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只手列传:偷书贼的细软

 年年有于674 2016-01-02

爱书人与偷书挂上钩,不是从孔乙己开始的。偷书属于雅贼的行当,这让我想起劳伦斯·布洛克的小说来,那里的贼可真是文化味十足,且形形色色,比如研究斯宾诺莎、喜欢引用吉卜林、像蒙德里安一样作画、自以为是鲍嘉、图书馆里的等等,洋洋大观。每一个爱书人,都有偷书的经历吧,其故事也是多种多样。

三只手列传:偷书贼的细软中学时代,在校外租房居住,当时跟表哥同学的也有喜欢文学的,他们能够找到的书,比我所读到的要多,郭沫若啦徐志摩啦也都会读到,在书店也会遇到五角丛书,虽然价格不高,但对穷乡僻野的少年来说,都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数字。家里所提供的零用钱除了日常之用,所剩不多。那时的学校尚无图书馆、图书室之类的设施,新华书店固然有一家,高高的柜台就把人阻隔了。真个是想读书,也没个去处,好在还有这种借朋友的书阅读的可能。

谈历史的书,看不大懂,又没有人可请教,只好凭借有限的经验猜想一番。曾有一册花城出版社前老总范若丁的散文集《相思红》,读了之后,就没有还回去,如此就据为己有,这也算是一种偷书。前前后后有几册书,就这么来的。

爷爷家的藏书不多,有《人民画报》啥的,叔叔的《作文例选》等等,数量实在是有限,可也有好玩的。记得有一册曲艺选,里面有《奇袭白虎团》的快板,也还有相声之类的,记得书里有个段子嘲笑孔子的,看的是津津有味。爷爷高兴时也会打开哼唱几段,那段时光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这书当时看的人少,也被我占有了。还有一册《成语词典》,里面既有解释,也有成语的来源典故,这可真是丰富了少年的视野。这两册顺了过来,时不时阅读,收获很不小。

三只手列传:偷书贼的细软我家的表哥有爱看连环画看民间故事的,也买过一些。每次去走亲戚,常常会沉浸在文字里,回家时也不忘顺走一两册。这么着,我的藏书才算逐渐丰富了起来。前段时间,见着表哥聊天,他说,那时候你到我们家,就好像鬼子进村,画书(连环画)都得藏起来,要不就被你顺走了。有意思的是,表哥到我家来,也是赶紧把连环画藏起来,以免被他找着又带回去了。这种偷来偷去,正是源于对知识的喜爱。

读高中时是在三十里外的长官镇上,读课外书也很困难,于是趁着周末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买杂志读。那时的书店里刚好有卖莫言的《丰乳肥臀》,看看价格,好几块钱,手头里又没有余钱就没有买。后来就没了买这本书的兴致。再后来,学校里倡议大家捐书,建一个图书室,那时的书是东拼西凑来的,破了封面、卷边的书都有,学校不过是为了考核达标才建了这个图书室。有一回,跟几个同学去顺书,胡乱顺了几册,拿出来看看也没多少兴致阅读,书丢到哪儿了,也没有印象。至于是什么书,也无从记得了。这样的偷书经历,是失败的案例吧。也是最后一次偷书了。

三只手列传:偷书贼的细软这些偷书故事,正是因贫困年代才有的故事。如今逛书店看见中意的书就拿下。可读书的兴致也未必是那么高。有时买回一册书,想着可能好读。等读了几页,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然后放在书架上就尘封了起来。

偷书贼的细软,固然算不上是什么样的秘本珍籍,但它们启蒙了一个少年的阅读,而这对爱书少年来说,都是难得的宝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