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招记住文言文词汇

 昵称2530266 2015-12-30

关于记忆这个话题,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得到过一些记忆方法的信息,比如联想记忆、理解记忆、记忆宫殿等等,市面上的那些记忆法课程也是多如牛毛。在此咱就不班门弄斧了。今天主要针对文言文当中的词汇特点来探求更加具体可行的记忆方法。

首先来看文言文词汇的记忆和其他内容的记忆,如英语单词记忆等有什么不同。文言文词汇的记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与现代汉语拥有一个共同的广义语言环境,而现代汉语的语境则可以还原到我们生活当中的语境。也就是说,记忆文言文词汇完全可以与我们生活经验相结合。我认为这是文言文词汇记忆与其他内容记忆的最大不同之处。

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文言文词汇记忆的这一特殊性得到一些更有效的记忆方法。结合我个人的学习和教育经验,跟大家举例说明我的记忆方法,供大家参考。

1、记忆词汇一定要结合相应的例句

相信这点大部分老师都强调过,大部分同学在实际操作中也是这样进行的。这样操作的最大益处就是能结合汉语语境及实际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到更加牢固的记忆效果。不过往往当我们跟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后,都会吓着学生。他们会想:这么多字词,每个字都要记一个甚至更多的句子,那得有多少啊!但如果我们跟学生再简单地算一笔账,就能让他们放心了。

以高考标准为例,考纲明确提出来的需要掌握的词汇也就300个(实词300个,虚词18个,其中熟练掌握的实词只需150个)。平均算每个词汇有三个意象,需要结合三个例句,也就不到1000个句子。三年下来,平均每年只要300多个句子就好。而一年光吃饭就要吃多少顿啊。300个句子就是300句话,一年说三百句话,那实在少的可怜了。所以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同学们,这个真的不难!

克服了同学们的恐惧心理后,就可以告诉他们记忆的具体方法了。比如记忆“诚”这个字,有两个重要意思,一个是“实在”,一个是“如果”。那么记住两句话就好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和“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这两句话本身就不难记,更何况这两句话都是藏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里的,记住这两个故事这两句话就更好记了。这种方法无论是记忆实词还是虚词都适用。

2、结合成语记忆文言文词汇

开头说过,文言文和现代文是有一个广义的语言环境的。说的通俗点,都是汉语。只不过是汉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式而已。现代汉语有一部分语言使用习惯是从文言文传承而来并保留至今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语。换句话说,成语当中很多字词的意思都从文言文中来的。而成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或者说话都是经常用的,可以说是大宝天天见。可想而知,如果能结合成语使用的经验来记忆文言文词汇,效果一定是很牢固的。

举几个例子,“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完全”,在成语“锋芒毕露”中就是“完全”的意思;“东临碣石”或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临”,和“临危不惧”中的“临”是一个意思;“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和“莫名其妙”中的“名”是一个意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假”和“不假思索”中的“假”是一个意思等等。以上举得这几个成语都是同学们常学常用的成语,不过我想很少有同学能把这些成语和文言文联系起来吧。

所以在我们学某个字词的意思时,如果能结合某个成语来记忆,将会取得很不错的效果。相信有同学会担心:词汇那么多,都会出现在成语里面吗?或者我想不到某个字词出现在哪个成语里面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有两点:第一、就我的经验来说,不说全部词汇,也不说大部分词汇,至少很有一部分的词语都能在成语中找得到。只是你愿不愿去找,去想的问题,大家可以试着找一找某个词汇是否出现在某个成语里面;第二,这种方法只是记忆文言文词汇的辅助方法,不是说用了这种方法,那么文言文课文你就可以不看不记了,记忆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基础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备注:这种方法更适合记忆实词时使用)

最后多说一句:记忆是有方法的,同时也是没方法的。如果你肯去记,怎么都记得住,只是效率高低的问题,记忆方法只是能帮助你提高效率而已。

如果你不肯去记,叶良辰同学已经告诉我们了: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你记不住,而你,却无可奈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最有趣、有料的文言文课程,跟大王老师一起轻松幽默学文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