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类文本阅读策略

 采菊东篱630 2015-12-31

论述类文本阅读策略

王宏民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常安排为考卷第一卷第一个试题,三个小题,每题3分。虽然阅读量不是甚大,分数也不像第二卷的阅读题那样占分比重大,但却是高考的“开场戏”,考生答得怎么样,会直接影响到考生完成语文科其它试题乃至其它科目试题的心理,所以,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万不可掉以轻心。

    从《考试说明》来看,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从“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面提出了六条具体的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新课标卷三道题几乎都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文意或不正确的一项,这可能做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从复习过程中了解掌握的情况看,学生在完成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练习时,他们最头疼的是经常在已然、或然、未然和必然,特殊和一般,局部和整体,因果和条件等的分辨上出错。

    综合考纲要求、命题特点和学生做题实际,做好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一、克服浮躁心理,静心通读文本

    在复习中,常发现许多学生一开始都不能投入地去阅读所给文本,甚至根本就不读文本,一拿到试卷就看题目,然后才去看文本,从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行比对。这种急于事功的浮躁的阅读心理必然会影响到作答的准确度,也必然影响到作答的效率。做文本类阅读题,心中有文是最基本的要求,心中有文本,才可以应对自如;否则,忙乱之中,又怎能不出错?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静心阅读文本的习惯,让学生把文章读进去,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感知、把握之后,再去答题。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场心理战。我们常讲,要沉着应考,其实就包括了静心阅读的心理要求。

    二、细心对照题文,准确判断正误

    论述类文本阅读,设计的都是客观性试题,每一个选项是否符合文意,是否正确,都可以从文中找到依据,区别在于有的是直接的对应关系,有的是间接的对应关系,这就需要学生在通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之后,依据选项内容,迅速的在文本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并把选项和原文进行仔细的对照、比较,如果意思没变,就是正确的表述。这里要特别注意那些指示性代词、时间范围副词、时态动词等,谨防因忽视细节性表述而影响了正确作答。

    三、把握命题方式,慧眼识破陷阱

    复习备考要吃透考试要求,更要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反复训练,能够切实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式和命题规律,以求得以不变应万变的复习效果。考察近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命题人往往给考生设置了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强加因果、颠倒主客、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答非所问、说法绝对和无中生有等几个方面的陷阱。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熟悉每一类错误出现的方式,进而去识破这些陷阱,破解这些问题。

    譬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第一题A项“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其文中对应的语句是文章首段第一句话“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出错就出在修饰限制成分上:原文是“不被看作”,选项说成了“不属于”,犯了偷换概念的大忌。

    第二题C项“‘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命题区间在文本的第四段的开头,原文说,“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提出“前理解”的概念,并指出“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由此来看,“前理解”恰恰回答了为什么“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问题。该项出现了颠倒因果的问题。

    第三题的B项“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对应的语句是原文第四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舍弃了这样表述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问题。

    从考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些题目,并不是难得无从下手去完成,而是忽视了细节的比照。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当从培养自己阅读的静心、比较的细心和判断的慧心做起,且戒本末倒置,只顾着完成题目,而致文本阅读于不顾。(2015年 12月29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