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合考纲,由六年部分区一模联考卷谈15学年一模(5)几何综合问题

 我心飞扬695 2015-12-28
由于上海各区初三上期末考试大多统一命题、同一测试、统一阅卷,其分数不论对于自身定位还是重点高中的“自招”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间将其称之为“一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浦东、杨浦、静安、黄浦、闵行等区的数学一模采用联考的形式即用的是同一张试卷,民间将其称之为“一模联考卷”。
这张联考卷也伴随了草根连续六年的初三教学生涯,在我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虽然今年这些区不再联考,但我依旧认为这六年的试卷是研究“一模”的最佳范本,为了纪念这套具有“历史价值”的试卷,为了给大家一模复习提供更加直接的帮助,小小草根的我将结合“中考考纲”为大家展开这六年的风云画卷……
(本系列共分五讲,① 相似三角形;② 锐角三角比;③ 二次函数;④ 函数综合问题;⑤ 几何综合问题)
第5讲 几何综合问题
2010年1月第25题
简答
微评
本题的最后一问是很典型的相似三角形分类讨论问题,遵循着“找等角”→“找不等角”→“确定对应关系”的脉络,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2011年1月第25题
简答
微评
本题的第2问是一个很经典的几何模型,我称之为“梯形双八”,其重要结论是“BQ=CG”
本题的第3问中处理“PQ=GQ”时,不要急于打开(11-3x)^2,利用“5、12、13”是勾股数,继而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处理为宜
2013年1月第25题
简答
微评
本题的最后一问是很典型的相似三角形分类讨论问题,遵循着“找等角”→“用代数式表示夹等角的两边”→“根据对应关系,构造两个方程并求解”的脉络,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2014年1月第25题
简答

微评

本题的第2问看似是“等腰讨论”,但由于“钝角”很显著,所以根本上是点在线段和线段延长线上的讨论
本题的第3问是典型的“直角问题”,这类问题一般的解题策略是,由直角寻找等角,由等角构造相似,今后本平台还会详细论述
2015年1月第25题
视频解答

深入解析
① 六年25题除2012年是函数综合外其余五年均为几何综合问题,五年中两年相似讨论,一年基于平行线的比例线段问题,一年与垂直相关的问题,一年是等腰讨论问题。

②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运动中的直角”问题、2015年“等腰讨论”需要进一步转化确实有些难度,给人感觉近些年一模压轴难度在提升。

③ 需要看到,压轴题的前1到2问都不难,不要轻言放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