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报

 陈千上万 2015-12-29
阅读贵在走心静心

    白  水

    12月是“全民读书月”,长沙、株洲等地的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阅读和送书活动,让广大读者度过一个充实的读书月。

    我国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以及社会各界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形成了一种促进读书的公共舆论与社会氛围。据介绍,总体上我国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比2013年减少了0.21本,人们读书的数量呈减少趋势需引起重视。阅读作为一项精神知识工程,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要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作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强力措施。

    当前,在人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现实背景下,我们更需要重视阅读问题,使全民阅读风生水起,提升国民素质。文化是民族不亡之魂,共同的价值观是社会和谐之基。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阅读文化经典是无声引领、易于接受的方式。生命有限,熟读经典可直探人性本原,汲取人生智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尤其需要加强精神的引领与文化的建设,需要营造出全民良好的精神新状态,让人们拥有平常心、进取心、自信心,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将人们长期以来更多地对外在的物质的关注,引导到对内在精神的渴求,赢得挑战,收获幸福。

    阅读对于人生十分重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将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人的心灵复苏和成长需要知识的唤醒与滋养。阅读会给人的心灵形成冲击,可以唤醒濒临麻木的心灵;阅读成为最简便的教育手段,对每个人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真正的经典啃读,是一种形成信息整合的有效方式。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读书,他的世界就像纸一样单薄。

    读书是个人行为,动力来自人的内心。外界力量去促动,或许可见一时之效,但不能长久。因此,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调整阅读态度至关重要。时世喧嚣,坚持阅读贵在走心静心;不因社会压力增大、节奏加快而借口没时间、没精力去阅读经典。人们在为自己创造更好物质条件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放任生活变得浮躁甚至浅薄。阅读是很容易被忽悠被遗忘的事情,特别是在电子视觉冲击下,“快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使得公众阅读“去经典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让我们的文化面临碎裂的危险。要变“让人读”为“我要读”,从启迪人们的阅读意识、引导人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人们的阅读动力出发,通过阅读点亮心灵的智慧之光,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增强各种能力。这需要我们大力宣传爱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先进典型,激发民众的阅读热情;需要我们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推进全民阅读的工作机制,营造出更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