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黄龙汤药方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09 发布于山东

43.黄龙汤药方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黄龙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组成;大黄12克 芒硝9克(包) 枳实9克 厚朴12克 甘草3克 人参6克  当归9克 桔梗3克 
1.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
 现代常用于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老年性肠梗阻等病, 见有里热腑实,而又气血不足者。 1。燥结肠胃   2.粘连性肠梗阻  1.妇产科腹部手术后   2.胃癌手术后早期  
功用] 泻热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 里热腑实而又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 硬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 虚。 本方为里热腑实而又气血不足之证而设,临床运用以大便秘结,或 自利清水,脘腹胀满,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为证治要点
 黄  龙  汤  (《伤寒六书》卷3)
  [组成]  大黄(12g)  芒硝(9g)  枳实(9g)  厚朴(12g)  甘草(3g)  人参
(6g)  当归(9g)(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  水二盅,姜三片,枣子二枚,煎之后,再人桔梗煎一撮,热沸为度(现代
用法:上药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芒硝溶服)。
  [功用]  泻热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  里热腑实而又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
硬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病机分析]  本方原治热结旁流,后世用治温疫病应下失下,邪实而又气血两虚,
或素体气血亏损,患里热腑实之证。《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以通为用。伤寒之邪化热传里,或温热病邪,邪热传里,里热炽盛,化燥伤津,邪热与
肠中糟粕互结,气机不利,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硬痛拒按;里热炽
盛,故身热;热盛伤津,故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乃里热腑实之征。下利清水,色纯
青,乃胃肠欲排出燥屎的一种假象,所以必臭秽难闻,伴腹部胀满,硬痛拒按等象,即
所谓“热结旁流”之证。素体气血两虚,又患里热腑实之证,或因里热腑实,当下失
下,气血两伤,故见神倦少气,脉虚;余如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等,为热结于
里,上扰神明,正气欲脱之危重证候。
    [配伍意义]  综观本方治证,其病机乃里热腑实而兼气血两虚,证属邪实正虚。此
时,不攻则不能去其实,不补则无以救其虚。.故治宜泻热通便,补气养血,攻补兼施。
方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即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以攻邪;人
参、当归补气养血,扶正以利祛邪,使之不下伤正,为方中的主要部分。肺与大肠相表
里,胃肠热结,阻滞不通,则肺气亦不得顺利宣降,欲通胃肠则开上焦肺气,故用法中
加桔梗开宣肺气,宣通肠腑,有助于里实下行。且大承气汤性降下泻,桔梗性宣上行,
两相配伍,一升一降,使气机升降复常,寓“欲降先升”之妙;生姜、大枣和胃调中,
扶其胃气;甘草调和诸药,均为辅助部分。合而成方,共成泻热通便,补气养血,扶正
攻下之剂,洵为邪正合治之良方。由于邪不去则正难安,扶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攻邪的
作用,故虽为扶正攻下之剂,而侧重点仍在于攻:
    方名“黄龙”者,是喻本方之功效,取龙能兴云致雨以润燥土之意而命名。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里热腑实而又气血不足之证而设,临床运用以大便秘结,或
自利清水,脘腹胀满,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原书注云:“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示人以顾护正气,减缓泻下之力。
    3.现代常用于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老年性肠梗阻等病,
见有里热腑实,而又气血不足者。
    [源流发展]  本方为明.陶华《伤寒六书》方,推其来源,系由《伤寒论》大承气
汤衍化而来,以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桔梗等组成。此方原治
“心下硬痛,下利纯清水,谵语,发渴,身热”,即热结旁流证,为急下存阴之计,后世
医家用治温疫应下失下,正虚邪实之证,对本方的临床应用有了发展。对于阴液耗伤甚
者,吴瑭另创新加黄龙汤,即在本方中去枳、朴之苦温,以防燥津之弊,加麦冬、玄
参、生地黄、海参等滋阴生津之品,增液通便,意在急救将竭之阴。用治阳明温病,热
结失下,气阴大伤,正虚不能运药以致下之不通,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
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等热结较轻而阴亏较重者。
    [方论选录]
    1.汪琥:“即前三一承气汤中,加人参、当归也,以病人气血虚,故加此二味药,
方后再加桔梗者,以其能引大黄等药,上至胸中至高之分而成功,此洁古法也。”(《伤
寒论辨证广注》卷6)
    2.张璐:“汤取黄龙命名,专攻中央燥土,土既燥竭,虽三承气萃集一方,不得参、
归鼓舞胃气,乌能兴云致雨?或者以为困虚用参,殊不知参在群行剂中,则迅扫之威愈
猛,安望其有补益之力欤?”(《张氏医适》卷16)
    3.杨璇:“此补泻兼施之方也。……虚人热结于里,攻之不行,乃肠胃枯涸之故,
故陶氏加参、归、地于大承气汤中,以助气血,建背城之功,与小柴胡汤、桂枝新加汤
用人参佐表药,辅正匡邪之义同。”(《伤寒温疫条辨》卷4)    、    、
  4.王泰林:“体质气血虚人,而得阳明胃实之症,或因病误治致虚,而燥屎犹未去
者,不下则邪气壅实而死,下之又恐正气益虚而即脱。此方攻补兼施,、庶几不犯虚虚之
祸。曰黄龙者,大黄得人参为佐,则能神其功用,如龙得云助,.升腾上下,莫能测其变
化也。”(《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5.何秀山:“此方为失下证,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虚极热盛;不下必死者立法。
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以存阴,又用参、归、草、枣气血双补以扶正,此为气血两亏,邪正
合治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评议]  关于本方的方源,汪氏认为即三一承气汤加人参、当归,考三一承气汤为
刘完素方,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6,实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的复方,但用
量较轻,用治“伤寒、杂病,内外所伤,日数远近,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小便赤
涩,大便结滞”等证。此外,张氏对本方配伍人参的意义,强调扶正以祛邪,而不着眼
于补益;王氏对虚实夹杂之证,应用攻补兼施之法的论述,均很有见地。
    [验案举例]    .    .    ,
    1。燥结肠胃  《时病论》:古黔吴某,晚餐之后,贪凉而睡,睡来头痛畏寒,壮热
无汗,气口脉紧,舌苔边白中黄。丰曰:此阴暑兼食之证也。即以藿香正气散去白术加
香薷治之,服一煎未有进退。又更一医,遂驳阴暑之谬,’暑本届阳,何谓为阴?见病人
身热如火,遂用白虎汤加芦根、连翘等药。初服一帖,似得小效,继服一帖,即谵语神
昏,频欲作呕,舌苔灰黑。医谓邪人心包,照前方再加犀角、黄连、紫雪等品,服下全
无应验,仍求丰诊。其脉右盛于左,形力并强,此邪尚在气分,犹为逆传心包,视其舌
苔,灰黑而厚,依然身热昏谵呕逆等证。窃思其邪必被寒凉之药所阻,非温宜透法,不
克望其转机。当用杏仁、薤白、豆卷、藿香、神曲、蔻仁、香薷、枳壳,加益元散合为
一剂,服头煎热势益剧,次煎通身有汗,则壮热渐退尽矣。来邀复诊,神未清明,谵语
仍有,舌苔未退,更觉焦干,右脉仍强,愈按愈实。丰曰:汗出热退,理当脉静津回,
神气清爽,今不然者,定有燥结留于肠胃。思表邪退尽,攻下无妨,用黄龙汤以芒硝改
元明粉,以人参换西洋参,服下半日许,遂得更衣,诸恙忽退,继用苏土养阴之法,日渐全可。    、    ,
    2.粘连性肠梗阻  《江西中医药》  (1985,1:13):某男,42岁,农民。、患者于
1970年曾行“胃全切除术”,今因进食红薯叶后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天,于
1983年9月18日人院。X线腹部透视,诊为粘连性肠梗阻,经用大承气汤治疗后病情
依然,次日患者精神委靡,面色不华,眼窝下陷,卧床呻吟不已,舌淡微胖,苔黄白相
兼而厚腻,脉象细弦,重按无力。改投黄龙汤:大黄(后下)lOg,芒硝(另冲)lOg,
厚朴15g,枳实15g,党参25g,当归lOg,桔梗lOg,甘草5g,白芍15g,头二煎混合
取汁500ml。服后诸症顿消,守方稍加出入,调治2天出院。    .
    按语:本案经用大承气汤后,病情依然,且患者出现精神委靡,面色不华,.眼窝下
陷,舌淡胖,脉细弦无力等气血耗伤之虚候,在此虚实并存的情况下,改投攻补兼施之
黄龙汤,符合《素问.三部九候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之旨,加白芍者,增其补血敛阴,缓急止痛之力。    ’
    [临床报道]    ,
    1.妇产科腹部手术后  以本方化裁,药用枳实lOg,厚朴lOg,大黄(后下)lOg,
麦冬lOg,当归lOg,党参lOg。水煎服。剖腹产术后,加益母草,促进子宫收缩;有
感染者,加蒲公英、金银花等,以清热解毒,抗感染。84例服药组8小时内排气68例
(占80%),而84例非服药组仅28例(占33%),故黄龙汤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肛门排气。
    2.胃癌手术后早期  通过对21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氮平衡指标、体重及部分内脏
蛋白质参数的观察,发现黄龙汤肠道营养支持组负氮平衡及体重显著较对照组下降为低
(P<O。01),黄龙汤组手术前后内脏蛋白质变化也较对照组小。表明手术后早期使用黄
龙汤进行肠道营养支持,能有效地减轻负氮平衡,刺激蛋白质合成,有利于伤口愈合,
且费用低廉。
    [附方]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卷2)  细生地五钱(15g)  生甘草二钱(6g)
人参一钱五分(4.5g)另煎  生大黄三钱(9g)  芒硝一钱(3g)  玄参五钱(15g)  麦冬连心
五钱(15g)  当归一钱五分(4.5g)  海参两条(2条)  姜汁六匙(6匙)水八杯,煮取三
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
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既得便,止
后服,酌服益胃汤(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一剂。余参或可加入。功用:泄热
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
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本方与黄龙汤均为攻补兼施之剂,治热结里实而正气内虚者。黄龙汤用大承气汤攻
下热结,配伍人参、甘草、当归等益气养血之品,攻下之力较峻,主治热结较甚而气血
不足者;本方则以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配伍玄参、麦冬、生地黄、海参滋阴增液,人
参、当归益气养血,攻下之力较缓,而滋阴增液之力较强,主治热结里实,而正气不
足,尤以阴液亏损较甚者。正如吴瑭所言:“此处方(指新加黄龙汤)以无可处之地,勉
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旧方(指黄龙汤)用大承气加参、草、当归,须知正气
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
调胃承气,取甘草之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枳、朴之用,合人参
最宣胃气;加麦、地、玄参保津液之难保,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
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按海参之液,数倍于其
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者必人络,故以之为使也”(《温病条辨》卷2)。
附方;新加黄龙汤          
细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 人参4.5克 生大黄9克 芒硝3克 玄参15克 麦冬15克 当归4.5克 海参2条 姜汁6匙  
1.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
 功用:泄热 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 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附方]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卷2)  细生地五钱(15g)  生甘草二钱(6g)
人参一钱五分(4.5g)另煎  生大黄三钱(9g)  芒硝一钱(3g)  玄参五钱(15g)  麦冬连心
五钱(15g)  当归一钱五分(4.5g)  海参两条(2条)  姜汁六匙(6匙)水八杯,煮取三
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
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既得便,止
后服,酌服益胃汤(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一剂。余参或可加入。功用:泄热
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
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