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膜—系统解剖

 manyjohn 2015-12-30






一、概述
腹膜(peritoneum)是衬贴于腹、盆壁内面和覆盖于腹盆腔各脏器的表面的浆膜。腹膜是人体内面积最大和配布最复杂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的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其中,衬贴于腹、盆壁内面的腹膜称壁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覆盖于脏器表面的腹膜称为脏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移行,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潜在间隙,称为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男性腹膜腔完全密闭,与外界不通;女性腹膜腔可经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通外界,故女性生殖道感染可扩散至腹膜腔,发生盆腔炎和腹膜炎。



腹腔与腹膜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腹腔是指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和膈围成的腔。而腹膜腔则是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实际上,腹腔内的脏器均位于腹膜腔之外。


腹膜对脏器具有支持、固定、保护和防御功能。正常情况下,腹膜可分泌少量浆液,以湿润脏器并减少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腹壁之间的摩擦。另外,腹膜还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使腹膜分泌的浆液不断更新,保持动态平衡。腹膜各部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腹上部的腹膜吸收能力较强,而下部的吸收能力则较差。因此,腹膜炎和腹腔手术后的患者多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对腹膜渗出液和毒素的吸收。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脏腹膜构成多个脏器的外膜,但各脏器表面的被覆情况不全一样。根据腹膜包被脏器的程度不同,可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类。


(一)腹膜内位器官
是指脏器表面均被腹膜包被的器官。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等。腹膜内位器官一般活动性较大。


(二)腹膜间位器官
是指脏器表面大部分被腹膜包被的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部、膀胱和子宫等。


(三)腹膜外位器官
亦称腹膜后位器官,是指仅有一面被覆腹膜的器官。如十二指肠的降部和水平部、胰、肾上腺、肾、输尿管及直肠下部等。


了解脏器被覆腹膜的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腹膜内位器官的手术,如胃大部切除、阑尾切除术等,必须经腹膜腔才能进行。而腹膜外位器官,如肾、输尿管的手术则可在腹膜腔外进行。这样,可以避免腹膜腔感染和术后脏器的粘连。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壁腹膜与脏腹膜相互移行,脏腹膜从一个器官移行到另一个器官,其移行部分常形成一些结构,如网膜、系膜和韧带等。这些结构不仅对器官起连接和固定作用,也是血管、神经等出入器官的路径。


(一)网膜
网膜由双层腹膜构成,薄而透明,两层腹膜间夹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和结缔组织等。包括大网膜、小网膜(图7-3)及网膜囊。


1.大网膜(greater omentum) 连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形似围裙悬垂于小肠和结肠前面。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构成,前两层起于胃大弯,是胃前、后面脏层腹膜的延续,当下垂至腹下部后返折向上形成后两层,再向后上包裹横结肠并与横结肠系膜相延续。大网膜的前、后两层常融合为一体。其中从胃大弯至横结肠的前两层大网膜又称为胃结肠韧带。大网膜内含丰富的血管、脂肪等,其中含有许多巨噬细胞,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大网膜具有包围炎性病灶、防止炎症蔓延的作用,有“腹腔卫士”之称。但小儿大网膜较短,当阑尾炎穿孔时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随着显微外科和整形外科的发展,大网膜作为移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小网膜(lesser omentum) 是连于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其中连于肝门与胃小弯的部分称肝胃韧带,两层间的胃小弯附近有胃左、右动脉。连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之间的部分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含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其右侧为游离缘,该缘的后方为网膜孔(omental foramen)(又称Winslow孔)。通过网膜孔可进入胃后方的网膜囊。


3.网膜囊(omental bursa) 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扁窄间隙,又称小腹膜腔。网膜囊以外的腹膜腔称大腹膜腔。网膜囊的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和大网膜的前两层;后壁为大网膜的后两层、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于胰、左肾和左肾上腺前面的腹后壁腹膜;上壁是肝和膈下面的腹膜;下壁是大网膜前、后两层的愈着处;左壁是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及脾;右壁上部有网膜孔,此孔是网膜囊与大腹膜腔的唯一通道,成人可容1~2指。手术时常经此孔探查胆道和网膜囊。



(二)系膜
系膜是壁、脏腹膜相互延续移行,形成许多将肠管连至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内含有进出器官的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和脂肪等。


1.肠系膜(mesentery) 是连接空肠回肠与腹后壁之间的双层结构,整体呈褶扇状。其附于腹后壁的部分称小肠系膜根,起自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方,至右侧骶髂关节的前方,长约15cm。因肠系膜长而宽阔,故空、回肠活动性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但也是发生肠扭转的解剖学基础。系膜两层之间含有肠系膜上血管的分支和属支、淋巴管、神经、脂肪及大量的肠系膜淋巴结。


2.阑尾系膜(mesoappendix) 是阑尾与小肠系膜下端之间的三角形腹膜皱襞,一边附着于阑尾全长,另一边游离。其游离缘内有阑尾血管、淋巴管、神经。行阑尾切除术时,应从系膜的游离缘进行血管结扎。


3.横结肠系膜(transvese mesocolon) 是连接横结肠与腹后壁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其根部自结肠右曲起始,向左经右肾中部、十二指肠降部和胰的前方,沿胰前缘到左肾中部,止于结肠左曲。系膜两层间含有横结肠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


4.乙状结肠系膜(sigmoid mesocolon) 是乙状结肠与左髂窝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内含有乙状结肠血管、直肠上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该系膜较长,乙状结肠的活动性较大,故易发生乙状结肠扭转。


(三)韧带
韧带是连于腹、盆壁与脏器之间或连接相邻脏器之间的腹膜结构,对脏器起固定作用。


1.肝的韧带 除前面已述的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外,还有肝镰状韧带和肝冠状韧带。
(1)肝镰状韧带:是位于膈穹隆与肝上面之间的呈矢状位的双层腹膜结构,偏前正中线右侧,其游离缘内含有肝圆韧带。
(2)肝冠状韧带:是膈下与肝上面的腹膜结构,呈冠状位,分前、后两层,之间为肝裸区,此区直接与膈相连。冠状韧带左、右两端处,前、后层互相粘合增厚形成左、右三角韧带。


2.脾的韧带 主要有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胃脾韧带是自脾门至胃底的双层腹膜皱襞,其内有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和胰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等。脾肾韧带是自脾门连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内含有脾血管、淋巴管和胰尾等。


(四)隐窝与陷凹
1.肝肾隐窝(hepatorenal recess) 位于肝右叶下面与右肾和结肠右曲之间,仰卧时为腹膜腔的最低处,是液体易于聚积的部位。


2.陷凹(pouch) 主要位于盆腔内,是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互相移行返折形成的凹窝。在男性,直肠与膀胱之间有深而较大的直肠膀胱陷凹(rectovesical pouch)。是男性腹膜腔的最低点。在女性,前面一个位于膀胱与子宫之间,浅而较小的膀胱子宫陷凹(vesicouterine pouch);后面有一个位于直肠与子宫之间,较大而深的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为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是液体易于聚积的部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