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族大歌

 侗乡人1961 2015-12-30

壮族传统民间舞蹈语汇,是壮族人民千百年历史生活的积淀,是壮族舞蹈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具有浓厚的历史性、民族性、文化性、延续性,是创新民族舞蹈的坚实基础,离开了这个根,舞蹈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无民族性可言,把握了民族舞蹈语汇的风格,就把握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气质。
 

但传统的舞蹈语汇是一个民族历史生活造就形成的动态特征,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的烙印。传统意味着过去,要用传统的壮族舞蹈语汇去表现象《壮族大歌》如此重大的题材,显然是苍白无力的。要在舞台上展现出壮族人民不懈追求新生活的形象,必须充分发挥编舞者的创造精神,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去重新审视传统的舞蹈语汇,让作品透射出新的时代精神,显示出民族舞蹈文化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

 壮族大歌
 

在《壮族大歌》的表演中,我们再也看不到过去一直被广西舞蹈界视为壮族最有代表性的经典舞姿“凤凰手”、“蛙式蹲裆步”,但是谁也没有怀疑这是具有现代气息的壮族舞蹈。当大幕启开,观众看到的是一群身着黑衣、双臂下垂,右手紧握左手腕的壮族青年男女,他们目视前方,高低不同,颇有雄浑的气度和雕塑的美感,领舞者奇特的“单手指天”和“手足趴地行走”的动作,让人联想到一个民族古老的历史和艰辛的生活历程。
DYCMS_info_next

舞蹈中段,领舞者双膝跪地,双臂前伸,手心向上,缓慢地上下摆动,似向苍天乞求:男女青年围成二个弧形,双手提起宽大的裤边,慢慢地移动沉重的脚步,紧接着在领舞者的感召下,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亢奋,大幅度地前俯后仰,急促的脚步,传递着一种坚毅虔诚的情感信息,突然,领舞者敏捷地跃起,轻盈地踏着一排舞者脊背,冲上最高点,向前跨越的定格造型,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视觉,一个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民族形象筑立在舞台上,让人为之动情。
 

最值得一提的是,舞蹈发展到高潮之前,群舞嘎然停止,领舞者突然出人意外地率先奔跑起来,刹那间,全体演员跟随领舞者的节奏一起迅跑,场面恢宏壮观,就像黑衣壮人的生命之光在喷发,在四射……就是这个看似简单,司空见惯的跑步动作,把舞蹈推向了高潮,升格了作品的旨意。
 

《壮族大歌》在编排舞段中,也运用了上下屈伸蹲颤这一最具有代表性的律动,但它不再象民间舞蹈中节奏均衡的上下运动,而是群体双手提裤,脚下沉稳双脚有力的踏地,用内心的情感节奏,控制着膝部的屈伸,表现出舞者果敢,刚毅的外在形象。
 

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创新的舞蹈语汇,必须以壮族民间舞蹈的原型或原生态为基因。原型,是民族传统语汇的神韵气质和生活情味。创新的舞蹈语汇必须有母体动作韵味和生活情味,具有神形气质与原生态的血缘关系。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母体民族的代代相传的神形气质,这就是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把握了这个宗,就是把握了创新发展的尺度。《壮族大歌》不求外在动作的形似,只求神似;展现壮族人民内在的精神气质,就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舞蹈语汇的精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