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反哺,也别反咬—2月读书流水账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1-05-18

在读书这件事儿上,2月份显得很尴尬,赶上春节这件大事儿,一切都围绕着过年、吃饭、走亲戚展开,回乡过年,捧一本书这个动作,就非常不入乡随俗了,远不如打麻将散财让旁人愉悦。所以,整个2月份就这么荒料掉了,没有认认真真的读书,也没有高高兴兴的看几台口味各异的春晚。看来人都是有惯性的,一旦习惯了,就不愿意改变。城市虽然忙碌,但毕竟可以找到自己的节奏;乡村虽然舒缓,却让忙惯了的人紧张、不安,一时找不着北。

1.《好色一代女》

加入春运大军那天晚上,我带了这本书上火车,各路朋友纷纷问我:怎么样,这本书带劲儿吗?好看的话我也买一本。

不排除一小部分人是冲着题目来的,这本书确实也写得赤裸裸,触目惊心的,一个年逾七十的老妪,将世间所有的男女之事掰开了揉碎了放在桌面上,逼着你直面“动物性的自己”。

好不好看暂且不说,我的读后感只有一句话:只有日本人才能写出这本书。

2.《弟子规》

22日开始返乡,214日返京,这中间除了忙碌与过年相关的各种事务外,唯一和书本有关的动作就是辅导孩子写作业,唯一算是认真看了的书,就是学校要求孩子看的《弟子规》。

发现《弟子规》是一本给人出路的书。其中一句可以用来回答莎士比亚的提问:

莎士比亚:To be ornot to be?

答: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3.《历史的巨镜》

每到春节都有几个传统话题,从春运、春晚、到大龄青年的婚嫁,以及城乡二元大比拼。今年关于城乡大比拼的话题特别闹腾,春节期间刷爆微信圈的上海姑娘年夜饭逃离江西男友、一个凋敝的东北乡村等等,这两天都被证明是假新闻,是假的,不是真实的,是虚构的,不是写真的,是想象的,不是写实的。世间的事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两个闹剧的背后,是对农村的冷漠嘲讽与无耻批判。一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人,既没有为故乡做任何积极的贡献,也没有为故乡的美好尽绵薄之力,反倒坐在自己城市里70平米的房子里,对着家乡指指点点,有意思么?!农村是什么,农村得罪谁了?

“当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与社会结构发生冲突,它是导致社会结构出现不能互相维系的另一个原因”,在《历史的巨镜》里读到这句话,如果说城与乡是目前社会结构的一个形态,他们之间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乡村比城市更亲近自然,乡村孕育了城市,即使我们不能做到反哺,也不能做到反咬。

与其盲目的批判,不如盲目的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