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永武:为自己的品德正确定位

 新用户5331MFnj 2023-03-11 发布于山东
个人的品德大致分为五个层次: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低劣。
社会群体大多呈现线梭形社会结构。在群体结构中,两头尖,即具有优秀品德的和低劣品德的人数都比较少;中间宽,即具有一般品德的人数比较多,是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我创立“抓中间、促先进、带落后”的管理模式,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1

品德优秀者

品德优秀者是社会成员中道德最先进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美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是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者。
见义勇为者是一个人品德优秀的典型表现。在需要见义勇为的情景当中,当事人见义勇为,往往可能承载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和责任。比如发生了交通事故,你停下车来送伤者去医院,有可能被人赖上;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一个50多岁的农民在野外遇到滑坡现象,他发现一块巨石滚到了火车轨上,而这时远处一辆火车已经驶来,他用尽平生之力,在火车即将到来之际,把巨石推出火车轨道,保护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的安危。

2

品德良好者

品德良好者是社会成员中道德比较先进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美的促进者和践行者,是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群的梭型结构中,处于梭形中间部分以上的都可以属于品德良好者。
品德良好者的现实表现介于品德优秀者与品德一般者之间。

3

品德一般者

品德一般者是能够遵循一般社会道德的大部分社会成员,大部分具有向良好发展的趋向,是维系社会道德的基本力量。这部分社会成员有时会产生心理矛盾,比如在价值选择和行为抉择方面可能存在困惑或者流于习惯。比如,想做好事,但有时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处于观望状态;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容易患得患失,考虑个人利益比较多一些,有时会出现“蟹子过河随大溜”的群体从众现象。
在现实的群体中,芸芸众生大多是品德一般的人,也是社会群体中线梭型中的中间部分。比如在各种交通事故现场或者打架斗殴的现场,品德优秀者可能会参与对伤员的救助,或者劝解打架斗殴,采取积极的行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是,很多群众则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观众的角色,站在旁边看热闹,显得麻木不仁,甚至有时见死不救。这类人平时的表现是不主动做好事,但也不做坏事,具有明显的从众心理。

4

品德较差者

品德较差者是在品德方面有明显的缺点,在品德方面属于不合格的范围。这类人在涉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时,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斤斤计较,喜欢贪小便宜,损人利己,小人嘴脸,自私虚伪,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甚至有时人格低劣,假公济私,亦或小偷小摸、偷鸡摸狗之类。

5

品德低劣者

品德低劣者是在品德上具有重大缺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涉嫌违反法律,如阳奉阴违、欺上瞒下、贪污腐化、窃国大盗、狼狈为奸、狼心狗肺、见利忘义、两面三刀、打架斗殴、仗势欺人、寻衅滋事、违背公序良俗等。
所谓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有的人为了一己之利,不顾公序良俗,比如碰瓷、诬陷他人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天生之性无所谓善恶,关键是个人、家庭和社会后天对人如何塑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并非消灭人正常的欲望,而是要抑制和消灭过多的欲望,把人性纳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故此,上善若水,惟愿吾辈都能成为善良之人,成为品德优良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