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教师怎样幸福地做科研 胡艳

 清源渭水 2015-12-25

当科研使更多教师成为“有主张的教育者”、和“有理论的实践者”,当科研使更多学校成为“有特色的品牌校”,教育质量实现了整体性提升,教育科研便找到了它的价值,幸福便成了它的“修饰语”。

说起科研,有些中小学教师往往色变。现实中常有“开题时轰轰烈烈,中期时冷冷清清,结题时灰飞烟灭”的故事。

但是,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科研又是不可或缺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从事教育科研的热情日益高涨,但由于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价值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在教育科研貌似繁荣的背后存在和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不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什么时髦研究什么,先跟而上后应付交差。这属于功利性研究。

自感力不能及又不能深入钻研,使科研流于形式。这样的研究是无力型研究。

课题研究不规范,脱离教育实践,不顾学校教育实践的复杂性,机械地套用实验法等研究方法、手段,得出的实验结果没有说服力。这样的研究是虚假型研究。

有的教师在研究之初热情高涨,但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逐渐滋生畏难情绪,容易虎头蛇尾。这样的研究是短命型研究。

虽有经验却总结不出,或总结的成果缺乏系统性,零散、泛泛甚至不知所云。某些课题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单一,或研究的目的指向不清,开题时就没做好论证和界定,越研究越感到进行不下去,最后只好草草结题。这样的研究是低效型研究。

以上种种教育科研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学校教育科研价值异化,某些学校教育科研甚至沦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或者误区。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因此,一线中小学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才能在教育科研中有所斩获。

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任何科研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科研的冲动,没有科研的冲动,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行动,没有真正的行动就不可能解决实践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生命舞台,也是教师生成体验与困惑的地方。教师应该学做有心人,从实践中反思理念、言论与行动,勤于聚焦和研究自己的课堂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并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以实际需要为导向。中小学教师应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校实际出发,同时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以应用性研究为主,避免“跟风应景,重复他人。”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出发点根本上是改进实践而非构建理论,特别是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等成为学校新的需要,在科研中探索出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正确路径,满足新需要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以“小、短、平、实”为原则。在选题上,要把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特别要围绕课程标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发展性评价、教育信息与教学资源整合等热点,从“小处”入手,选小题目,做深、做透,研究实实在在的问题,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而是“以小见大”。

以总结经验为起点。经验总结是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最熟悉和易于操作的,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总结、提高、升华的有效手段。但是,经验总结不能使之简单化,更重要的是要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新规律、新思路、新方法,真正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使教育思想和教师角色得到更新和转变。

以专业发展为动力。中小学教育科研一定要消除“精英化”思想,强调“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员”,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真正实现“科研立校”“科研强师”的目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课堂上,关键点放在对教育过程的反思上,生长点放在不拘一格、有所创新上,最终目的放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功利思想,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以多种形式为载体。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具有草根性和实践性,因而,教育科研旨在从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入手,提出自己的草根理论,形成自己的管理、教育、教学特色。限于时间和精力,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形式除了立项课题以外,更可以选择如撰写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论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学术论坛、教育沙龙、名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推介、公开课展示等多种形式。

以大胆创新为旨趣。教师要力争打破两种权威:一种是所谓的理论权威,一种是所谓的经验权威。唯有如此,新课程才能在“新”字上得以实现,教师才会在科研中探索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风格,才会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当科研使更多教师成为“有主张的教育者”和“有理论的实践者”,当科研使更多学校成为“有特色的品牌校”,教育质量实现了整体性提升,教育科研便找到了它的价值,幸福便成了它的“修饰语”。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jyb2015.1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