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福海:中医话补 孙伟教授:常见疾病的补肾调理 怎样补元气?

 随阳 2016-01-02
龟板是中药里很好的滋阴药,药性偏凉,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在使用时要注意适当加些温补脾胃的药,防止寒凉伤胃。药房经常把龟板熬成胶,就是龟板胶,其功效与龟板相同。

肾精亏损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阴阳的偏性的话,补益时可以选用平和的药,比如:血肉有情之品,还有可以选用山药。山药能够补肺、脾、肾三脏,而且久服不伤脾胃;其次山药温而不燥,健脾不伤阴;此外,山药还有很好的降糖和止汗的作用。


【补脾】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用健脾胃、保脾胃、甘温除热的方法治疗当时人们常见的发热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开创了脾胃学派。

脾胃学派认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现代许多的慢性病用调理脾胃的方法进行治疗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医所讲的脾胃与西医的脏器的脾、胃远远不是一回事,中医所说的脾胃实际上按照现代医学来讲,它涵盖了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消化过程,还有一部分精神思维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等。

脾胃一旦虚弱,临床上会表现为:第一,食欲不振,不想吃饭;第二,出现腹胀、全身乏力、大便不成形等。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气机的升降左右了人体整个脏腑的升降功能,如果这个中枢出了问题,整个人体的气机升降就紊乱了。

脾胃功能不好引起的腹胀,一般为中焦气机的堵塞,这时如果一味使用理气的中药,虽然能一时缓解腹胀症状,却不能根本的解决脾胃功能的减弱。临床上需要在理气的同时健脾胃,脾胃功能一旦健壮了,升降功能恢复了,腹胀自然就缓解了。

以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为代表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认为也与脾胃功能受损有关,就是本该排出体外的水分等代谢产物没有顺利排走,中医称为脾湿,最后这种内停的湿浊,阻滞气机,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现代医学讲的心脑血管疾病。

调理脾胃,首先要控制饮食,每餐只要七八分饱;其次要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调理脾胃;第三要减轻思想压力,思虑过度会伤及脾胃。

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和调理是个长期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

专家提醒,调理脾胃要以胃能吸收为度,如果大量地吃补药,光顾补气,没有开胃和祛湿,最后脾胃耐受不了那么多补药,产生内湿,反而阻滞气机,造成胃胀、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等症状。

中医补脾、补气的传统方剂是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其中的人参能够补气,茯苓、白术能够健脾利湿,如果出现饭后胃胀,可以在四味药的基础上加入化湿醒脾开胃行气的陈皮,组成五味异功散;如果在四味药的基础上加入木香、砂仁,就是香砂六君的主要组成。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所有其他脏腑的疾病调理不当、正气不支的话,可以传到脾胃,比如说肝病,张仲景曾经说过:“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如果脾胃保不住,病邪就会长驱直入,身体很快就垮了;如果把脾胃健运起来,就好比体内建了一道免疫的墙,能够帮助身体挡住病邪,不让它继续深入,病情就能得到控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调理脾胃也就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包含着中医未病先防的意义。比如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上,如果一味的使用寒凉的解毒抗瘤药,伤了脾胃,效果并不一定好,这时结合调理脾胃的药物,对于肿瘤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医调理脾胃经常用到的中药是苍术,苍术具有很好的运脾化湿的作用。中医认为內湿的产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而脾虚又会助长內湿的产生,这时就可以使用苍术。临床上一般苍术、白术同用,既能补脾,又能运脾还能化湿,不至于造成脾胃呆滞。

【补肝】
中医认为:肝体阴用阳,就是肝是阴性体,以肝血、肝阴为基础,其功能是生发向上的,以肝阳为用,因此中医常常说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往往由这个原因导致。

肝无虚证就是说肝的实证比较多见,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肝的实证多出现于肝阴虚的基础上,就是阴虚了不能制约阳气,阳气无限制地上升,升到肝火,再往上升到肝阳,最终导致肝风内动,就是中风了。因此中医补肝多补肝阴。

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同源”,就是说补肝阴的药同时也是滋肾阴的药,因此中医一般说“滋补肝肾”。

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容易导致头晕目眩、脑胀,血压容易高,因此高血压的一大部分就是肝阳上亢导致的,中医在对肝阳上亢的调理强调平潜肝阳,要滋补肝肾之阴,将肝阴补足才能制约好肝阳,达到阴阳的平衡,血压也就平稳了。

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的组成实际上很多都是滋补肝肾之阴的药物,比如:龟板、白芍、天门冬等,再加入潜阳药,如:石决明、全蝎、天麻等。

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在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时,一定不要马上把西药停掉,而是要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地往下减。

中医认为,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就是人到了四十岁之后,肝肾之阴就自然衰退了,这时候就是保健的开始。

中医临床上也会有肝虚寒的患者,可以选用暖肝煎进行调理,由柴胡、吴茱萸、乌药、荔枝核、白芍等药物既能疏通肝的络脉又能起到温肝暖肝的作用。

除了肝肾同源,中医还认为肝胆相照,因此中医临床上也有胆虚寒的病人,这种情况一般跟情志因素诱发有关,中医使用温胆汤进行调理。

枸杞是补肝肾之阴的一味药物,如果是肝血虚的情况导致的眼睛视物昏花,可以用枸杞子进行改善,如果有上火的迹象,可以配合菊花清肝明目;芍药在中药学里能够敛肝、柔肝、补肝阴,如果出现肝气不舒、心烦易怒的情况,可以适量喝些芍药。
李福海:中医话补(三)补益五脏

【补心】
中医所讲的五脏六腑更多的是功能层面的概念,比如中医所讲的心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心主血脉,管理人体周身的血液循环;另一个是心主神志。

天王补心丹主要针对心阴虚、心血虚导致的失眠、健忘、心悸,严重的还可以出现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但其中的朱砂,虽然有很好的镇心安神的作用,还是有一定毒性的,因此不能久服。李福海先生在临床用药时会用紫石英代替朱砂,并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加减。

心除了会出现心阴虚、心血虚以外,还会出现心气虚和心阳虚。其中,心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无力,活动以后加重,不能耐劳、出汗。心气虚再进一步发展就是心阳虚,表现为怕冷、胸痛,心慌、气短、面色恍白、口唇紫绀等,临床上一般使用桂枝、附子等中药温补心阳。

心阳虚的病人还会出现阳虚水泛、水饮内停的情况,中医临床上称为“水气凌心”,病人会感觉心慌不能自主,这时在治疗上就要加入利水、利尿的药,比如茯苓、葶苈子等。

中药葶苈子是一味苦寒药,有很好的利水泻肺的作用,张仲景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就是治疗水饮内停的方剂,由葶苈子和大枣两味药物组成。葶苈子苦寒,如果长期使用会伤胃,用大枣缓解其苦寒之性,还能够保脾胃。

五行中的水和火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在人体中水对应肾,火对应心,是相交、相济,缺一不可的关系。心火要靠肾水的滋养才不至于过亢,肾水要靠心火的下降来温煦,才不至于造成肾水泛滥,由此达到动态的平衡,也就是“水火既济”、阴阳相交的状态。

心火容易上炎,出现口舌生疮、头晕目眩等症状,肾水趋下,容易泛滥,出现小便频数或者不利的情况,中医认为这些都是水火不交的表现。

中药交泰丸由黄连和肉桂组成,黄连清心火,肉桂温肾阳,其中黄连的用量要远远大于肉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心神失养导致的失眠、健忘、心慌等。

【补肺】
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五脏中唯一与外界相通的就是肺。肺被认为是娇脏,既不耐寒,也不耐热。此外,中医认为肺的功能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主皮毛。

肺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肺气虚,就是肺的固表功能减弱了,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容易感冒等;再一个是肺阴虚,表现为咳嗽无痰或者干咳少痰、咽痒、声音嘶哑等。肺阴虚如果继续加重,则会出现烘热、盗汗、咳嗽带血等症状。

对于肺阴虚有热或者咳血的病人,中医临床上可以使用百合固金汤进行治疗,其中的百合能够润肺、养阴、安神,再配合其他的养阴药,如:玄参、生地、杏仁、桔梗等。

目前对于肿瘤的治疗大约有几个方向,一个是手术;一个是放疗化疗;再有就是中医中药的调整。其中的中医中药调整可以在手术、放疗化疗的基础上调整体质、改善预后,再就是如果没有手术和放化疗机会的病人,可以选用单纯的中医药调理。

中医认为肺属金、脾胃属土,因此中医有“培土生金”的方法,临床上慢性肺病的患者时间久了,如果单纯补肺效果不一定好,通过补土、调理脾胃的方法达到补肺的目的。

对肺病的养护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能肝郁。因为中医认为肝属木,肝郁,肝气旺了就生火,火克金,也叫木火刑金,所以肝火直接可以犯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