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物流改变菜价

 笑大 2015-12-26

  农超对接模式 李静/绘

传统蔬菜物流模式

    为稳固市民的“菜篮子”,并避免“菜贵伤民、菜残伤农”的情况再次发生。昆明各县(市)区都在联合市内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快社区生鲜超市布点及建设。目前,四个主城区建成的“农超对接”生鲜超市已超过120个。

    农产品进城难

    损耗推高成本

    “晚上进城要第二天才能卖,这菜放一晚就要扔掉不少。”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内,来自嵩明县的菜商胡春贵一边张罗着自己满车的白菜一边说。

    经过一番了解,记者发现由于受到昆明主城“限货令”的影响,昆明周边县(市)区的农产品进城之路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畅。据往返于昆明周边县(市)区的部分商贩介绍,流通不畅也给他们增加了损耗和成本。

    胡春贵介绍,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高峰时段在凌晨3点—早6点,为赶上交易,自己的菜都是提前前一天下午就收购好的,避开了限行时间都是晚上才出发,到达昆明几乎是半夜了,所以通常今天收购的菜,一般要第二天早晨才能在王旗营上市。

    记者看到由于胡春贵的普通农用货车没有保鲜功能,已经有部分大白菜烂掉。“我们也想当天来当天卖,但是现在要是没有入城通行证,载货上了1吨,不管你车上拉的是什么一律是进不来的,不是大公司、大超市通行证还不好办,我现在都没办到。”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内另一位菜商王师傅介绍。

    胡春贵还算了一笔账,从嵩明县到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大约有48公里路,平均每公里需要1.3元的油费,来回共需125元的油费,加上来回60元的过路费、30多元的摊位费。不管自己拉1吨还是拉5吨,这215元都是固定支出,平均下来拉5吨每千克白菜的运输成本为0.043元,而拉1吨货每千克白菜的运输成本就高达0.215元,所以用小车拉少量货当天来回也不划算。“虹桥市场虽然不限行,但是那边人没有王旗营多,所以我还是宁愿在王旗营等一晚,烂掉的损耗就加进菜价里,总比在人少的地方卖不完要强。”胡春贵坦言。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外蔬菜流通领域的损耗率在1%以内,而我国则超过了1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蔬菜仅在中转运输、存放中的损耗量就高达上亿吨,无形中加重了蔬菜流通成本和终端菜价。由此可见,为了尽量降低流通环节造成的损耗,现有的蔬菜储存及物流模式已急需变革,才能满足蔬菜经营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