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知道的“老炮儿”

 hyp0101 2016-01-02
我先声明,还没看电影《老炮儿》,就是看着网上对所谓“老炮儿”的定义、性质以及褒贬觉得有趣,从而写这么个东西,说两句我所知道的“老炮儿”是咋回事。

我看了不少夸奖老炮儿的文章与评论,也看了不少文化人对老炮儿这个群体的诟病,两者说的是一类人么?其实还真说的就是同一个群体,只不过这个群体比较庞大,而且延续性较强,中间有几代的传承,也各有生存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不上正确与否,都是截取了这个群体的一个侧面,或者截取了一个时代中老炮儿们的特征。

49年建国以后,传统社会结构被整个格式化了一次。这次格式化从农村到城市概莫能外,农村当然是砸烂了整个乡绅结构,使得多少个世纪形成的社会缓冲阶层荡然无存。但农村有个好处,就是土地是跑不了的,重新构筑一个新结构是有具体根基的,只要把人束缚在土地上、以土地划定人头儿就基本可以管理了。

但城市则有些不同。不同在于城市的流动性要远远高于农村,生活状态也与农村不同,没有土地这种极为具体的标的物,而且经济形态远比农村复杂,农村基本是一张平面,城市就是立体的结构,其中多得是缝隙,能够供养更多的社会边缘人生活。建国后对农村的改造相对是容易的,但对城市的改造则相对没那么“成功”。

不过确实也是改造了太多,原本的地下社会成建制的消失了、被镇压了,他们留下的生存空间有些已经没有了,有些则被极大的压缩。比如说保护费这事儿就没法儿收了,去找共产党的企业收保护费?这事儿听着跟找死也差不多嘛。妓院、毒品在一段时期被禁绝,断了绝大多数地下社会的经济来源。

地下社会可以被压缩,却从来没有被禁绝过。有人说极权社会是没有地下社会的,毕竟所有事都被极权者干了嘛,这个就是不了解情况了,哪怕是朝鲜这样的社会都会有黑市之类的东西,有时候这是无法管理,有时候这是一种官方的容忍。官方的容忍度与腐败度,往往是地下生活的空间大小的标志。当然也有例外,就是法制国家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那种状态,比如日本正式注册的黑社会组织。这个话题比较大,咱们以后再说。

老炮儿们的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地下社会还能提供一些生活资料,比如说“洗佛爷”——佛爷就是小偷——小偷是禁绝不了的;还有就是打架斗殴中冒出来的佼佼者。

我们要承认的是,有些人天生就属于不安分的人,就喜欢打架斗殴之类的事儿。您回忆一下您上学的时候,是不是班级或者学校里总有一帮这样的孩子,没事找事的总是捅娄子?据说这是跟激素、荷尔蒙、基因有关,我看过一个资料,说是喜欢极限运动的人基因某些不同,就是喜欢冒险。说实话,打架斗殴啥的就是那个时代的极限运动。

新中国第一代老炮儿产生的背景就是这样:在一个被严格管控、改造的社会里,无聊加上年轻冲动,自发产生了民间的、隔了一个时代的类似地下社会的雏形。为什么说是隔了一个时代?就是上面说的,建国后原有的社会结构被完全打散了,地下社会也是有传承的,这个传承没了,但地下社会是一个必然会产生的东西,一帮新起来的不安定分子在道听途说的残缺不全的江湖传说里重新建构、摸索自己的规则的时代。

有人说老炮儿的成型是跟新贵的大院子弟对磕的结果,这就是不了解社会构成的原因了,与某个势力对磕可能会产生凝聚力,但这个社会背景是早就存在的。

我一般把文革时期崛起的地下社会中的青年视为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老炮儿,这是因为本身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是当年北京炮局胡同看守所的引申义阐发。另一个则是建国后经历过巨大的社会改造,这是在社会改造之后出现的第一批具备自组织能力的地下社会,完全是原生态的、自动进化而来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

第一代老炮儿其实只有地下社会的部分特征,主要还是以聚集在一起干点儿正常社会里好孩子有时候也会干的事儿为主,比如说抽烟喝酒、打群架、性意识觉醒后拍婆子什么的,并且从中得到某些认同与快感,在学校不受欺负并且可以欺负别人。您在任何学校或者年轻人的社会里,都能看到这种状态。

绝大多数人在这个环境里混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淡出,只有那些真正的所谓“老炮儿”们才会留下来。这是因为他们或者是因为个性,或者是因为社会无法接纳,甚至是打架出了事被摁进去蹲了两年苦窑,从此就离不开这种地下社会的生活了。而且除了这种生活之外,他们在城市里也找不到其它谋生之路,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首先赚了钱的往往是这群人,因为他们首先是没啥可害怕的,其次是没啥可失去的,第三是通过这些年混社会积攒了人脉。

这一批人里我认识几个,有些人已经移民到了国外,回来之后请很多后辈吃饭,已然是面团团富家翁,完全看不出当年穿着军大衣、推着板儿车卖磁带、电子表的样子。当然了,喝开了聊起当年,免不了让人看看某次战斗留下的刀疤或者被砖头开过的伤痕。

第一代老炮儿们其实就是生活在周围的普通孩子,平常跟外人好勇斗狠的时候多,回到家看见邻居二大妈搬蜂窝煤也要去搭把手的人。往往这些人在邻里关系里并没有多少恶评,这是因为当时那个社会依然是旧式的熟人社会,老北京讲究有里有面,都不会特别过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以及从小受到的社会礼节教育还是有效的。

这里说个好玩儿的。我前两天在京都看到一帮摩托车飞车党,也是皮衣皮裤俱全,跟美国那帮子差不多,几个人摘下头盔之后相互不停鞠躬问候,场面真是怪异得不要不要的。这就是打小儿受到的教育,算是改不过来了。

第一代老炮儿最终的结局还真像剧透的电影里情节似的有几种不同的命运。我认识的几位在攒了第一桶金之后洗手不干、走入正行,有两位在地产上发家,虽说做的过程中还是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毕竟也不是当年那么嚣张了。

还有一些基本回归于社会底层,有些是苦窑里出来后政府安排了工作,有些是结婚生子、做个小买卖安静度日,有些则再也没命看到自己的未来。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在某个方圆不超过两公里的、旧式社区的地界中有一定影响力,有时候还有一些街坊之间的纠纷他们能够解决。如果说他们像什么,我觉得可能更像古代的市井游侠的迷你版,未必是什么仁人志士、侠之大者,就是个保留一些江湖气的普通人。

我个人觉得诟病老炮儿是那种欺行霸市的街头混混的,有可能只是把后来两代所谓老炮儿以及随后出现的准黑社会的人当作了第一代老炮儿。第一代老炮儿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不堪。

有闲心的话,我以后写写后来的那些人,以及当年我看场子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