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詞林探賾》二事

 百城主人 2015-12-29

 

  《詞林探賾》一套兩冊,以正體字排印。作者鄭紹平定居地包括香港和澳洲。

 

  作者一再提及,漢語四聲陽陰的學習掌握,可以通過擇用吳、閩、粵三地其中一地的方言字典來解決,尤其是國語人要重新認識入聲,最好學習一種南方方言,「楚、吳、閩、粵」四種裏一種即可。這樣可以親自體會一下文字長短律與抑揚律在文辭中表現的情緒,更好地形成自己詞作的風格與神韻。這也是為甚麼明清兩代北方的達官貴族學詞要有意識地尋找機會到蘇州或廣州長住,如楊慎、納蘭、顧春等。

 

  是書作者也認為(其他持同樣論調之學者有洛地、鄭孟津)宋代對於一個詞牌是沒有統一的樂譜的,只有統一注明的宮調和骨幹音譜。他認為「姜夔的十七首遺譜,也只是記錄了骨幹音,並不是真正的樂譜。」他又認為詞樂其實不曾失傳過,並謂:「實際上南宋樂工重視的是口傳心授的骨幹音樂譜,這些骨幹譜在歲月的潛移默化中默變成了崑化後的南曲。」

 

        ※    ※

  是書分六「略」,

學詞說略

唐宋詞紀略

填詞要略

清詞概略

犯調節略

詞調規略

書中論述,文辭、聲律、樂理並重,對小弟而言,後二者頗是難啃,惟願在漫長歲月中,重讀又重讀後,慢慢消化吸收得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