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我尝试这样种菜:水肥窗口+清水滴灌无土栽培班我爱菜园网

 vsli 2015-12-26
 闲不住的陆老又搞新花样了。先看一张图:



这是我在北阳台的一个试验盆。花盆面外周密植一圈红薯苗。花盆中间,放有一个营养钵,是用来加肥加水的。我叫他水肥窗口。想用他来解决小空间基质培密植时,基肥不够追肥困难的问题。北阳台光照不足,效果不显,这盆放弃了。既然有想法了,就不会仃下来的。试验还得继续。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基肥追肥都用固态肥料,平时只淋清水;儒风柱、管道水培以及管道基质培却是“源源不断”地从外部供给无机或有机营养液。前者要求的是较大种植空间;后者仅仅种在一条管道中。各有长短。 取前者的固态肥+清水,取后者的小空间+“外部供肥”,把两者结合起来,我自创了一种种植模式:“水肥窗口”+清水滴灌。在一个小空间搞基质培密植,留出一个“水肥窗口”,定期放入固态肥料,再浇灌清水,清水浸润肥料,渗下去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营养液了。这既是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小型化”,又是学管道小空间栽培的“外部供肥”,应该算是二种种植模式的特异组合吧。
      我在楼顶实施的是用以前试种过菜的倒扣花盆。以前用倒扣花盆搞“立体”种植,一个花盆周边加顶上种了十几棵菜,由于过于密植,基肥不够追肥困难,长得不匀也不好。
   我这次是在倒扣花盆的外周边四个孔里种了8棵红薯苗,一个直径20左右的花盆,能种好8棵红薯苗,应该也算是密植的了。把“顶”留出来,作为“水肥窗口”使用。定期放入自己堆制的有机肥,再加点尿素。为此,还专门安装了滴灌系统,每天除了早上一次大水喷淋之外,滴灌系统每天还自动定时实施8次滴灌,每次15分钟。滴灌的清水,流经水肥窗口的肥料,渗入到种植基质中。

这是留有水肥窗口的倒扣花盆,边上种了8棵红薯苗。5月1日扦插,这是5月6日已经生根成活了。


扦插20天后的红薯苗(这里是二盆的图)



   上面图示,一个小花盆,种8棵红薯苗,20天能长出那么茂盛的薯叶,对我来说,已是一种惊喜的收获了,是我以前花盆种红薯苗所没见过的。我去买红薯苗秧时,卖秧的听说买来种的就问我:“你有地?”我说?“种花盆。”他说:“种花盆摘不了几多的。”他说得没错。红薯苗属长周期作物可多次摘叶,生命力强,无限生长,长得快,茂盛,需水肥量大,花盆种植很难满足他的营养需求。卖秧人对花盆种植红薯苗的否定,却让我更坚定继续试验的决心。这,正好用来试验我这种方法的水肥供应能力,还能看看我的种植模式到底能走多远。
   第一茬,由于扦插生根,到20天才采收。自此,采收当天放一次固态肥,过五天再放一些尿素,再过七天采收。十二天加肥二次采收一次。现在已经采收三次了,一次比一次长得茂盛,而且还在继续“疯”长。第三次采收,仅一个花盆薯叶的下锅量就有253克。第三次采收后,仅仅五天,又是一派茂盛繁荣的景象,毫无疑问,到十二天第四次采摘肯定又是一次丰收。可以看出,这多次的薯叶采收,应该是“水肥窗口”源源不断供应“营养液”的结果,决不是小小花盆本身所能承载的。
    水肥窗口+清水滴灌,看来真可以解决小空间基质培密植的水肥供给。
    这种种植方法采摘的红薯叶应该属于纯正绿色了,叶子上除了清水和每天喷淋掉的尘埃之外,其他东西一样都不沾。
    这种种植模式,把滴灌调整好,应该更适合“懒人”操作。十到十二天,摘一次叶施一次肥,其他时间连看都不用看。
    小空间密植,只淋清水,是否更适合阳台种植?
    我想如果在管理上再下点功夫,比如适时“修枝”,滴灌时间调整,肥料合理配制等,这种模式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下面就将三次半采收前后的图片发一下,可以看出种植效果。

接上面的图。这是5月20日第一次采摘后二天的样子。8棵苗已经发出不少侧枝了。


6月1日,过了12天,又是一次丰收景象。


6月1日第二次采收后的样子。发出的枝丫呈“几何级”的增加,已看不出原先8棵苗的影子。


6月13日,第三次茂盛的样子。


6月13日,第三次采收,我只摘叶不摘嫩尖,有意增加下一轮的生长点,看看结果如何。
.

6月18日,这是采摘后仅仅五天,已经达到茂盛的程度了,到第十二天的丰收景象已可想像得到。第四次采收时,一定得好好修整枝条,生长点“几何级”的增加,我怕连我的水肥窗口也承载不起。



   其实,实际用起来,是可以随意变通的。水肥窗口可以到处加装,可以形形式式,所起作用都是一样的。

空间不够,叠上一个花盆就是水肥窗口。 这是想试小花盆倒扣过来搞“立体”密植,上次没种好,有点不死心。一个花盆,整了8个窝,每个窝撒了一撮鸡毛菜种,这次想试试水肥窗口解决密植叶菜肥料不足的问题。


这是花盆里面坐花盆,追肥就不会伤到根茎。小花盆种上二棵迷你冬瓜,计划让“水肥窗口”供大四个瓜。看看有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这是我现在种的迷你冬瓜,一棵留二个瓜,一个约4斤重。上面的小花盆看看能不能供出四个这样的瓜。


这是清河式储水盆。大点的花盆,把瓜秧有意种偏一点,旁边挖一个坑也就是个水肥窗口了。


这是福海式储水箱,种了三棵冬瓜。加个塑料篮就算是水肥窗口。大空间种植,水肥窗口+清水滴灌,实际就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种植的基本形式了。我的丰产水果黄瓜用的就是这种形式。


   我的“水肥窗口”+清水滴灌,现在还仅仅局限在花盆之类上实施,管道呢?立柱呢?有机会也想试试。

我先试了一个小小立柱。160的管子,高度530.


种下了,也试红薯苗。3*6,18个种植孔。


也装了一个水肥窗口。水肥窗口+清水滴灌。


效果如何,有待跟踪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