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1+exp(i*pi)=0谈宇宙结构

 涡漩 2016-01-01
一个经典公式:1+exp(i*pi)=0这个公式支撑联系着整个数学分析大厦,可以说是最伟大而简洁的公式。 在高等数学研究中,一切有关数的计算都可以归结为六种基本运算。 这六种基本数的运算恰好构成三对互逆运算,而且存在三个彼此递进的关系层级,即加减—>乘除—>乘方与开方。复数恰好是对这六种运算闭合自洽的数系。这可能与阴阳(正负或虚实)、三才(三对运算)、四象(正负+虚实)、六爻(六个基本运算)以及八卦建立联系。在古文化研究中,“河图”是“加减之源”,“洛书”是“乘除之源”。 太极可能是乘方与开方之源,如古代一尺之棰之论与太极剖分之理以及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倍增规律,与乘方运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该最著名的公式1+exp(i*PI)=0中,三个层级的基本运算和所有五个关键基本常数都用上了(5个基本常数1,e,i,pi,0分别对应五行,通过三层基本运算联系),确实是高度凝缩的完美概括,这同时暗示了现代数学分析体系内在逻辑的完美性和自洽性。其实那个1对应着实物粒子(也可以看成线性相位分布——真空完全对称的性质所成——而振幅为1的所有波的积分叠加,这恰好对应单位圆的情况,也恰好能形成激波),那个第二项对应虚物波动,两个相加为0,因此这个公式是关于实虚零的(注:实际上虚数单位是从负数的开平方运算引入的,其中平方运算涉及到两个互相耦合的单元的整体作用结果,则虚数的真实物理价值也必然要从对立统一整体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中去讨论才会具有价值和意义:矛盾双方相互作用有产生积极影响的机制,则体现为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有产生消极影响的机制,则体现为纯虚数的平方是负数,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对称完备的体系。通常矛盾双方由于处于对立统一体中而互为矛盾,实数和虚数的关系与其类比,也可以说是互为实虚的。正是由于存在矛盾或者说阴阳内在基元在整体完备约束下的相互作用——太极,才有必要引入虚数,若无整体完备性需求和内在对立统一基元的相互作用作为两个充分必要条件,也便不可能出现实虚的划分。虚实的划分对应物质和反物质的“不对称”分野,其机制对于生命而言和正负物质的存在一样基本和关键)。第二项欧拉公式表达与波动关系密切,同时圆周率PI和虚数单位i本身都是如此。前者对应泰勒展开,对应数学分析之实分析;后者对应傅立叶展开,对应数学分析之复分析。两者数值一个为1,一个为-1。这一正一负两部分并存暗示了世界可能是正负物质共存而整体为0的一个有机统一体,其中正物质呈现实存粒子态,负物质可能呈现虚存波动态且与各种圆运动关系密切。万事万物都对应复数空间中的一个聚类——所谓“物以类聚,以群分”,其中模对应于其能量,相位对应实部和虚部的交参乃为信息,整个复数形成特定波包,含有各种频率相近的波的混合,类似音乐的音色。该聚类其整体频率实现某种整数倍互锁---乐音,以便能整体自洽锁定于特定频谱段。而形成波包,其整体相位必须要符合一定规律(频率接近整数比匹配且相位基本相差pi,形成类似驻波结构)。波包实际上就是一谐振腔,谐振腔是闭阴锁阳的层层堆砌的基本结构,其每层可以在外在微扰下灵动流转,这种流转类似风车一样能够将微扰化于无形而不影响其闭阴锁阳的基本结构。多层流转的协同效应则造成了指数增益或衰减,其例证如混沌状态下对于微扰的放大效应(即蝴蝶翅膀效应,对应不同尺度太极元胞对同一扰动的整体响应)。人体诱发电位以及听觉和视觉感知曲线特性都与对数变换密切相关,也暗示了人体整体生理和心理的综成结构与宇宙规律的相似性。内部的感知强度指数放大即和外在刺激强度相当,因为其感知最终是靠初始发源处的生命信息控制结构来完成响应的,类似非线性系统中的初始条件,其间存在一个层层向内渗透和传递的过程——这种结构以黄金螺旋无量广大分形拓展,以两肾两眼为不动点,而内在扰动通过人体场机制对外在空间的影响也有同样类似“蝴蝶翅膀”效应的放大作用,所谓“内机若动,满盘皆活”。对于人体而言,初始锻炼总是从四周节节层层以某种驻波结构往中间通透汇聚——如五行暗劲、返观内照,收视内听等基本锻炼法门所体现的那样——如寸关尺划分、灌顶和三轴三环周天的循行规律初始需要进阳退阴,而其发用则以丹田气为基,从中间向外周拓展。这里涉及中医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表里,而中医切脉浮中沉的划分也是按照表里来确定的,如心肺主表,肝肾主里,脾胃主中主四肢——从头至足,以足为根节,躯干为中节,头为稍节包括以踵息和脊柱下侧为深为潜也是类似的划分顺序——以上和外为表,以下和内为里。另外,在寒热温凉四性中基本上还是一个水火的概念,只是划分更为详细,这也暗示了上下升降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因此上下为经,左右为纬,所以动物卵细胞在分裂时首先来一次横分裂,再来两次纵裂,也是以上下划分为先决。

万事万物发源于零无,但在洛书产生的年代,由于没有发生负数,也没有发明零,古人聪明的以五以及五的倍数为零。先天卦阴仪坤艮坎巽和阳仪震离兑乾依次对称相对形成四对彼此相反的卦象,这种情况与绝对值相等的正负数以零为中心对称正好一样。即以零为发源,为中宫,把三阳乾和三阴坤分别看成+4和-4(以5为零,以4为1,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认识。至于乾坤为什么取4为绝对值,因为这里有四对对称的卦,而且四以三进制看属于新的全息元的开始,即一即零,一者,乃乾坤也,太极也。因此四当属于乾坤共合成之数——其中,四方合围表零,内里两个笔画表阴阳乾坤——其字形暗示乾坤共合成零之义,则以四与零为基可育六子,还有3的4次方为81,应九九归真之数。若这么说还有些费解,可参考古代“五”之字形,说文:五,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六”之字形,从入从八——易数八实为三。到了数“七”,古字形为十字,恰应四,也为一阳来复之数,又是即零即一,到了“八”,阴阳反背为“二”,九为“三”,“十”为四,又是即零即一。古人谓一四七为奇诡之道,估计与其各自特殊性有关,如是数到13,也是一个即零即一之数,则一、四、七、十、十三都值得注意。此外,多项式方程求根公式至多到四阶,人类生活于四维空间以及四色定理等,道理也很深刻),则阴仪诸卦分别为-4,-3,-2,-1,阳仪诸卦分别为+1,+2,+3,+4,则具有序列-4(坤),-3(艮),-2(坎),-1(巽),0(零),+1(震),+2(离),+3(兑),+4(乾),对此序列采用数字信号处理中类似模5信号的处理方法分别加上5,则其数值不变,则全变成正数:1(坤),2(艮),3(坎),4(巽),5(零),6(震),7(离),8(兑),9(乾),将其中二八易位即成洛书,这也当为洛书之真正数理起源。实际上,-4,-3,-2,-1, 0,+1,+2,+3,+4还可以分别表示太极中正负物质的净密度,以坤为最大正物质密度,乾为最大负物质密度,中宫为零物质密度。男周期八女周期七从体用角度可以解释得通,就八卦而言,乾坤体一而用二,则言女,能孕育后代,乃以乾坤为一,其用数七(体用阳,体之变,一变而为七,七变中宫出现,乾坤分离而为九,九变整体完满合道复为一;另说兑为少女,后天卦数为7)。言男,乃以乾坤为二,则用数八(用用阴),故男周期为八(另说艮为少男,后天卦数为8)。周期八和周期七统一于弦图和64卦方步周天图,其变分阴阳相间而存,体16而满15变,凡阴而用七数,凡阳则用八数。八宫卦中,每一宫位所零八卦生成均存在体七用八的问题,因为1/7可展开成无数1/8的递归剖分,到二维角度也便存在49和64的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