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师父》把我惊着了

 古诺天秤 2015-12-26

岁末年尾,这是我唯一推荐的电影,值得去电影院看看。


徐皓峰导演的《师父》,没错,陈凯歌导演的大烂片《道士下山》,其实是徐皓峰的小说。如果换成原著作者雕琢,也许有起死回生之妙。


徐皓峰是硬派武侠电影的开创者。啥叫硬派电影?简单说,就是恢复中国功夫的本来面貌,不加科技,不玩飘逸,很真实地拍摄打斗场面。


徐导是中华武术的铁杆粉丝,他的姥爷李仲轩是形意派的高手,李氏天津人,世家子弟,师从形意拳名家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三十岁离开武行,晚年在北京西单商场看门为生。八十五岁,经外孙整理,在《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口述文章,揭开了很多珍贵的史料,被誉为“中华武术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后来汇编成书《逝去的武林》。


这本书里谈到了桩功,说体育都是活动四肢的,而武术是运动脊椎的。书中说:“许多人都知道形意拳站桩,长功夫的关键也在桩功,但如何站法却很含糊,有的书谱上只是讲解了眼、耳、鼻、舌的内敛要领,似乎站桩便是站着不动,附会上佛道的入定之说,好像一动不动得越久越好,这是误导。站着不动,只能令肌肉苦楚、精神挫折。”这一节将武术中桩功的秘密透露出来,桩法是活动的,不是静功而是慢练。


我为这本书痴狂过,默默惊叹,愿来真实的江湖是这等的惊心动魄。


电影《师父》的可贵是,朴素的叙事方式,还原了南拳北传的一段天津卫往事。如果说,在电影的行当里,李安的《卧虎藏龙》是油画,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是写意,那么徐皓峰就是工笔素描。有趣的是,徐皓峰是《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看来他也蛮契合印象写意的气质。


《师父》算是硬派武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倭寇的踪迹》与《箭士柳白猿》。早期的电影太拘谨,偏枯涩,气象未开,好似一朵花,芬芳却不丰腴。《师父》是一部用力均匀的电影,有平衡完整的美感。许多国产电影的命门在于,前半部发招太猛,后面接不住,导演自己把自己圈住了。电影里有句台词,说咏春拳亮相天津,“把我惊着了”。这部耳目一新的电影也把小刀崔惊着了。如果挑刺,就是《师父》的画面感,精致归精致,惜乎没有李安那样恢弘史诗般的视觉冲击。


我很期待,徐皓峰将来可以拍出《卧虎藏龙》之后的经典武侠片。徐导是北影的老师,我有朋友在那上课,称是听徐导的课是学习最大的收获。我没有这个耳福,最近在读徐皓峰的影评集《刀与星辰》,同感兴趣的朋友可寻来看看。


谭维维的逆袭

你的歌单就是你的人生

只有一份工作的时代终将瓦解


邮件交流:xiaodaocui@gmail.com 问题不限,来信必复。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也许你会怀念通信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