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殊教育领域的自我伤害行为

 tuzididie 2015-12-31

特殊教育领域的自我伤害行为

    自我伤害行为,顾名思义就是个体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在特殊教育领域,老师们有时会看到,一些特殊儿童的自我伤害行为甚至可以严重伤害到他们的身体。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我伤害行为是那些没有自杀意图、但行为目的不为社会所认可的、个体所做出的有意图地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但也有研究者将自杀也纳入到自我伤害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自杀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自我伤害行为,通常有直接的不良生活事件存在,因此不将自杀作为讨论的范畴。这里的自我伤害行为是儿童故意伤害自己、但没有自杀意图的行为。(虽然也有可能出现意外,但从儿童的意愿来说,这里所指的自我伤害行为并没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图。)自我伤害行为也与自虐行为不同,虽然广义的自虐行为也应该包含在自我伤害行为之中,但自虐行为主要出现于成人身上。成人会采取抽烟、吸毒、剥夺自己的睡眠、过度进食等行为故意伤害自己,严重的甚至会尝试自杀。本章中所讨论的自我伤害行为不涉及这类自虐行为。
     由于儿童出现的自我伤害行为明显会对他们的身体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带来危险,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及其他人注意,并引起教养方面的焦虑。学龄儿童若在教室或者学校里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给教师带来的压力也相当大。对于教师来说,保证每个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是他们首要的责任。因此,一旦儿童出现自我伤害行为,教师会努力去制止。从自我伤害的发生情况来看,一些特殊儿童,比如智力落后儿童以及自闭症儿童,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的概率要比其他儿童高。因此,承担这些障碍儿童教育教学任务的老师在此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总之,自我伤害行为对于父母或者教师等人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极其具有挑战性的行为。

发布于2014年10月24日 15:27 | 评论数(2) 阅读数(2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