萨栩栩如生地坐在依墙的条几上,色彩鲜活的元代道教壁画嵌在墙上,长条茶几上是东汉一组青铜车马,唐代陶俑静静立在门旁,明清绘画随处可见,多宝格中清代单色釉瓷器件件是精品,每件文物都摆放得恰到好处,再加上中国家具的衬托,我恍惚置身于中国极尽豪华而又极其高雅的住宅中,但心里却感到丝丝痛楚,这些精美的文物应该陈设在中国,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的原因。”





安思远寓所内景


“ 我的中国名字 ”


  1948年安思远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汉语,结识了良师王方宇。王方宇指导他研究中国晚清书画,发现他在课堂上总是一副思绪跑得很远的样子;于是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安思远。此后二人经常参与中国艺术的展览和拍卖。

  安思远曾说过:“在1890年之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画几乎都不懂。”安思远还曾多次表示:“Shi Lu is much better than QiBaishi.”(石鲁的画作强于齐白石甚多。——小艺君注)倾尽了多半生投入到对中国艺术的收藏和研究,他丝毫无愧于自己说过的那一句“我是中国人。”


安思远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黄宾虹画作《昆虫与花卉》



安思远坐在自己收藏的石鲁作品下


安思远收藏的唐代铜镜


藏家 · 专家 · 公益家


  安思远其所藏的古家具、中国书画、碑帖、文房等艺术品均属馆藏级文物,并先后出版多部著作。

  除著书立说之外,安思远还于1985年赠予弗利尔美术馆一件13~14世纪印度铜牛像——印度湿婆神坐骑,1977年捐赠两件硬木箱及4张椅子给大都会博物馆的明式房厅,1982年捐赠部分珍藏给耶鲁大学博物馆以答谢恩师爱丽丝·贝尼。

  因为对各大博物馆的慷慨捐赠,安思远荣任美国国家税务局艺术品捐赠审核委员会的五名顾问之一(其他四位皆为各大博物馆专家或馆长)。

《中国家具——明代与清初期硬木家具实例》 1971年


《夏威夷藏中国硬木家具》1982年


《中国近代书画 1800-1950》 1987年


《风格的实质:晚明与清早期中国家具》 1998年


《中国家具:洪氏收藏》 2005年


最是人间留不住


  据安思远的老师王方宇之子王少方忆述,如果说爱丽丝·贝尼是对安思远的职业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人,那么女演员克劳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1903-1996)则是对他个人生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人。安思远一直认为这两个女人是他生命中除母亲以外对他最为重要的人。


女演员 克劳黛·考尔白 (Claudette Colber)

  从考尔白身上,安思远发现:内心的安宁与明星外在的光芒可以结合得完美无缺。但是这对恋人最终却没能走到一起。原因之一是,有一次他们在安思远的家中发生争吵,考尔白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雕塑,她愤怒地说:“难道我们非得要住在一个博物馆里面吗?”。安思远平静地说:“好吧,你不必”。


  才子和佳人没有一个世俗认可的美好结局,引吾等看客此时此刻唏嘘不已。安思远终生未娶,亦无子女。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陪伴在他身边的是随侍多年的日本管家和他的爱犬。



“中国古董教父”的中国缘


  因缘际会,时任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现任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馆长的王立梅首次见到安思远所藏《淳化阁帖》最善本,并于1996年9月促成安思远携北宋拓四卷《淳化阁帖》来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

  启功和国内其他专家对这四卷法帖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是宋刻宋拓无疑。故宫博物院通过王立梅女士与安思远沟通,希望能够促成以其他文物交换,因故未果。

《淳化阁帖》最善本(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7年后的2003年4月11日,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将此帖购回,王立梅与她在纽约的好友将四卷《淳化阁帖》最善本小心包裹好,带回中国。安思远只希望《淳化阁帖》回到中国,所以他当时对日本人开出的价格是1100万美元。


《淳化阁帖》最善本(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1996年,在寓所一尊依墙而立的宋代木雕菩萨前,安氏告诉王立梅:“这就是我十九岁时收藏的第一件中国文物,中国艺术品以无与伦比的魅力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灵中,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安思远从1991年第一次到安徽黄山,就被皖南地区的淳厚民风和古朴建筑吸引,同时也对那些年久失修濒于倒塌的建筑甚为心急,他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去抢救这些历经沧桑的古代民居。他迅速在香港成立了抢救安徽民居基金会并带头捐款,很快将第一笔修复费用寄达安徽省文物部门,开始了皖南民居的修缮工程。


1995年,安思远于安徽黄山

  2001年11月,安思远邀请王立梅去安徽黄山参加他赞助修复的四座明代民居的竣工仪式。11月7日他们参加了修缮完毕的第四座民居老屋阁的竣工典礼后,又参观了已经修复好的长春社、宝纶阁和郑家祠堂。


籍由安思远赞助而得以修复的宝纶阁

  一位72岁的美国老人,靠腰间钢板支撑着身体,又靠喝酒止痛,每走三五十步就要坐下休息一会儿,他默默无闻地帮助远离城市、鲜为人知的皖南小山村修复古老的中国民居。为了这几座旧民居,他倾注了十年的心血。

  2000年,安思远发现自己在澳门购买的一尊“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刻”是被盗文物,遂主动联系中国政府并予以无偿捐赠。2002年,安思远又将一件西周青铜器“归父敦”送还中国,和那尊武士浮雕石刻一样,两件国宝现均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他是一个传奇,愿他的精神不朽。




编辑:罗宁

视频来源:腾讯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