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何首乌之毒 | 每日一药

 zhangshengli86 2015-12-30


何首乌,顾名思义,就是服用了可以有助于头发变得乌黑,它的功效在中国老百姓中是很有口碑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头发的润泽或枯槁等生理变化和肾中精气的充养密切有关。何首乌经炮制后味由苦涩变微甘,起到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


然而,去年何首乌却“惹祸上身”了


今天我们就说说何首乌的那些事儿!

药物传说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何首乌久服此药而得名。相传,何首乌乃顺州南县人,祖父名叫能嗣,父亲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何田儿,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年58尚未娶妻。有一天夜里,他酒醉后睡卧于山野间,朦胧中看见两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何田儿甚为惊异,赶紧连根掘回,请教老先生之后将所挖之根捣为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以酒送服。一年后原已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油亮,原已苍老的容颜变得光彩焕发,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内,生了好几个男孩,于是将本名田儿改为能嗣。从此以后,他家即将此药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为了纪念这种植物,给自己家带来的香火不断和长寿,何田儿将小孙儿的名字取名为首乌,首乌依祖辈之法亦服此药,虽为百岁老人,头发却乌黑如漆。


虽是传说,但到底是有些考据的

唐代李翱有《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

医学著作《大明本草》(又名《日华子本草》,五代时期著作)也有记述: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名尔。“


药物名片


大名:何首乌

小名:首乌、地精、夜合、红内消、马肝石

家族: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还有个药材叫“夜交藤”,是何首乌的藤茎)

家住哪儿:主产于河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

长啥样:何首乌药材长得很有特色,表面为红褐色或红棕色,皱缩不平,横切面为红棕色或浅黄棕色。特别的维管束排列形成漂亮的云锦花纹,让人一见难忘!不过市场上多为纵切的何首乌,比较难看到云锦花纹,但是也有特别凸起的纹理。

性格:苦、甘、涩,微温。

有啥用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千百年来, 何首乌都是乌发的佳品。这可是有历史考证的呦 《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何首乌)名,亦曰马肝石。


可为什么这样的好药却成了国家相关部门监控下的有毒药?


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曾发布用药风险提示,今后保健食品中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不得超过3.0克,肝功能不全者和有肝病家族史者禁用。也不宜长期服用。一旦服用何首乌后出现了皮肤发黄、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之后有些文献把何首乌放到了肝损害中药的第一位,这确实也让临床上惯用何首乌来治病的中医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好的药怎么就成了罪魁祸首了。


正确看待何首乌肝损害

何首乌会引起肝功能损伤究竟为哪般?国家相关部门既然花大动作颁布了相关规定,就必是千万思量之后,作为中医实践者应该引起重视,但同时也应多思考一下,完全遵照执行固然值得商榷,但无视规定,固执我行也是不可取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弄清楚这毒究竟毒在什么地方了?


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原评审专家邹燕勤教授表示,她和父亲邹云翔两代行医,临床用制首乌加起来80多年,治疗不少慢性肾衰竭的病人,没见过有肝损害,包括近10年临床用制首乌后检测肝功能也未发现。


但邹燕勤教授口中不会出现肝损害,也是有严格的条件的。

1
要用制首乌

用黑豆汁或者黃酒蒸2448小时,经过以上炮制的制首乌入药后再经过高温煎熬后,所含成分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化合物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大部分已去掉了。临床不用生首乌。制首乌有养阴补血滋肾的作用,还有通阳功能,在平补肾阴中没有地黄滋腻之弊。

2
要辨证配伍应用

邹老使用制首乌,都是在复方用和其它中药一起辨证配伍使用,如将健脾补肾药、补气养阴药、益气活血药等辨证配伍使用的。并常在君臣佐使配伍中,加入绿豆衣和生甘草、或黑穞衣,也许有一定的解毒保肝作用。单独用制首乌、生首乌也可能会有毒性(但邹燕勤教授表示没这样用过)。


所以,何首乌事件出现后,病人出现肝脏损害现象去看医生,医生首先会问,你有没有吃过何首乌?如果得到肯定答复,就把肝损害全部怪在了何首乌头上,这种现象确实是不公平的。在很多中医的眼中,制首乌还是一味物美价廉的好药。

面对首乌,中医们说…


何首乌引发的中医大讨论

这天,不知谁在圈里将何首乌的“罪恶”重述一遍,立即引起一帮中医人士的讨论,且让我们听听医生老师们都怎么说!何首乌今后究竟用还是不用?怎么用?


培基堂主肯定了何首乌的药用价值,也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从唐代发现首乌,一直是养生补血通脉要药,苏州雷允上“首乌延寿丸”畅销数百年,益生无数,现在却被定为“肝病杀手”,医之错还是药之过?临床家用首乌多复方协同使用,我们也需要论证一下,从临床到实验,找出哪些人可用,哪些人禁用。


泰同和老师指出了首乌毒性鉴定需要数据支持

关于首乌毒性的结论,至少应该有样品来源、炮制方法、人群选择、服用剂量、服用时间等数据。


悟空老师一针见血指出何首乌被判定有毒,是因为现代制作方法所致

制首乌没有按照古典医学专注要求来制作,现代多用镁盐及色素完成。


席庸先生详细说明了何首乌的炮制方法,并表示中药学在此可以做些研究,用数据说话。

何首乌分白、赤两种,常用赤首乌,不可生服!内服必要炮制。

炮制用上好黑豆、黄酒浸一天一夜后上蒸笼,文火蒸一天一夜,而后阴如此三次见一次太阳晒一下。这样的程序连做三次是谓九蒸。

九蒸后首乌掰开其横截面如阿胶状为标准,这时的首乌方有补益肝肾功能。诚如所言,炮制不到位而致肝损伤,这种例子很多导致中药中毒事件越来越多影响中医疗效及声誉!大家得重视炮制!中药学在此可以有大发挥,如以生首乌、三蒸、六蒸、九蒸及高压汽蒸的首乌做药物鉴定,拿出数据来说话。


任之堂主人余浩老师则给出了临证中对付“非九制”首乌的方法

市面上出售的制首乌,大多都不是九制的,开汤药时,开上两倍的黑豆,就可以解决问题!




--编辑:芃芃--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大家的辛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