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西安拳法风格特点及演变

 轩辕道斋 2015-12-28



  1.发劲松、净、狠、透、意足、神充、灵脆。


  2.反应灵敏、迅速。


  3.纵向、横向放松,螺旋拉长较多,横向力发出较易,如单鞭、回身肘。


  4.不因形害气,注重一气流行,气贯全身。重拳论,更重实际效果。


  5.重视意的领先贯注,神的展现。“意在拳先,心往、意想、形动、神随。”深挖陈氏太极的内涵:大脑指挥下的意气运动,高级阶段以练神为主,心静神自凝,神凝气自聚,气聚丹自成。抓住了陈氏太极拳的精髓,以松、净练神,祖窍放光,以神统领三丹,三丹不练自练。


  6.身法中正,内涵深刻,名家真正做到不容易。中正也分层次,有身法的中正,精神的中正,内气的中正。宇宙与人身有一条无形的垂直线,每个人只能通过锻炼接近它,这个接近是无限的,名家也有层次之分。王老师的中正已达到神气通顶,顶劲虚灵,中脉贯通,使全身之气下沉,上虚下实,内行人、有修为的人才能看出,感受得到。看王老师练拳的都有这种感觉,气无滞,全部松沉到腹部、脚下,上身干净、松灵、松的透。只有松的透,顶劲领的好,才能发的透,才能达到迅、猛、灵、脆的境界。


  7.注重内气的修持、培育、养护。太极拳本质是鸿蒙一气而已,只在形上下功夫永远只能是下乘功夫。而王西安老师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如采气功、桩功、静养。看他的拳势运行,感觉内气鼓荡,充满动感,生动活泼,生机无限,如破土的萌芽,如雨后荷叶,清新灵秀。


  8.以身领手,幅度大,有卷有放,内不动外不发,节节贯穿,柔若无骨,收放自如。中轴不晃不摆,只左右旋转,内气潜转,以气催形,松沉兼备,处处松沉,处处虚实鲜明,任何一点都有虚实。这是王西安老师长期刻苦磨练,朝夕体悟的结果。


  9.注重拳架放大,拉长到极限。特别注意双胯根、双肩的训练,尤其是胸椎、胸骨的训练,吸、收、开、合自如。一般名家虽然懂,但能在练拳中用身体体现出来这一点的不多,而且层次也不同。太极拳是用身体来演示宇宙变化规律,表达周易的哲学,没有一定苦练和悟性是出不了这种东西的。王老师说过,“练啥有啥,不练啥没啥。”我在这里要补充一句,没有灵性、悟性,不全身心的投入,练拳是不会产生灵感,也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王老师是武术天分极高的人,视拳为第一生命的人,才会有如此境界。


  10.心胸宽阔,身有傲骨,品德高尚,一身正气,练拳就不会小家子气。拳有32品。观王西安老师练拳,你会体察到他奋斗的一生,传奇的一生,朴实无华的人品,不事张扬的个性,没有傲气却有傲骨,不在人前矮三分。他的拳架,青年、中年、老年时期各有不同的内涵,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大气雄浑,中正安舒,舒展大方,无畏无惧,从容不迫,没有过多的小动作,不拖泥带水,直抒胸臆,酣畅淋漓,舒缓柔和,发劲迅猛灵脆,忽然撒开都是手,刚柔俱混,一片神行。就像行家评论说,“看了王西安的拳,胸中淤结,顿时化开,心旷神怡。全身关节舒展,从头舒服到脚底。”如旅途劳顿之人坐下喝了一杯上品的好茶,氤氲茶香打着转从胃里冒出嗓子眼,爽!如余音绕梁三日,袅袅不绝。如孔子说,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看了王老师的行拳,像开启了一坛存放多年的老酒,醇香无比,回味无穷。画龙画虎难画骨,王西安老师的拳外形易学神难学,所以国画大师齐白石说,“似我者生,像我者死。”太极拳是借假修真,借形修精气神,能做到内在精神气质像王西安,很难。


  11.王西安老师的拳架简约凝练之中透着典雅高贵,洗尽铅华,尽显朴素。大道至简,一举一动却内涵生机无限,简单之中有复杂,不变之中有万变。他常说,“太级拳练理,不练力;练意,不练气;练筋,不练肉;练劲,不练招。” 八面支撑,没有瘪凹,形简意充。虚空处也有无尽的拳意,空而不空。形繁意简,形简意繁。太极拳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寥寥数笔大写意,空白处才能给心意留下发挥的空间。


  12.观王西安练拳,他轻轻运行时像杨柳一样随风摇曳,像荷花一样芳香清新;他势势中定时像青松一样庄严恭切;他发劲时,像闪电一样迅猛;他发声时像虎啸山林,夺人心魄。他练拳的风格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早期透着强烈的技击意识,中期呈现王者风范,晚期透着空无,不着象,心无一尘,不犯执着,明心见性,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无意方为真,已达到以武演道、天人合一的境界。理易懂,拳难练,把拳练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全国没有几人。拳者,天理也。早期人练拳,晚期拳练人,与道逐渐融合,离拳圣的境界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