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

 铁血老枪 2017-06-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壮族三月三
  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法定假日。同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以此为契机,组织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激活民族文化软实力,不断增进民族团结和地方文化发展。

  “壮族三月三”,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从古代的上巳节纪念黄帝到民间祭祖,从壮族悠远的赶歌圩到踏春游,揣着一份敬孝,怀着一份美好。

  “壮族三月三”,是凝聚民族团结的象征。一直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步伐始终如一。广西人热情、友好、包容的精神风貌延续着壮乡人的质朴情怀。各族人民在共同的欢庆中,更是增进民族间的融合发展。

  “壮族三月三”,是一种充满活力与欢乐的民族文化。在一些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消弱的今天,她在民间仍有着生生不息的信念。与民同乐的个性,使其踏着时代潮流的节拍欢歌而行。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一张新名片。一种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一种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探索其品牌建设的路径。

  “壮族三月三”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在冰冻三尺的隆冬腊月欢度春节并没有几分实在的现实感。之所以把过年当作春节,是因为人们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对温暖的春天充满了渴望。可见生机勃勃的春天包容着无限的温馨、憧憬与幸福。在百花盛开、到处洋溢着芬芳气息的时节,踏歌欢度“壮族三月三”,浓墨重彩地讲述春耕细作的生活故事,才是源自民间的乐趣。

  突出歌节文化。歌圩自古有之,“壮族三月三”歌节尤为盛大。劳作之余,男女成群结队,互相唱答。部分对唱从过去以歌择偶已转变为以歌会友,相互怡情。这种绵延千百年的古老习俗犹如老树逢春,不但枝叶繁茂,而且花果累累。如果能把山歌歌王大赛和现代歌手PK有机结合起来操办,结果必定异彩纷呈。在强调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今,山歌歌王们应当成为“壮族三月三”的压轴戏。同时,如果山歌歌王们能在说唱的诗歌中不断提炼出生活意境来,那么,美丽的广西无疑会变成神奇、诗意、欢乐的地方。
 

三月三歌圩节

中国经典传统动画- 三月三 地菜煮鸡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