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艾灸不能“包打天下” 冬天来了,艾灸火了,低温烫伤上医院的也多了 ![]()
天气逐渐转冷,又到中医调理养生旺季。细心市民会发现,很多机构悄然的兴起“艾灸”疗法。在数九寒冬,点燃一支艾条,既给身体增添温热,又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裨益不小。 不过,有网友将艾灸传得神乎其神,以为什么病都可治,小到感冒头痛,大到乳腺增生、不孕不育,甚至是癌症,都能通过艾灸治疗或改善症状,甚至网传艾灸温通经脉,可改善性功能,真有这么神奇?本地中医专家们温馨提醒,艾灸只是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一些因温热所致的病,切忌用艾灸治疗。 艾灸走进各种“疗养所” 成“包治百病”新宠儿
本月初,81岁的祁爹爹在一家医院看望老战友。出门后,有个小伙子递过来一张传单,上面介绍在蔡甸区有个敬老院,不仅可以住,还可以调身体、治病。因为自己有点老年痴呆,时好时坏,老伴身体也不好,于是他们两个人花了400元去体验了三天两夜。 伙食不错,尤其是工作人员将自己当亲人一样照顾,爷爷前奶奶后,无微不至让老两口倍感亲切。住的地方虽然小了一点,但有个单独的地方专门“治病”,尤其是用的还是中医疗法,如艾灸、敷贴等,在工作人员的招呼下,他体验了一次艾灸,能治老年痴呆,老伴的血癌也能调理,听上去很“美丽”,于是他没看清合同内容,甚至连前面条款没看到的情况下,签下了大名,花了29800元成了会员。等住进去才知道,调理一次从几百到4000元不等,2万元根本就做不了几次。 无独有偶,光谷的小徐两年前生下了儿子,之后总觉得没恢复,不是这里酸就是那里不舒服。在做美容的时候,听人介绍说了艾灸,于是她决定试试。在没任何诊断或把脉情况下,工作人员给她进行了艾灸。做了几次后,她莫名其妙流鼻血,起初以为是血液循环加快正常现象,最后受不了去了医院,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体质并不适合做艾灸。 艾灸造成的低热烫伤 在医院并不鲜见 何婆婆是多年的“老寒腿”,看电视上有人用艾灸,竟神奇地治愈,她在自己家也做起了艾灸。可才做三次,就烫出不少水泡,甚至有的水泡还流脓了,但网上说“越起泡越有效”,她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其实在医院里面,这种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烫伤”的还真不少。 “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起泡或流脓是排毒表现,但由于自行艾灸难以把握起泡的程度,对皮肤损伤过大,可能造成其他问题”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周仲瑜教授介绍,艾灸以艾绒为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熨。常用的艾灸分为艾炷灸和艾条灸。 现在普遍推荐温和的艾灸,以不起泡为宜。一般在半小时左右,与身体相距约3—5厘米,具体以个人耐受能力为原则,不必强忍疼痛。如果灼烧感很明显,应该随时调整,比如离身体再远一些或停止治疗,以免弄伤皮肤。还可借助艾灸盒等外用器具来减少损伤。 艾灸不是万能的 也有很多禁忌 “艾灸有很好的防病、治病功效,但也不是万能的,有其适应病症。”普爱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雷红介绍。 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冬季常见慢性病;还适合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对于免疫力低下等,有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对夏季已做过“三伏贴”的患者,有巩固和加强疗效作用。 至于有的“近视、整容”等治疗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艾灸四季皆可应用,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发挥温通温补效应,达到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不过,在使用艾灸前,要先到正规医院辨识体质,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艾灸部位和适宜的灸治时间,而不是盲目在家里自己艾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