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楷书习字帖

 百了无恨 2015-12-26

学习书法,临习碑帖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可是上下几千年,碑帖数万种,究竟从何学起,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纵观书法名家的成才之路,有两点是必须引起注意的。一,他们都是临古代碑帖,很少学当代书家的字。二,古代碑帖中,他们又非常注重临习名家、大家的名帖。

  唐代楷书法度谨严,笔力遒劲,名碑荟萃,名家辈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是唐代书法名家中的佼佼者,他们创造的欧体、颜体、柳体、褚体精妙绝伦,成为楷书艺术史上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元代赵孟頫虽出世稍晚,但他所创造的赵体洒脱圆润,道劲飘逸,元以后的楷书大家很少能望其项背。所以我们就以这5位楷书大师有名的原帖为主,编写了这套《中国书法教程》丛书,其中有《颜真卿楷书习字帖》、《柳公权楷书习字帖》、《欧阳询楷书习字帖》、《褚遂良楷书习字帖》、《赵孟頫楷书习字帖》等5种。

  《欧阳询楷书习字帖》是以欧阳询的《九成宫碑》为蓝本编写的。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长沙望城县书堂山)人。隋朝时为太常博士,入唐累擢给事中,历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官银青光禄大夫,故人又称。率更、“渤海”。父名纥,为陈广州刺史,晚年遭朝廷猜忌,以谋反罪被诛杀。欧阳询本应连坐,后侥幸逃脱,被父亲的老朋友尚书令江总收养,教他读书写字。 

 欧阳询虽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敏悟绝伦,过目不忘,读书一目数行,而且非常勤奋。据说有一次他看到一本《指归图》的书法秘本,咬咬牙用三百缣把它买了回来。原来这是一本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书法的启蒙读本。他高价买回这一稀世珍本后高兴得合不拢嘴,埋头研究了一个多月,书遂大进。又有传说他曾宿于索靖书写的一块碑前观摹三日,寝食俱忘。

他在《用笔论》中说:“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异民间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这恐怕是他自己学习古人书法的真实写照。因而他“八体尽能,笔力劲险”,人们常以得到其尺牍文字为极大的荣幸,连高丽国也非常重视他的书法,曾经专门派使者来求书。据《新唐书》记载,褚遂良曾问虞世南:“我的书法与欧阳询比究竟孰优孰劣?”虞世南答道:“我听说欧阳询写字从不选择纸笔,而挥洒自如,你做得到吗?”。

欧阳询在书法实践上声名显赫,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的书法论著,传有《八诀》、《三十六法》、《用笔论》、《传授诀》等篇。其中《八诀》与《用笔论》是讲书法用笔的,《三十六法》是讲书法结构的,《传授诀》则是讲如何临摹的。但《三十六法》一篇中有“高宗书法”、“东坡先生”等语,恐非唐人所撰,其他几篇却是比较可信的。

欧阳询不但在书法上妇孺皆知,在文学上亦有很高的造诣。据《旧唐书》说,他"博览经出:尤精三史”。武德七年(公元624),诏与裴矩、陈书达撰《艺文类聚》一百卷。

但他体力衰弱,经常生病,晚年又得脚气病,于贞观二十年(公元 641)病死。本年 85岁。

欧阳询有四个儿子,死时四个儿子尚小。最小的儿了名通,字通师,欧阳询的夫人徐氏非常贤惠。亲自教以父书,又怕他懒惰,常给他钱要他去市面上购买其父欧阳询的遗迹。小儿了买来后刻意临仿,书法艺术突飞猛进,后与父齐名,人称“大小欧阳体”。因慕欧阳父子之名,郑板桥曾到书堂山凭吊,并有咏书堂山诗一首:“麻潭长耸翠,石案永摊书。双枫今夹道,桧柏古连株。稻香泉水涌,洗笔有泉池。书堂称故址,太子号围圩。"麻谭现在叫作丁字湾,桐叶滴翠,古柏参天,泉水淙淙,山道弯弯,风景美丽极了,古时尚有欧阳阁,今仅存遗址。

对于欧阳询书法的渊源,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欧阳询之所以能以应态精密,峻挺脸峭的欧体,在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绝不可能是只临一家之帖的结果,笔者认为,欧阳询不仅学过王羲之,观过索靖书,曾师从刘珉,临伤贝文渊,而且在秦简汉隶,南帖北碑上下过很深的功夫,博采各家之长,出新求变,融会贯通,才形成了风格迥异、超逸绝尘、领百代楷书风气之光的“欧体”,欧体揩书不管是结体还是用笔,都堪称独步初唐,雄视千古。

从结体上看,虽中宫紧密。而长竖,右撇、戈钩,却又向外开张,横平竖直,似乎平平谈谈,但却处处给人以峻挺险峭的感觉。字形虽长,但由于笔画的巧妙配合,整体又显得稳如泰山,笔画不倚不附,似平静如处子,但每每却可显示出动态的美,所有这些,都可可以在简单的四句话来概括:寓紧敛于疏宕之中,藏奇崛于方正之内。在高耸中显示着沉稳之态,在静穆中显示出飞动之势。

欧阳询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书断说他"八体尽能,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可惜他最精彩的篆书、飞白作品早已散轶。但从现存欧阳询的书迹看,他却是以楷书为专长的。他传世的楷书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皇甫诞碑》和《虞恭公温彦博碑》等,其中以《九成宫醴泉铭》最负盛名。

《九成宫醴泉铭》简称《九成宫牌》,刻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金碑24行,每行49字。原碑今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天台山。此碑为欧阳询晚车奉敕之作,所以写得遒劲险峭,富润爽健,结构以纵取势,寓险于稳,中宫紧密,左敛右展,用笔方劲浑厚,干净利落,长短参差,变化无穷,其艺术水平不仅在唐代首屈一指,即使在整个楷书艺术的长河里,也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为了使读者对欧阳询的楷书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本书从用笔,结构,意法,创作等方面,按照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欧体揩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与说明。为了方便读者临摹,我们尽可能地选用原帖中清晰,美观,易认的字,同时将原帖中的黑底白字还原为墨迹,并将其放大。

为使把本帖尽量编写得完美一些,我们曾数年构思,几度易稿。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我们恳切地希望读者能直接了当地提出来,以便再版时改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