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M2.5与心血管疾病

 曹娥江 2016-01-02

前几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一露面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环境污染不仅可破坏人类的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也存在着“深仇宿怨”。PM2.5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今日,小编将带大家一起了解。。。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M2.5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两日内平均PM2.5每增加10μg/m3,每日总死亡率可增加1.5%。PM2.5每上升1μg/m3相对于平均值18μg/m3,心律失常的入院人数增加4.33%; PM2.5每上升3μg/m3,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的入院人数分别增加5.73% 4.70%

动脉粥样硬化:曾有人研究了9183位欧洲人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PM2.5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PM2.5每增加5μg/m3,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会增加0.72%。美国洛杉矶的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交通要道100米以内的人群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年均增加5.5μm,增加速度是正常人群的2倍;户外PM2.5每增加10μg/m3,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年均增加速度为2.53μm。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气道会处于应激状态,产生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血栓形成的几率将增加;颗粒物引发的氧化应激使血液成分改变,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此外,颗粒物会使某些血液成分本来存在的抗炎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缺血性心脏病: 短期暴露在PM2.5的环境下,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脆性增加或血栓形成,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缺血事件,尤其对于有冠状动脉疾病病史的患者。周围环境中的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急性冠状动脉缺血事件(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增加4.5%。如果长期暴露在PM2.5的环境下,可促进炎症反应、血管内氧自由基产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不断进展,最终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甚至死亡。2009年,加拿大Ryan W.Allen分析发现,PM2.5的暴露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相关,意味着长期暴露于PM2.5高水平的环境中,冠心病发生风险会增加。

心律失常: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中部105名不吸烟的健康中年人曾暴露于PM 2.5的环境中,30min内PM2.5的平均暴露浓度为13μg/m3,在此30min以及上一个30min内,PM2.5平均暴露每升高10μg/m3,室性早博发生次数分别增加8%、3%,而房性早搏发生次数变化不大。台湾台北的研究发现,随着PM 2.5水平的升高,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就诊率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可以干扰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或者通过炎症反应,从而影响人体的心跳速率或节律。此外, PM2.5可以影响血管弹性,增加血管硬化的程度,使血压升高,老年人更明显。


总之,PM2.5可以通过改变血液成分及血液细胞的数量、产生自由基及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干扰自主神经系统及心脏节律、增加心肌对缺血的易感性等多种机制,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

当暴露于PM2.5高水平的环境中,我们应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专业口罩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 多饮水、清淡饮食、多吃润肺果蔬及抗氧化的食品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希望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治理环境污染尽一份绵薄之力,正如柴静说的那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