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鉴塘的太极拳境界观

 tjboyue 2020-07-05

张鉴塘先生(1872—1946)又名健堂,河北祈州(今安国县)人。张鉴塘少年时即东渡日本,学习医学,归国后任京师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前身)教授。

张鉴塘因患肺结核,虽身为医者,却医治无方,肺结核在当时是绝症。后经友人介绍,张鉴塘到京津武术名家张占魁处学拳,经过不懈练拳,肺结核逐渐好转,最终得以痊愈,张鉴塘从此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张鉴塘三十岁丧偶,之后未再娶,以全部精力致力于内家拳之研究。他孑然一身,寓居于陶然亭佛寺中,日与老僧谈禅,研究佛法。他对形意、八卦、通背,太极诸拳种及长、短器械均有涉猎,研究颇为深入。

张鉴塘对于太极拳与佛家养生功法尤其看重,身体力行,勤练不断。在他的居室里,唯有八仙桌一个,木椅两把,蒲团一个,并无床榻与卧具。他夜不卧寝,坐禅至天明,坚持二十余年。

他对太极拳有颇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太极拳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太极拳的筑基阶段。是知己的功夫。通过这一层次的锻炼,使精神意识、内气运行与外形动作达到初步的协调统一。四肢运动做到意动、气动、形随。要求意静、形正、气顺,最忌烦燥,燥则心动,心动则气散,气散则神乱。走架时,动作既要缓慢、柔和、开展,又要沉实有力。好像全身沉浸于深水或泥浆之中,每一动作都要克服相当的阻力,如同缓缓将泥水推开一般,在神气上也要表现出来。

第二层境界是“换劲”。劲不同于力,比力要复杂得多。劲的基础是气,通过以意念控制形体获得。在走架中要体现劲的作用,形成了动作中的气势,虚灵于中而威严于外。神,势,劲三者合而为一。这层境界渐渐进入了紧凑轻灵阶段,要虚实分明,开合有效。这一阶段练的是致用之功。

第三层境界是太极拳的高级阶段。人的精神气质通过锻炼而得到变化,恢复其本来自然之真,进入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此时神意统一,形与势合,气与劲合,虚灵之极,能适应客观形势,顺乎自然感应而作出动作,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境。达到了形正体松、势圆开展、形势相合、全体透空、形气相依、神形俱妙。意与气高度统一,行气与走劲运化平衡,在应敌技击中便有出神入化的妙用。

张鉴塘的太极拳境界观
张鉴塘的太极拳境界观
张鉴塘的太极拳境界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