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顾名思义,就是服用了可以有助于头发变得乌黑,它的功效在中国老百姓中是很有口碑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头发的润泽或枯槁等生理变化和肾中精气的充养密切有关。何首乌经炮制后味由苦涩变微甘,起到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 然而,去年何首乌却“惹祸上身”了!!! 今天我们就说说何首乌的那些事儿!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何首乌久服此药而得名。相传,何首乌乃顺州南县人,祖父名叫能嗣,父亲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何田儿,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年58尚未娶妻。有一天夜里,他酒醉后睡卧于山野间,朦胧中看见两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何田儿甚为惊异,赶紧连根掘回,请教老先生之后将所挖之根捣为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以酒送服。一年后原已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油亮,原已苍老的容颜变得光彩焕发,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内,生了好几个男孩,于是将本名田儿改为能嗣。从此以后,他家即将此药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为了纪念这种植物,给自己家带来的香火不断和长寿,何田儿将小孙儿的名字取名为首乌,首乌依祖辈之法亦服此药,虽为百岁老人,头发却乌黑如漆。 性格:苦、甘、涩,微温。 千百年来, 何首乌都是乌发的佳品。这可是有历史考证的呦 → 《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何首乌)名,亦曰马肝石。 可为什么这样的好药却成了国家相关部门监控下的有毒药??? 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曾发布用药风险提示,今后保健食品中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不得超过3.0克,肝功能不全者和有肝病家族史者禁用。也不宜长期服用。一旦服用何首乌后出现了皮肤发黄、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之后有些文献把何首乌放到了肝损害中药的第一位,这确实也让临床上惯用何首乌来治病的中医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好的药怎么就成了罪魁祸首了。 何首乌会引起肝功能损伤究竟为哪般?国家相关部门既然花大动作颁布了相关规定,就必是千万思量之后,作为中医实践者应该引起重视,但同时也应多思考一下,完全遵照执行固然值得商榷,但无视规定,固执我行也是不可取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弄清楚这毒究竟毒在什么地方了? 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原评审专家邹燕勤教授表示,她和父亲邹云翔两代行医,临床用制首乌加起来80多年,治疗不少慢性肾衰竭的病人,没见过有肝损害,包括近10年临床用制首乌后检测肝功能也未发现。 但邹燕勤教授口中不会出现肝损害,也是有严格的条件的。 用黑豆汁或者黃酒蒸24~48小时,经过以上炮制的制首乌入药后再经过高温煎熬后,所含成分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化合物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大部分已去掉了。临床不用生首乌。制首乌有养阴补血滋肾的作用,还有通阳功能,在平补肾阴中没有地黄滋腻之弊。 邹老使用制首乌,都是在复方用和其它中药一起辨证配伍使用,如将健脾补肾药、补气养阴药、益气活血药等辨证配伍使用的。并常在君臣佐使配伍中,加入绿豆衣和生甘草、或黑穞衣,也许有一定的解毒保肝作用。单独用制首乌、生首乌也可能会有毒性(但邹燕勤教授表示没这样用过)。 所以,何首乌事件出现后,病人出现肝脏损害现象去看医生,医生首先会问,你有没有吃过何首乌?如果得到肯定答复,就把肝损害全部怪在了何首乌头上,这种现象确实是不公平的。在很多中医的眼中,制首乌还是一味物美价廉的好药。 面对首乌,中医们说… 这天,不知谁在圈里将何首乌的“罪恶”重述一遍,立即引起一帮中医人士的讨论,且让我们听听医生老师们都怎么说!何首乌今后究竟用还是不用?怎么用? 培基堂主肯定了何首乌的药用价值,也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泰同和老师指出了首乌毒性鉴定需要数据支持 悟空老师一针见血指出何首乌被判定有毒,是因为现代制作方法所致 席庸先生详细说明了何首乌的炮制方法,并表示中药学在此可以做些研究,用数据说话。 炮制用上好黑豆、黄酒浸一天一夜后上蒸笼,文火蒸一天一夜,而后阴如此三次见一次太阳晒一下。这样的程序连做三次是谓九蒸。 九蒸后首乌掰开其横截面如阿胶状为标准,这时的首乌方有补益肝肾功能。诚如所言,炮制不到位而致肝损伤,这种例子很多导致中药中毒事件越来越多影响中医疗效及声誉!大家得重视炮制!中药学在此可以有大发挥,如以生首乌、三蒸、六蒸、九蒸及高压汽蒸的首乌做药物鉴定,拿出数据来说话。 任之堂主人余浩老师则给出了临证中对付“非九制”首乌的方法 --编辑:芃芃--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大家的辛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
来自: zhangshengli86 > 《每日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