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舍”诞生记:只有可以住的书店,才是24小时书店

 真友书屋 2016-01-02




2015年就这样过去了。欢庆新年的时候,总是在和昨天的自己告别,也许是幸福安逸过小日子的你,也许是面临人生困境举步维艰的你,也许是庸庸碌碌空长年岁的你,也许过于忙碌疲惫不堪的你……时间公平,既温暖又冷酷,该来时来,该走时走,我们唯有活得更像自己,才能在每年告别时对过去一年的那个自己说:谢谢你!让我成为现在的样子。而我站在2016的门槛前回望,知道自己变成了更勇敢的人。


我得说让我变勇敢的是慢书房,不仅是我,更是三年前坐在蔡汇河头4号陶瓷店里筹划开书店的每个人。慢书房是我们共同的孩子,养育她的同时,也被她赋予经验、能量和勇气,让更多的可能性变成可能。于是,罗老师有了以儿童阅读培养为核心理念的艾伯特书店,鹿茸哥依托公司平台,创造了全新众筹模式的耐思书店,而我、雨花、老庄三个人坚持认为“只有可以住的书店,才是24小时书店”,决定在书店里开一家只有四个半房间的精品小旅馆。


慢书房是我们的女儿,如今却是我们各自新梦想的共同母体。开书店至今,大家虽未获得经济收益,但我们得到的是人生的方向。




去年8月,在上海1984bookstore漂亮的院子里,老庄说:“要是我们也有个带院子的书店该多好!”我说:“要是还有客房,那就能在书店里看书,在院子里看书,在房间里看书,简直是完美!”然后我们相视一笑:“要不我们就开一家书店旅馆吧。”现在想来,那时的对话几乎是玩笑,然而我们两对夫妻,四个大人却开心得像孩子一样,兴奋地讨论着“如果开了”的各种细节。







去年10月,我们已经多次找房子无果。有一天,一个叫小夕的女老师在慢书房微博上看见我们的这个愿望,便发了一张房子的照片过来。由于她之前也做过书店经营,见面时,相谈甚欢。她说:“我家有个祖辈的老房子,只是还在租期,你们要不要去看看?”我现在愈发相信:心有执念,机会总会来。去看房子的前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个古色古香的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装修工人要把它挪走,我哭嚷着阻止:“它长得那么好,我来不是为了赶它走!”所以,当我第二天我走进院子时,就知道我与这房子的缘分,当下与小夕约定:我们愿等到她与台湾设计师的租约结束。我们愿意将梦想种进这方土地。


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天竺,另一棵就是金桂。


整整一年之后,今年的十一假期结束,我们和小夕在慢书房签下了一份装满愿望的合同。


开旅馆,没经验,就像当年开书店一样。为什么要开?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给书和人一个共同的驿站,该是件很妙的事。





我们的“3+1”团队很快形成。我负责整体统筹和采购、老庄负责装修设计和视觉把控、雨花姐负责行政事务办理、监督执行和人员沟通。搞装修的老潘虽不属于书舍,却是将这个项目当做作品来做,让我们省了很多心力。那感觉有点像《绅士大联盟》。说得好像很专业,但工人都急了:从来没有哪个项目连图纸都没有就开工的。是的,10月15号,我们还在忙着筹备泓画廊里慢书房,无暇分身,老潘自己带着泥瓦工进场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犹豫、更不能后悔了,边想边做,边做边改,对梦想负责,是唯一的路。


这座叫林宅的小小合院是晚晴末年的建筑,据说过去是林家的祠堂,如今属于控保。在苏州市图书馆的背面,平直小学旁边有条泗井巷,走到底便是。一个小院儿,两边各三间房,梁上还有雕花,地上还有青砖,走进去,就能感觉到时间。由于之前台湾设计师以这里作为工作室,已经做过些改动,我们在空间构造上一直拿不定主意。


一开始决定做六个小房间,一个小书店,这样价值似乎更高一些,草图画了无数,总觉得哪里不对。我的10年职业生涯,几乎一半在出差,加之每年旅行,有很多时间是在酒店度过的。“书店旅馆”——书店是灵魂,旅馆是载体。因此,只有将自身设想成客户,将需求转换成价值,才有可能是对的。“住得必须舒服!”成为我们所有设计的最高原则。于是6间缩减为4间,房间面积均在25平米以上,且要留足作为公共空间的书店。鹿茸哥说:“如果在书店里放张沙发床,是不是就是莎士比亚书店的感觉?”对啊,那就再来半间,白天是书店,晚上让某个书虫客人睡在书里。四间半房的构想就这么成了




记得去京都的时候,如愿住了那家叫“mume”的著名精品旅馆。只有六间房,却在细节上很让人感动。当然非常漂亮,但更重要的极其人性化的服务和配置,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本着“舒服”的大原则,我们在设计之前,将房间细节做了一些设定,如:舒服的床和床品、电动马桶、电热毛巾架、抽湿机和空气净化器、大衣柜不仅可以挂衣服,还可以放包和杂物、卫生间的卷纸架可以放手机或书、每个房间都有读书写字的地方、都有女生需要的梳妆台和熨斗……我需要这些吗?是的!那么可能很多人也需要。


接下来的课题是:如何做一家真正的书店?如何让“住进书店”不止是一件漂亮的外衣,而是虔诚的灵魂。硬装快结束的时候,房东小夕来探班,看见那一整面墙的的书架说:“怎么好像到慢书房了!”我很开心:“这感觉就对了,说明确是书店。”我们在公共空间里极尽所能地给书留出位置,我们会像慢书房一样,坚信“书是书店的脊梁,绝不做卑躬屈膝的书店。”所以,用心做书,从未改变。而每一个房间,也都是以书为主题。《星空》,《小王子》,《牡丹亭》、有榻榻米的《解忧杂货店》,有的是用墙绘表达,有的使用装置体现,更重要的是,每个房间都有大大的书架和阅读区,会精心挑选与主题相关的书籍,供您阅读。当然,客人也可从书店带书进房间读,放心,走时,我们会送上一本您心仪的好书。











我说的这些,对于装修工人来说,还是太过天马行空了,进场快意一个月的时候,他们终于拿到了我们“不专业但用心”的图纸。我要谢谢他们,用匠人的智慧将我们的梦想画在现实的纸页上,有些东西从未尝试过,比如用破旧门板改造吧台,有些地方反复修改,比如水管电路,由于我们布局改变,返工多次。老房改造,整个过程面对诸多难题,像奥特曼打小怪兽,一关一关闯过。成就感斐然。












12月31号硬装初步结束,虽然不施粉黛,甚至显得蓬头垢面的模样,但在我们眼中,她天生丽质,只待雕琢。昨天下午,雨花姐去拍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正和填补,我们正在用心让她成为梦想中的模样。











2月1日,是我们计划试运营的时间。在这之前的每一天,谨小慎微,如同孕育,幸福又忐忑,充满责任感,充满希望。


差点忘了说,它叫“书舍”,你看logo就会明白,既是书,也是舍,是一家可以住的书店。


没有比书更长的旅途,没有比家更远的彼岸。所以有书舍,等你回来。




文/羊毛 摄影/雨花姐 排版/慢师傅 编辑/Hienwey L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